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评文章怎么写
优秀的网评文章应该有影响力 在互联网上,一篇文章的影响力有几个因素来衡量,一是点击率,二是转载率,三是观点得到大部分网民认同。
只有达到以上三点,网络评论文章才能彰显其价值,因为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上,信息的传播决定了受众群,有了受众群才会影响这些人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一篇网络评论写得再好,没有传播,没有网站推荐,没有人点击,文章的力度必然大打折扣。
东湖社区上有一篇《湖北是如何落伍的》网络评论,至今还在广为流传,被转载达到数十万次。不止于网上,深圳一位网民写的《深圳,你被谁抛弃?》,由于影响深远和广泛,受到了当地政丨府的重视并面对面进行沟通。
从某种层面来说,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并不期待得到物质上的报酬,而是得到一种身份和观点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既包括网民,也包括官方。
如广东的“孙志刚事件”,网络舆论导致了一部法规的废弃,这也是网民津津乐道的例子。 优秀的网评文章应有事实来支撑 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类信息,真假难辨。
如“史上最恶毒的后妈”事件,本身是一个虚假事实,因此,对于网络评论而言,当权威的调查结果没有出现时,发表对 “最恶毒后妈”声讨的言论,写得再漂亮,再受人欢迎,传播再广,只会起着负面作用,因为引用的事实不存在。比如还有“北京纸包馅肉包子”、“ 新郑市原副市长出狱后卖烧烤”等。
因此,这也对网民的辨别能力提出要求,在此基础上,也能规范一些“意见领袖”慎重发表意见,以免误导他人。 优秀的网评文章应及时主动 评论不同于散文,不同于杂文和学术论文,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此时就应以最快的速度予以评说,把握主动权,往往效果事半功倍。
这样,也可以培训作者的敏锐感,把握网络舆论的走势和变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一些过时的,或者过气的人或事进行评论(除非这件事热度不断,每天都有相关的进展,如华南虎照事件),也很难再起激发网民的阅读兴趣,因为互联网上,网民每天都在不自觉地寻求新的评论热点,一般热点事件很难超过三天,写得再好恐怕也无人问津。
优秀的网评文章应有网络属性 从传统媒体的评论文章来说,结构合理,论据充分,论点突出,论证严谨,段落清晰。但是,达到这样的效果后,就变得有些“八股”,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有草根属性,就带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另外,由于网络的发展,一些类似于“火星文”的文字和符号,开始成为网络传播的标准,它必须突破传统媒体的风格与技巧,在用词上也不讲究,贴近网民用语,幽默诙谐,网民喜欢看,在看的过程中,慢慢接受作者的观点,这样文章就能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
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前不久,国新办发言人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说到中国的互联网“很好很强大”,就受到网民的关注,让网民倍感亲切。 优秀的网评文章应该有平民和个人属性 在互联网上,受关注的言论,往往带有个人体验和情感在里面,写的文字不高高在上,观点也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带有个人观点。
这样的往往能受到网民的关注和热捧。例如,在一二季度上获奖的一篇《湖北媒体,你何时发出最强音》,作品是从个人的体验出发的,点击接近一万,回复达到160多条,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样一个主题评论获奖,则表明了评委们的大气和宽容。
优秀的网评文章应该有一个好标题 对于网络而言,你有一个好标题就成功了一半,因为互联网就是一个“眼球”场,没有一个好的标题,一方面很难引起网络编辑的注意,也很难引发网民的点击欲望,。在网络评论中,经常发现一些文章就是《有感于……》《从……说开去》《从……想到的》等等,这样没有观点的评论标题,在网上的生命力就不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标题带有事件和观点,实践表明,更会激起网民阅读的欲望。如获奖作品《不妨理性的看待80后》、《“状元”炒作满天飞,谁来执行禁令?》等等。
优秀的网评文章应可以参与舆论坚督 网络的舆论场的热度,更容易在一些司法案件、官场现象上引发热议,而这些话题是最难以管理和引导的,在某种程度上,此时各种猜测和分析会满天飞,并且上升到攻击政丨府和体制上来。像那篇《“市长热线”欠费停机背后的反思》网络评论,直指现象背后的要害,引导网民思考的方向和恢复网民理性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网评文章,发挥正当和适当的舆论坚督,在网络上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如获奖评论《不能让国家赔偿为违法官员买单》、《下文红头文件强迫抽烟岂可听之任之》等。
优秀的网评文章要受网民的认同 网络是一个互动平台,网民热衷“在场感”,对左右“决定”或决策非常感兴趣,“顶”的流行就是这个道理。把部分决策权交给网民,不仅让他们感觉到受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参与其中,可以更好地思考网络评论的本质和意义,对于理解评选者的工作也非常有好处。
网络评论的评选,本身就是网络上的一种规则游戏,把握住了规则,大家一起来游戏,正好符合互联网的娱乐精神。因此,对网络评论文章,在一些重要的网站,开展网民投票,占一定的比重,可以引。
2. 评论怎么写
如何写评论性文章。我觉得很容易回答,但是又很难说出口。说容易点的,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写文字本来就没有什么方针之类,若有模式那不成了八股?说这评论难吧,是因为它很个人化,很多东西因为风格的不同,就只能意会了。我这里与其教别人如何写文章,不如说说我是怎么写文章的。
不管评论什么,都是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看见一个人一本书一件事情,如果它很有意思,或者很无聊(无聊也是一种感受),都会有反应。评论是没有长度的限制的,少的几百字,多的洋洋万言,都可以。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发牢骚的时候,也会有感悟的时刻,但是那些将观后感转变成文章的却是少数。我们常看的报纸,沿用了几乎是一种模式,所以让人感觉评论就该这么写,其实不是。我最初写文字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而且痕迹很重。但我觉得无所谓好坏,仅仅是一种风格。
可能是我们的文艺评论传统长期受压制的缘故,我们对评论文学其实没什么概念,可我们却又条条框框的很。我看过N多风格的评论,有浅显型的,重点在拉家常。也有艺术型的,观点鲜明略带刻薄。我的评论空间似乎要大一点,有些是很感性的随笔,或者是一些抒情文字。还有一些理论研究,几乎属于论文性质了。当然习惯看某方面的人可能看其他类型很看不习惯,因为看习惯随笔的会觉得别的都没个性。看惯论文的会觉得没有专业术语和脚注就等于没深度。
我也写过一些比较长的,比如《忆幼集》《观吾集》很感性,而《反思集》《放目集》却有点不够活泼,严肃了一些,当然我尽力回避将他写成论文的样子。如果我用上很多专业的词汇,并附上引用句子的出处,会有人心悦诚服。但是我估计这帖子也没人看了,这就是网络文字的局限,我要是将这些文字拿去投稿,估计人家会说:“稿费这么好骗啊,你还嫩点。”
以前老的报告文学之类的评论感觉很像在上课。有时代背景,接着还有故事大纲,中心思想和具体分析。这样写可以,但并不是金科玉律。长期这样写很容易将自己框死,作茧自缚。通常阅读和观看之后,我都会想想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譬如在文学方面或许是别人的写作模式,可能是文字能力,也可能是纯感受。一个好的作品可以谈论的东西很多,但是应该谈论的是感动自己的那部分。填充式的面面俱到可以表达自己,但是绝不会是一篇好的文字。
很多人都觉得写作需要很深厚的知识做铺垫。当然有理论基础是件好事情,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知识的盲区,在一个不涉猎的领域内,懂一点理论知识还不如一点不懂来的要好。很多人在刚涉猎文艺历史哲学(包括美学)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豁然开朗大彻大悟的感觉,以为都了如指掌了,却不知道自己学习的不过是众多流派中的一种。每一种流派理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是推到极致都会变的很荒谬。
写文章怎么写并不重要,最重点的是是否言之有物。说到这个“物”。里面有太多的奥秘。由于我们生长在一个“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的大环境中,很多读者都喜欢去寻找跟自己相同的观点,一旦意见相左,便会反应很激烈。一个人写东西,别人不同意他的观点很正常,但很多人会因此而伤害人。其实不必,你有不同意见尽可以发表,在网络时代已经没有人可以垄断话语权。但只要没有高度统一的政策,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不同意见。如果一个人不能适应言论自由的环境,他最好躲开这个环境或者自己创造一个言论统一的小环境。
十几年前的评论文学,沦为说好话的宣传。现在有些人为了惊世骇俗,故意来唱反调,其实两者心态是一样的。真正的评论,最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感受没有对和错,感受一定有反对者,但感受有讲道理和胡说之分,有常态和奇态之分。很多被别人叫做愤青和毛毛的人,他们的文章大多人都不会苟同,但他们自有他们自己的逻辑。我不同意他们的结论,但我欣赏他们独特的视角。
一个评论者的真本事不在于人云亦云,而在于发现别人的疏忽。当《黄金时代》无人问津的时候,就有少数人一直在为他呐喊。说《红楼梦》是优秀作品,没人会觉得你是天才。(我不鼓励唱反调)好的评论者该勇推遗珠,当你看到一本好书,一篇好文,而别人却无人问津,这时候你就该勇敢的把他的好给说出来,而且当你得到认同后,那种快感可以说是无以伦比的,而且介绍好东西给别人,也是一件责无旁贷的事情。
3. 影评要怎么写
影评其实和情书一样,把很简单的三个字用极为复杂的方式表达出来。
情书的核心就是三个字:我爱你。至于说你多么美,有多么吸引我,我没了你怎么吃不下饭,那全然是修饰,用来证明我确实爱你。
影评的核心也是三个字:好看吗?好看,为什么好看。不好看,片子的缺点在哪里? 所以,影评是最好写的。
“赞!”,这是影评。“烂!”,这也是影评。
影评的最基本功用就是表达观众的好恶,然后可能的话,再补充一些理由上去,证明你并非是简单好恶。有没有这种分析过程并不重要,态度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如果你的影评是要写出来给人看的,那么别人最迫切需要知道的是这部影片好看不好看?你的经验,可以做为他的参考。 很多网友说“哎呀,影评很难写啊!”这主要是指电影的分析部份。
一般的观众看完了电影以后,很难说出导演是什么风格,曾经执导过什么片子,片子的主题来源于哪里,其中有什么人文精神。但是作为观众,有必要一定要去谈这些东西么?那些东西只是作为一个注脚,去论证为什么好,或者为什么孬。
要是觉得必须写上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影评”,那就是把盘子里的萝卜雕花当主菜对待了。 事实上,电影杂志上也好,报纸专栏也好,很多影评云里雾里大侃一通,让人心惊肉跳不已,面对作者的电影知识感觉毛孔痉挛。
但是读完几千字以后,可能心头却是非常茫然:说那么多,这片子究竟好看不好看啊?大家看电影,是因为好看而去看,不是为了电影知识去看,不是为了去受电影教育,不是为了去“引起深深的思索”。 影评按照文体分两路走,一路是说明文---讲讲导演是谁,片子花了多少,用了什么CGI,在哪里取的景,内容精彩不精彩,出彩的地方在哪里,不足地方是什么。
这种影评的好处是能迅速让读者对电影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透过资料判断是否值得一看。 另一路是抒情散文---其实应该叫做影感,就是你看了片子有什么感受。
这种经验对别人非常重要,因为这种体验是可以供别人分享和回应的。每个人看完电影以后的感觉各不相同,而别人的感受是可以透过影评来感受和体验的。
同时,大家也会因此而相互交流,交换这种体验。如此,人生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看电影》、《新电影》、《环球银幕》上的影评都是不足作为借鉴的,因为他们收费。媒体上的影评可信度非常低下,往往为投资商所左右。
在正式媒体的影评和普通网友的影评之间做选择,我宁可选择后者,因为他不收钱,他是诚实的,不会为票房而去造势。在一篇5000字的专业影评和网友一个字的评语之间,我更看重后者,因为它直接而不加矫饰,不会把我最需要的信息掩藏在一堆修辞里艰于寻找。
言为心声,修辞只是不得以而采取的修饰,引用文献只是因为作者对自己不自信,所以要拉外援来助威。而对于我个人来说,趣味是影评的第一要务。
看电影本来是为了放松娱乐,看了影评以后居然把喜剧都给看沉重了,那样的人生是失败中的失败。 影评是世界上最好写的文章,因为一个字也得,一万个字也得。
但是最关键的是你得拿起笔来写。
4. 怎么写好新闻评论
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评论呢?这个问题也困扰过我很长时间,因为作为非科班出身的人进入这个领域确实很难。
那么在写评论之前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学习别人的评论,分析别人评论的文章。这方面可以多看报纸,报纸的评论一般比较深邃,而网络上的评论一般比较简单,观点比较鲜明,这都要学。
看报纸主要是看他们评论的结构,也就是学习他们的评论的手法,各段的衔接;而看网络评论则是努力学习他们看问题的切入点,这是培养自己对新闻的敏感性的。在报纸方面我推荐《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在网络方面我推荐网易、新浪和腾讯。
以上这些针对某个单独的评论来说的,要是想把握这个评论的趋势,建议去看看五大门户每天的新闻排行榜,以及跟贴,看新闻排行榜可以知道最近的热点是什么,看跟贴是可以获得一些新的观点。 具体到评论的操作上,一般简单的就是三段式,第一段引用已经报道过的新闻,第二段是对这个新闻的评论,第三段是总结出结论。
这样的段落对初学者最合适,因为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只要观点有说服力就可以成功。而另一种方式就是加叙加议,这是比较难的,是一边截取原新闻,一边进行分析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对事件阐述清晰,结合紧密,但不容易把握结构,最好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再使用。
评论是原则是不要偏激,每个评论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写评论,假如你只是为了写而写,那么即打动不了别人,也只能是篇垃圾文章。记住写评论的人需要同情心、需要宽容心、需要爱心! 说到小技巧就是写评论的时候要自己先在脑子里过一遍自己的观点,要看这个观点是不是有足够的论据,是不是有与大众常说的观点不一样。
我记得我写的一篇评论是评一个农民的钱不小心被粉碎成纸屑,后来银行破例给他兑换的事件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银行正确,认为这是银行的人性化的做法。
我当时的观点则是这样于法不容,站在法律的高度,凭什么破例呢?而且粉碎后基本上无法识别,那就应该依法不给予兑换,假如觉得农民可以,可以人道给予帮助,但不应该是采用破例兑换的方法,这破坏了依法办事的准则。 所以说,评论最忌讳人云亦云,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要清楚的阐明这个观点,要少绕弯子!另外在展开论述的时候,应该举一些与这个事件相似的例子,以及这些例子的结果,来加强评论的说服力,在引用的时候,可以横向的,就是与国外、或者其它省市比,也可以纵向,与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进行比较。
要把引用做好,就要求有足够多的文化背景,可以信手拈来,这就要有足够的积累,多看书,多看书,还是多看书。把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而不是看过就忘记。
你的知识面有多广,知识有多深刻,决定着你评论的好坏。 最后就是总结观点了,在所有的评论中都要出观点,很多的评论都放在最后,这是因为经过论述以后这样的观点或结论就显而易见了,评论员所做的就是明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
在表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最好能够引用一些名人的话,这样更有震撼力。 好的评论是震撼人心的,是能够发人深省的,切记不要为了写评论而写评论。
评论员应该是高于一般编辑的,应该是有独立的思维的,应该是有爱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