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蛙声》(题目意思:青蛙的叫声)作为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
经常往来于钢筋混凝土的楼群中,穿梭在刺耳的金属碰撞和摩擦声里,心中逐渐濡染了灰色的文明——单调、冷漠和孤独.夜梦中的蛙鸣,点击出老家平静水面上的涟漪.赏蛙声,平心境.老家,出门能见河,转弯就坑.每至盛夏,暴雨初歇,河水盈岸,珠滚荷叶.蛙声顺水飘荡,夹带着两岸的豆叶香.我常坐在岸边,静心地欣赏这阕自然乐章.清而不尖,脆而不短.由低到高,由缓到急,犹如奶奶酿制的小米酒.直到母亲那悠长的“吃饭喽——”才惊醒沉醉于蛙声的我.那蛙声——清新、朴实.袅袅炊烟惊羞了夕阳,习习凉风吹断了躁人的蝉叫.没电的农村,窗台上的煤油灯亮了,蛙声响了.我躺在开满紫色扁豆花的篱笆下的老碾盘上,细心听着自然的心跳声.那蛙声时而独亢高歌,时而齐吟众唱;东低西高,前应后合,就像幕后演奏的音乐.庄稼人用蒲扇扇来了稻花香,用烟袋锅点亮了星星.突然煤油灯深处响起了唢呐声,喔,明天二柱哥娶媳妇……那蛙声——真挚、平和.儿时,一提起玩,说去就去.兴尽路迷,太阳依然拉下了脸.只剩下我们傻乎乎地站在那儿,一支手提着用荷叶兜着的两眼靠尾巴的鱼,一支手攥着刚掉光莲花瓣的莲花.天黑了,蛙声此起彼伏.蛙声、哭鼻子声连成一片.直到看见远处那熟悉的灯笼,“娘——”跑着迎过去.回家的路上,那欢快的蛙声就像伙伴调皮的嘲笑声.脸一红,骂到:“去,讨厌鬼!”接着传来一阵惊慌失措的“扑通,扑通”的跳水声.那蛙声——单纯、温馨.蛙声阵阵,心沉心开.它没有古筝的低沉,沾不上吉他的激昂,更说不上萨克斯的悠扬.它实而不华,更主要的是,它是丰收的前兆.中午,毒辣辣地太阳晒出了大人们的瞌睡虫,也晒黑了我们的脊背.提手轻脚地凑过去,猛地按住躲在荷叶下的青蛙.跑到槐树下,先让它蹦跳,然后想让它们唱一段,可无论怎么吓唬,它就是绷紧嘴巴不唱,最后便恼火地用手往它那滑溜溜的白肚皮上一按,它才艰难地吐了一声“哇”.我们这才咧开掉了颗门牙的嘴,笑了.“你们这群小混帐!”自天而降的呵斥,把我们吓懵了.正在槐树下迷糊的二爷让我们给惊醒了.“还不放了它!”看看被我们弄得半死不活的“白肚皮”,气得眼瞪的跟咸鸭蛋黄似的.我们小心翼翼地把青蛙放在水深处.“你,背背你老师是怎样教你的?”我,硬着头皮照搬书本,低声说:“青蛙是益虫,吃蚜虫,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嗯……知道了,还逮?过来,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他刚说完,我们急忙给二爷搬凳子.“青蛙是个好东西.从前村里有个叫王生的秀才,很老实,心肠好.有一天,他拿着仅有的几文钱去买米,半路上碰见本村无赖黄二,提着半篓青蛙.心一软就都买了下来,给放了.黄二看上了王生那漂亮的媳妇,就诬告他,把他给抓进了大牢.可在黄二回家的路上,让路边坑里的青蛙给拉进水里,淹死了”.后来,我们也不知道王生是否又出了大牢,是否考中了状元.可我们卖力地跟老师念“……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半夜醒来,煤油灯仍然亮着.娘已经睡着了,手里还拿着已纳了大半的鞋底.热醒的爹,坐在院子里吸烟,过了一会儿,响起了磨镰声.窗外的奇怪挖仍卖力地唱着,像我念书的声音一样,拖得很长,很长……书,越读越多,在家时间越来越少.可我内心仍然蛙声一片.那阵阵蛙声哟.。
2. 写青蛙的声音作文与丢孩子有关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有嘟嘟叭叭的汽车,还有优雅的音乐声------但我最喜欢听青蛙的叫声!
每当春天来临,我总会到池塘边、稻田边去听青蛙的叫声,“呱-呱-呱”这美妙的叫声,有时好像一支演奏的乐曲,有时又像雄伟的大合唱,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我既仿佛看到青蛙在稻田里忙碌的捉害虫,又好象看到庄稼在青蛙的保护下长得越来越茂盛,农民伯伯乐翻天的景象,让我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可在庄稼长得越来越茂盛,越来越需要青蛙的保护时,我却发现“呱-呱-呱”的叫声越来越少,我着急的问妈妈原因,妈妈伤心地说:“那是因为有人不断的吃青蛙!”听了这话我非常气愤,我告诉我所有的朋友:发现有吃青蛙的人,一定当面制止他,告诉他青蛙是人类的朋友,一年能吃掉成千上万只害虫。人人都要保护它!
3. 形容青蛙叫声的词语
形容青蛙叫声的词语有:呱呱
呱呱
读音:guāguā
释义:象声词,形容鸭子、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
示例:池塘里的青蛙开始大声呱呱乱叫。
扩展资料
形容鸟叫声的词语:嘤嘤、啭啭、叽叽喳喳、啾啾、啁啾。
1、嘤嘤
释义:拟声词。鸟叫声。
出处:春秋·多人所作《诗·小雅·伐木》:”鸟鸣嘤嘤“。翻译:鸟正在嘤嘤地鸣叫着。
2、啭啭
释义:鸟的鸣叫声。
出处:近代·郭小川《春暖花开》雁儿高啭,唤来彩云游天际。
3、叽叽喳喳
释义:形容声音杂乱细碎,多形容鸟声。
出处:近代·徐怀中《西线轶事》十:“一排麻雀叽叽喳喳地在叫。”
4、啾啾
释义:象声词。鸟兽虫的鸣叫声。
出处:战国·楚人屈原《楚辞·九歌》:“猿啾啾兮狖夜鸣。”翻译:夜色沉沉猿啾啾地鸣叫着。
5、啁啾
释义:形容鸟叫声、奏乐声等
出处:唐·杜甫《渼陂行》:”丝管啁啾”。翻译:音乐啁啾地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