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高斯解出难题的作文怎么写
2008—2009学年南京市高三期末考试语文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数学家高斯18岁时,晚上照例做导师每天多给他布置的几道难题。有一道题写在小纸条上,几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是找不到解答方法。
但越是困难,他越想攻克,一直持续到天亮,终于解开了这道题。第二天,导师接过他的作业一看,惊呆了,激动地说:“你知道吗?这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牛顿没有解出,我也正在研究它,昨天不小心把它夹在给你的作业里,你竟然……”很多年后,高斯回忆起这件事时,说:“如果导师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年没有解开的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就把它解答出来。”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提示:可以从自信,持之以恒,或者是不要迷信权威的角度拟题。
(正因为高斯开始并不知道那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心中只以为是导师布置的可以让自己完成的题目,才会坚持连续研究数个小时将其解出。若高斯一开始知道连那么多数学家都没研究出来,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易的解出了。)
2. 高斯计算的输入文件怎么写
如何阅读高斯的计算输出文件
高斯输出文件的关键是看Link,每个Link对应不同的部分,以单点计算为例:单点计算的流程。
输入行在#后加入P,不然的话就只会显示Link 1和0,输出文件一般很长。对于单点计算,只有300多行。
第一部分:
基本运行信息
输入输出文件名,初始命令
进入Link 1,显示进程号
首先是版权说明,
然后是作者,利用guassian计算所发的文章,参考文献上必须列的
进入
Link 101
读入输入文件,
将控制命令转化为程序能够看得懂的IOP占位段的选项和应用设置
Leave Link 101
进入
Link 202:
判断体系对称性,并决定实际计算中对称性应该如何利用
判断体系点群
例如
Stoichiometry CH2O
Framework group C2V[C2(CO),SGV(H2)]
Deg. of freedom 3
Full point group C2V NOp 4
Largest Abelian subgroup C2V NOp 4
Largest concise Abelian subgroup C2 NOp 2
3. 数学王子——高斯作文
他为科学奋斗了一生,他被公认为十八九世纪之交最伟大的数学家,他在格丁根大学的校园内有一个正门边形台座屹立着的塑像,他,100多年来享有“数学王子”的美称——他就是德国数学家高斯。
高斯生于1777年死于1855年2月23日。他从小聪明过人,具有数学天赋。
有一次,他的父亲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埋头算帐。过了很久,他父亲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说:“终于算完了!”此时,年仅3岁的高斯说:“爸爸,你算错了!”父亲半信半疑,重新算了一遍,才发现真的错了。
高斯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站在讲台上,像军官下达命令那样说:“今天,你们从1加20加3一直加到100。
谁算不出,就不许回家!”说完就坐到椅子上看他的书。老师坐下不久,高斯拿着小石板走来了,说:“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连头也不抬,挥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老师正想发作一通,可是,一看小石板上,却端端正正写着“5050”。
他大吃一惊,心想:“这个8岁的娃儿,怎么会这么快算出来了呢?”于是,老师问他:“怎么算出来的?”高斯答着:“1头1尾的挨次两个数相加,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也是101,直到50加51也是101;一共50个101,用50乘101,就是5050了,”老师一听,不由暗自称赞。为了鼓励他,老师买了一本数学书送他。
从此以后,高斯学习更加勤奋了,他11岁就发明了二项式定理,17岁发明了二次互反律,18岁发明了用圆规和直尺作正17边形的方法,解决了2000年以来悬而未解的难题。21岁大学毕业,22岁获得博士学位。
180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从1807年到1855年逝世,他一直担任格丁根大学教授兼格丁根天文台台长。
他还是法国科学院 和其他科院的院士,被誉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善于把数学成果有效的运用到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领域,他不仅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还是与阿基米德、牛顿同享盛名的科学家。
高斯对科学的热爱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一次,他正在研究一个深奥的问题,家里人告诉他,夫人病重,请他速回。
可高斯似乎没有听见,继续工作。过了一会儿,家里人再次告诉他:“夫人已病入膏盲,请你立即回去。”
高斯回答道:“我就来!”仍然继续工作着。等家里人第三次来通知:“夫人快断气了!”高斯抬起头回答道:“叫她等我一下,我一定来!”这位为科学工作奋斗了一生,于1855年2年27日逝世的伟大科学家——高斯呕心沥血,编写出了自己一生经历的旅途。
——他就是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