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写词
1.每首词都有自己的格式的,像《如梦令》的话,就是: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中仄中平平仄。
举个例子,李清照的《如梦令》就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古人写词就像现代人写作文一样,他们一出生就学这个,根本不用刻意去记,潜意识里就有了这首词的格式了。
3.词牌的格式是可以换的(不是说换,不懂怎么形容)。就是在不改变字数和平仄的基础上,一句话可以分成两句(古文里是没有标点的,标点是今人加上的)。比如(注意,是比如),《如梦令》里的第一句也可以写成“昨夜,雨疏风骤”或“昨夜,雨疏,风骤”。
自己手打很累的……
2. 怎么写词
1.每首词都有自己的格式的,像《如梦令》的话,就是: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中仄中平平仄。
举个例子,李清照的《如梦令》就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古人写词就像现代人写作文一样,他们一出生就学这个,根本不用刻意去记,潜意识里就有了这首词的格式了。
3.词牌的格式是可以换的(不是说换,不懂怎么形容)。就是在不改变字数和平仄的基础上,一句话可以分成两句(古文里是没有标点的,标点是今人加上的)。比如(注意,是比如),《如梦令》里的第一句也可以写成“昨夜,雨疏风骤”或“昨夜,雨疏,风骤”。
自己手打很累的……
3. 关于词的格式
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捣练子》,词牌名。
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忆江南,词牌名。 亦被称为: 《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 《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例词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调笑令,词牌名。
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
词牌格式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
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采桑子,词牌名。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谒金门,词牌名。
上下阕共三十五字。
4. 谁知道所有词的格式
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一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
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