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挑战杯作品简介
参加第{几}届“挑战杯”作品简介撰写要求 一、简介内容1、作品名称及类别2、作者姓名3、所在院校4、专业及学历5、指导老师姓名6、作品简介二、作品简介具体要求1、字数要求:0000-0000{自己定}字2、其他要求:与作品相关的典型图片3张左右,如作品实物图、模型图、设计图、数据统计表、调研图、项目组工作图等。
3、自然科学类作品简介须体现以下几点:(1)选题创新,即这个问题是之前没有被研究过的,或者本研究比以往研究更加深入,或者本研究比以往研究更加深入,或者本研究角度与以往研究存在差异;(2)方法创新,即本研究方法与以往研究有所区别、或者本研究对象与以往研究不同、或者本研究程序更加科学;(3)研究结果,即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及最终得出的研究结论等;(4)研究价值,即提出了新的理论假设、或者解决了之前了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用更有效地方法解决了之前已经解决的问题。4、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简介须体现以下几点:(1)选题背景,即选择本研究课题的理由,可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或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或者其他角度进行展开;(2)研究方法,即本研究所采取的分析方法,须体现出参考资料的详实程度、研究分析角度的独特性和全面性,须有站在理论高度的思辨,同时须有基于事实的客观分析;(3)研究结果,即本研究对于该研究课题的推动作用,或者使得研究更加深入,或者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或者得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结论等。
5、科技制作类作品简介须体现以下几点:(1)研究背景,即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展开研究,或者是解决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须有数据统计),或者是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或者是寻求更加有效地解决方法;(2)理论支撑,即作品制作所运用的科学原理,须考虑原理本身的科学性,及运用过程的适当程度;(3)制作思路,即如何运用科学原理指导作品制作,及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方法;(4)实验检验,即通过实验论证科技作品的可行性;(5)应用价值,即本研究作品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在现实中的应用性;(6)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的方向;(7)模型设计等相关图片。三、其他要求1、作品简介须行文自如,而不是对以上问题的单纯回答。
2、科技制作类作品须展示现实作品,作品包装须进一步美化。3、如参展作品需要电源,请一同上报所需电影数量、及电压等情况。
4、所有作品简介(纸质版、电子版各一份)须于 年 月 日 午 点前交至 办公室。 某部2009-10-16。
2.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品简介怎么写
作品内容简介 本作品是一张方便老年人或者腿脚不便的人站立的椅子。
主要是通过使用者上肢的运动来带动一面的动作,从而可以调整人的坐姿与重心,来减少下肢的运动来实现站立姿势。本机构主要用到了平面连杆以及其它一些机械结构来实现椅面的调整,来带动使用者的行动。
并且如果使用者需要的话,在坐下来的时候也可以起到减少其下肢运动的作用。主要创新点 我们主要是考虑到老年人或者其他腿脚不方便的人群,在站起来的时候总是很费力;而且往往在坐下来的过程中也是一屁股就坐了下去。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将人站立过程中的手脚并用,该为手起到主要作用,方便特殊人群。推广应用价值 我们的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渐见凸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老年人日常行动的关爱也就更为重要了。
而且对于特殊群体,比如下肢受伤,残疾等等的人群,我们的设计也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方便了使用者日常行动,而且也减轻了子女或者看管人的看护负担。
这样的话,他们坐下就不愁再站起来了。2 自动搀扶助步车 参赛学校:青岛大学 参 赛 者:王新刚、曹志强、郑虎阶、徐晟、孙海峰,指导教师:师忠秀、庞严英 作品内容简介 本产品主要应用于腿部残疾、腿部骨折处于恢复期的病人。
主要运用了自动检测和电器控制的原理;巧妙地将助步车和动力装置结合起来,实现了动力助步;并添加了单片机系统、光电检测装置以及继电器,可以自动检测病人的行动意图,并且实现了车随人动。该车充分考虑了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设置了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另外,本车增添了多处人性化设计及安全保护措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的可靠性高;创新地利用支撑板代替双拐,这样可以减轻病人长时间拄拐带来的劳累;由于该车操作的方便性以及车身对人体的搀扶作用,病人可以独立使用,从而大大减轻家人及护士的负担。
基本技术指标:1、整车指标:速度0~0.5m/s连续可调;电机:DC12V、46rpm、P=15W。电源:12V、14Ah; 光电开关:检测距离:0.1m/0.3m、DC 6~36V。
主要创新点 (1)系统能够自动检测人体的行动意图并自动启动相关系统进行动力助步;(2)本车实现了车随人动,提高了使用者的方便性和舒适性;(3)本车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的无级变速;(4)本车采用了多种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人群;(5)独特的控制电路大大简化了控制系统;(6)多处人性化设计和安全措施,使本车更安全实用;(7)病人可以独立使用,从而减轻了家人及护士的护理负担。推广应用价值 该车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可应用于医院的康复中心、也可提供给残疾人使用、还可以应用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用于搀扶助步。
3 语音识别控制的多自由度欠驱动助残机械手 参赛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参 赛 者:李顺冲、扬飞鸿、陈侃、黄俊杰,指导教师:高雪官 作品内容简介 为了尽量能使机械手与人手大小相仿,同时也为了体现欠驱动手的优势,机械手将通过一个电机驱动,通过差分机构自适应地分配动力,差分机构与电动机可藏入手掌和手腕内。手指的结构:我们的机械手共使用4个手指,分别为拇指、食指、中指和小指。
除拇指外,其他每个手指尺寸均相同,这样就可以模块化设计、加工,可以互换,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机械手的手指数。食指、中指和小指这三个手指每个手指都由三个指节组成。
拇指结构与其他三指基本相同,但只有两个指节。弹性推杆差分机构:由于只使用一个电机驱动各个手指,为了使驱动力可以自适应地分配到各手指,需要一套驱动力差分机构。
我们的方案是这样的。滑块安装于手掌内的导轨中,通过一个丝杠-螺母机构驱动,可以沿导轨做往复运动。
滑块与手指间通过弹性推杆来连接。在滑块向前运动过程中,当各个手指没有接触物体时,弹性推杆不收缩,可以看作是一刚性杆,驱动各手指运动。
主要创新点 所谓的欠驱动就是指机构的驱动数目少于自由度数目。我们的机械手就运用了欠驱动抓握原理,由一个电机驱动全部的四个手指(共11个关节)实现对物体的抓握,这种机械手在抓握时能够很好地适应物体的形状。
机械手的大小与人手相仿,同一般的灵巧机械手相比虽然功能有所减少,但在同样完成抓握动作的情况下,它的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推广应用价值 能够采用语音进行控制的欠驱动机械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必然能为手部残疾的人士带来福音。
4 多功能助食装置 参赛学校:广东工业大学 参 赛 者:陈其庆、陈志忠、刘智勇、赖锦涛、何影冰,指导教师:傅惠南、吕志强 作品内容简介 为了填补市场上并没有靠用脚控制来实现进餐的器械的空缺,我们设计出本装置,同一种动力输入,输出多种功能。由脚控制,能够帮助进餐,翻书等功能。
它由底座、支撑柱、桌面、转台、递送装置、自动复原机构、翻书装置和脚踏组成。助食的操作步骤有:1、对转台控制脚踏施力,通过软刹线传动,驱动分度机构旋转带动餐桌转动,实现食物选取;2、对递送装置的控制脚踏持续输入动力,通过软刹线传动,令递送装置上的机械臂先往下摆动一定角度再下降到菜的位置;3、对夹子控制脚踏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