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报道怎么写

1. 采访报道怎么写

在写采访类文章之前,需要做好以下4点: 1、确定采访目的 没有采访目的的文章,就像在报流水帐。

使读者找不到一丝主线,感觉很空。 故,在采访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本次采访的目的。

你想让读者知道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采访?你的采访能给大家带来些什么启示?…… 2、确定采访人选 在确定好采访目的后,第二步便是寻找被采访人。要找的被采访人必须与采访目的息息相关,无关的人不要夹杂其中。

3、了解被采访人 确定完采访人选后,你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经历等等。在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采访,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会影响到你提问的质量。

4、认真设计问题 在写采访类文章中,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好与坏,直接左右文章的质量。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采访目的,承上启下,相辅相成。

采访完毕后,需要做到以下2点: 1、整理采访稿,仔细阅读几遍,充分理解 作为一名九城日报记者,我们的采访手段不同于现实,一般通过QQ、BBS、MSN、e-mail进行。我们有优势,那就是对方是以文字的形式接受采访,这样便于了我们整理采访稿。

在整理采访稿的同时,记得不要遗漏掉重要资料,修正错别字,多读几遍,对采访稿要有充分的感知,觉得不够的地方,尽快弥补。 2、组稿,完成采访 好的采访稿,并不是你问我答的形式,要有导语、串词、结尾。

因此,在整理好问题与回答后,还有进行组稿,根据对采访稿的理解及采访目的,合理的添加导语、串词及结尾,这样不仅使整篇采访结构饱满,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2. 如何写采访类的新闻报道范文

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

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

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

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 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

《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 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

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

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

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 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

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

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

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 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

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

3. 采访报道怎么写

在写采访类文章之前,需要做好以下4点:

1、确定采访目的

没有采访目的的文章,就像在报流水帐。使读者找不到一丝主线,感觉很空。

故,在采访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本次采访的目的。你想让读者知道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采访?你的采访能给大家带来些什么启示?……

2、确定采访人选

在确定好采访目的后,第二步便是寻找被采访人。要找的被采访人必须与采访目的息息相关,无关的人不要夹杂其中。

3、了解被采访人

确定完采访人选后,你要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经历等等。在不了解他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采访,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会影响到你提问的质量。

4、认真设计问题

在写采访类文章中,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好与坏,直接左右文章的质量。设计的问题要能体现采访目的,承上启下,相辅相成。

采访完毕后,需要做到以下2点:

1、整理采访稿,仔细阅读几遍,充分理解

作为一名九城日报记者,我们的采访手段不同于现实,一般通过QQ、BBS、MSN、e-mail进行。我们有优势,那就是对方是以文字的形式接受采访,这样便于了我们整理采访稿。在整理采访稿的同时,记得不要遗漏掉重要资料,修正错别字,多读几遍,对采访稿要有充分的感知,觉得不够的地方,尽快弥补。

2、组稿,完成采访

好的采访稿,并不是你问我答的形式,要有导语、串词、结尾。因此,在整理好问题与回答后,还有进行组稿,根据对采访稿的理解及采访目的,合理的添加导语、串词及结尾,这样不仅使整篇采访结构饱满,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4. 【如何写好一篇采访报道(6年级)】

怎样写好采访稿.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5. 人物采访新闻稿怎么写

原发布者:文库豆全

人物新闻采访稿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人物新闻采访稿范文 这是一篇《丁聪不老》作者:胡德桂专业的人物采访稿 10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岁的老翁,却依然拥有一头真实的黑发,面色红润。我问丁老:“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以致80不老?”丁老乐呵呵地笑着说:“这个,真是有劳了我这位‘饲养员’!”说着用手指指夫人沈大姐。一句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在家里,沈大姐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里外外忙个不停。特别是画展期间,丁老因身体不适住院,沈大姐家里画展病房轮着转,硬是办到画展圆满结束。我们像一家人似地聊着。我又问及丁老有何爱好,丁老朗声笑道:“既不养猫,也不喂鸟。”沈大姐插话说:“我也只种点草,容易伺候的。可他还要加上一个‘毒’字哩!”丁老接话介绍:沈同志栽的是仙人掌类植物,浑身有刺。他幽默地补充说:“凡属有刺的,当然都是‘毒草’嘛。”房间里的人似乎都心领神会,相视大笑。 从50年前我年轻时起,就知道丁聪已是著名漫画家。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讽刺漫画影响深远。1945年,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五子登科》,以及不许老百姓说话的《“良民”塑像》,都给人

6. 人物采访新闻稿怎么写

人物访谈怎么写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

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

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

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

《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

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

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

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 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

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

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

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

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

7. 采访报道的格式是

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

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

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

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补充一点,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最后,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

但是有一点不能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8. 人物采访的报导要怎么写

总的说是:

人物,内容(大概),采访地点,时间

具体采访内容(即:谈话内容)

具体体会

细节: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采访报道怎么写

知识

犯贱英语怎么写

阅读(1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犯贱英语怎么写,内容包括犯贱英语怎么写,犯贱英语怎么写,犯贱的英文怎么写。(来自拉丁词根medius中间)vt, vimeant, meaning 表示…意思;作…解释 意欲;意思是I mean the red

知识

中学生周记怎么写

阅读(15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学生周记怎么写,内容包括中学生周记怎么写,中学生600字的周记怎么写急急急急,500字的中学生周记怎么写。初一的感觉 .似水流年,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在草地里玩过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们已不再是大声朗读“床前明月光”的小

知识

小学生成长记录册怎么写

阅读(1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成长记录册怎么写,内容包括学生成长记录怎么写,小学生写的成长记录怎么写,一年级小学生成长记录册怎么写。成长记录之其他事项记录(高一年级上学期)该生在校期间道德品质良好,生活态度积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态

知识

明洞韩语怎么写

阅读(1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明洞韩语怎么写,内容包括明洞韩语怎么写,明洞用韩语怎么发音怎么写,我要去明洞用韩文怎么说。明洞(韩文:명동)位于首尔中区,是韩国代表性的购物街,不仅可以购买服装、鞋类、杂货和化妆品,还有各种饮食店,同时银行和证券公司云集于

知识

藏语晚安怎么写

阅读(4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藏语晚安怎么写,内容包括晚安,用藏语怎么,写,藏语晚安怎么说,晚安,用藏语怎么,写。གཟིམ་འཇམ་གནང།,这个字面意思是“睡好”,用来表示晚安的意思。 藏语语音声调:藏文本是记录了7世纪的藏语语音,当时没有声调;当

知识

订正怎么写

阅读(2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订正怎么写,内容包括一年级订正栏怎么写,一年级订正栏怎么写,检查孩子作业订正意见怎么写。每天5个小时,做精听您做的是把TPO听写,默写过这个文本没有听到或听错了你的地方,所有向上修正,然后听,听一开始很慢,想,你再25天,每

知识

发票作废说明怎么写

阅读(1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发票作废说明怎么写,内容包括发票作废情况说明如何写,发票作废的情况说明怎么写,发票作废证明怎么写。原发布者:李丽娜发票作废情况说明1发票作废说明 **********公司于20XX年1月开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NO:00078477错误原

知识

爱的方程式怎么写

阅读(1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爱的方程式怎么写,内容包括爱的方程式怎么写、,爱的方程式作文,爱的方程式怎么写呃嘿嘿。父亲的爱犹如那杯放了牛奶和糖的咖啡,回味悠长。父亲的巧克力糖,甜甜的,但却给人一种微苦的感觉。父亲给我爱的方式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

知识

申请不买社保怎么写

阅读(1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申请不买社保怎么写,内容包括不买社保的申请书怎么写,怎么写不买社保申请啊,不买社保申请书怎么写。自愿不买社保申请书范文:XXXX(单位名称):本人因为已在其他单位购买了社会保险/□经济困难,无力承担自己应当承担部分的社会保

知识

公司意见书怎么写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公司意见书怎么写,内容包括公司意见书怎么写,给公司的建议书怎么写,员工意见书怎么写。公司建议书通过对公司近期的初步了解,发现公司在产能、品质、环境和企业文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空间。具体如下: 提高产能方面1.

知识

晚的拼音怎么写

阅读(33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晚的拼音怎么写,内容包括晚上的晚字怎么写,晚字的笔顺怎么写,晚的笔顺怎么写的。晚的笔顺:竖、横折、横、横、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撇、竖弯钩 晚拼音:wǎn 释义bai: 太阳落了的时候:晚景。晚霞。晚会。

知识

落叶拼音怎么写

阅读(1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落叶拼音怎么写,内容包括秋天的落叶拼音怎么写,落叶的拼音,落叶秋风的拼音简写。luò1. 落后[luò hòu]赶不上,落在后头。2. 落叶[luò yè]落叶植物在生长季节末或一短时间内的叶子分离或脱落,或裸子植

知识

签证委托书怎么写

阅读(2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签证委托书怎么写,内容包括代办签证委托书怎么写,签证代领委托书,代签注委托书怎么写。格式:委托书 委托人:XXX,男(女),出生,住址:,身份证号: 受托人:XXX,男(女),出生,住址:,身份证号: 委托事项: 我因X

知识

热心公益事业情况怎么写

阅读(102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热心公益事业情况怎么写,内容包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怎么写,如何填写思想品德鉴定工作、政治思想表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中工作政治思想表现、热心社会公。工作、政治思想表现 优秀

知识

记者报道怎么写

阅读(1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记者报道怎么写,内容包括记者报道怎么写要范文,小记者报道怎么写,记者,新闻稿怎么写。关键点拨:抓住事实五要素when(时间)、where(在哪儿)、what(是什么)、who(谁)、why(为什么),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有

知识

采访主题怎么写

阅读(21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采访主题怎么写,内容包括怎样写采访大学生的采访记录,有主题及过程,访谈主题怎么写,采访方案怎么写。主题:大学生活问题:在学校里的生活是否轻松 。2、大学中讲究高水平高效率 。3、在学习中有空做业余活动 。4、在大学里同

知识

报道方案怎么写

阅读(1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报道方案怎么写,内容包括怎么写活动方案,计划,总结,报道,新闻策划怎么写,新闻的策划书怎么写。主题:(大标题) 前言:(概述) 开展活动意义:(为什么开展活动) 活动内容:(详情讲述该项活动的步骤及活动项目) 活动执行时间:(包括

知识

对人物的采访稿怎么写

阅读(15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对人物的采访稿怎么写,内容包括人物采访稿范文,怎么写人物专访的采访稿,人物采访稿怎么写。原发布者:文库豆全人物采访稿优秀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

知识

采访目的怎么写

阅读(1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采访目的怎么写,内容包括采访报告如何写,采访报道怎么写,采访的目的是什么。在写采访类文章之前,需要做好以下4点: 确定采访目的 没有采访目的的文章,就像在报流水帐。使读者找不到一丝主线,感觉很空。 故,在采访之

知识

报道证怎么写

阅读(1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报道证怎么写,内容包括单位要求出具报到证的证明,怎么写请按格式写出来,拿到报到证后怎么做,什么叫报道证。一,报道证是什么?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它是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省级高校毕业

知识

采访心得怎么写

阅读(23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采访心得怎么写,内容包括采访心得应该怎么写,采访心得怎么写,采访心得和实践心得怎么写题目呢最好写得生动一点的谢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

知识

培训报道怎么写

阅读(2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培训报道怎么写,内容包括写培训报道怎么写啊,如何写好培训报道,关于召开培训班的报道怎么写。写好培训报道的方法如下:1)标题。最好是以双标题的形式,双标题的形式可以让你的老板比较快的知道这次培训的主旨是什么。2)培训概览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