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个体化健康教育
简言之,就是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传统的健康教育是一个大的概念,现在都提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在治疗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过程中发现当患者没有认识疾病的危害性,往往不能接受正规治疗。如果患者不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治疗,那么生活方式改变,随意在饮食与运动等生活方式方面放任自己,在充分药物治疗前提下仍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说有针对性的适时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特别的意义。
具体说就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特殊病情给出特定的治疗方案了,这个治疗方案不单单包括临床意义上的治疗,还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干预措施。
2. 个体化健康教育登记表的诊断内容和服务内容有什么区别
(一)、设立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服务范畴,进一步完善指导方针。
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明确分工,严格把关,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卫生改革,体现“六位一体”功能,基层卫生服务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重要部分,掌握基本技能,发挥“全科医师”的作用,逐步积累经验,为乡镇卫生服务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开展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
针对门诊就诊人群,门诊医生进行一对一解答健康教育问题,为居民及就诊的患者发放处方及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宣传单,制作有一定特色健康教育宣传单,预防慢病,降低发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增加防病知识,提供科学生活方式及干预措施,提高生命质量
(三)开展住院个体化健康教育
现阶段,对住院患者,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供健康常识,易于疾病早日康复
(四)开展访视个体化健康教育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疾病定期随访,妇女孕期及产后访视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传播健康常识,并做好定期访视计划,针对各病种提供免费咨询解答,如用药情况、日常饮食、健康生活方式的正确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减少慢性病的并发症。
(五)开展预防接种个体化健康教育
针对前来接种疫苗的儿童及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讲解接种疫苗的益处,及接种后注意事项,宣传接种疫苗好处,提高儿童抗病能力。
3. 如何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进行个体化的阴霾天气如何防护的健康教育,并对辖区内健康管理的人群在随访时进行健康管理提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发布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儿童的相关健康信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仅仅开展群体化的健康讲座,已不能满足不同居民对于自身不同情况的知识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八集卫生院组织了家庭医生和健康管理团队上门为居民提供个体化的疾病管理及健康知识宣教。
家庭医生作为居民最贴身的“健康管家”,对自己签约服务的村民健康状况比较了解。每位村民自身患的疾病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对疾病的控制管理要求不同;居民叙述不清的药物及困惑处由家庭医生补充解释后,更易于医生的诊治;家庭医生了解了居民的深层需求,更容易在日常管理中对居民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管理,满足了居民的个体化健康需求,提供了更有针对性地健康知识宣教。
这种健康教育宣传及活动地开展,为每位老年人“量身定做”了适合自身的疾病管理及健康教育,也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个体化健康教育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