1. 议论文的分论点怎么写
根据中心论点,展开几个分论点,几个分论点是中心的分解,也可以是扩充,但一定是分论点是有联系的,而且千万不可以偏离了中心。
如果是展开三个分论点,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也可以三个“为什么”,也可以三个“怎么做”。例如,宽容这个话题,你就可以展开为“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宽容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许多矛盾”、“宽容需要我们不斤斤计较”或者“宽容就像一座桥,联系了人与人的心灵”、“宽容就像一扇窗,照亮了内心的世界”、“宽容就像一支画笔,点亮了我们的社会”之类的。
如果是学生,建议分论点是排比的形式,较为整齐,多数阅卷老师都会喜欢的。当然,分论点的排列也十分重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2. 怎样拟写分论点
一般分为并列式和递进式
并列式:大多数从“是什么”角度设置,即论题是什么。比如,如果你的中心论点是坚持铸就成功,那么分论点可以是:坚持是信念的力量;坚持是意志的考验;坚持是智慧的光芒。
第二种,递进式,一般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设置。即为什么要…(论题)。比如中心论点是坚持铸就成功,分论点可以是:坚持成就个人的成功;坚持成就科技的进步;坚持成就家国的梦想
还有一种方式是从“怎么样”角度设置,即怎么样才能达到论点。这种方式争议很大。有的人认为这样属于跑题偏题(我也这样认为),还有的人认为这样不算偏题跑题。比如说中心论点是坚持铸就成功,这种方式可以设置成:远大志向使人学会坚持;身处逆境使人学会坚持;希望不灭使人学会坚持。因为你的中心论点是坚持铸就成功,所以这样三个分论点(一般分论点都设置三个,这样比较美观,不过文无定法)和成功无关,只与坚持有关,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样跑题。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分论点一定要尽量字数相同,这是不成文的规定,谁也没办法,因为字数不一样看起来就别扭。
如果设置不出来也不用硬憋,不写分论点一样可以把议论文写好。
3. 怎样写议论文的分论点
一、什么是分论点?
1、分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作文分论点“分开”的基本思维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二、内容阐释——是什么
1、阐述中心论点是什么——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2、示例:
(1)以“勇敢”为话题写三个分论点
①勇敢是富贵不能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3373761淫的品质;
②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③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阐释内涵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班门弄斧,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班门弄斧,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
3、小结:此类形式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适合阐释类的议论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基本模式:一般以“话题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话题”的形式来写分论点。
4、练习:话题“关爱”。
使用 “关爱,是……”的句式写三个分论点。
思考提示:1、抽象的精神品质、思想意识等;2、具体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
①关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关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关爱是一次及时的搀扶。(具体表现)
②关爱是无私的奉献,关爱是倾情的给予,关爱是热心的帮助。(抽象概念)
③关爱是化雨的春风,关爱是暖人的炭火。(比喻)
三、因果阐释——为什么
1、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通过用“为什么”来设问达成,在论述过程中,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证明应不应这样做。也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2、示例:
(1)分析理由
中心论点:微笑是最美的符号。
①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
②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能给人以自信,激发人们前进的斗志。
③微笑是最美的符号,因为它昭示人们拥抱明天的太阳,战胜与自己对抗的一切。
(2)揭示结果——主要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话题:“谈意气”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到。
话题:“珍惜拥有”
①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②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拥有,才能有多姿多彩的人生。
3、练习:以“关爱”为话题,用揭示结果的方法立分论点。
提示:抽象的思想认识、观点态度等;具体的可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关爱使人际融洽;关爱使隔阂消除;关爱使社会和谐;关爱让世界和平。(抽象)
关爱描绘出五彩画卷,关爱迎来融融暖春。
4、小结:
为什么或会怎样——从“原因或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入手。可运用:
“……,因为……”;“……,才能……”;“会使……”,“能够……”,“可以……”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
四、做法阐释——怎么办
1、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
2、示例:
(1)“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
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
②要有过硬的本领,
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谈意气》:
①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②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③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4. 如何写好议论文分论点
议论文的平行结构 议论文结构中较为常见的是平行结构。
平行结构是指在论证某个观点或论题时,将其分解成具有一定联系的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而这几个方面都是从属于中心论题或观点的,它们之间地位平等,呈平行关系,故称平行结构。依据平行结构与论点(或论题)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成如下几类。
(一)分解类。论证中平行结构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恰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二)阐述类。论证中平行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释类的议论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三)利弊类。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
论述得既简明而又颇有深度,得了很高分数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