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学文本赏析怎么写
朋友,看来你也是和我一样学习中文的了,我们先来了解下文学文本的概念和特点,以防偏题。简单的说,就是把别人的作品做一个赏析。
文学文本
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小说、散文和剧本等形态。把一般的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细化和深化,就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这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的过程,这是一个对文本加以改变,丰富的过程。
文学文本特点
文学文本除了有一般文本的共同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文学文本总是指一种实际的语言系统。它不是指理想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语言结构,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这里的“个体”主要指具体的个人如作家,而“群体”则主要针对某些文本的集体作者而言,如远古口头文学、史诗的作者往往是一个群体,当代城乡民谣也总是出自群体之口。
2、文学文本要通过传达人生体验而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它通过语言而呈现体验,但这种呈现的目的是表达某种相对完整的意义,或者说有足够的信息能让读者体验到一种相对完整的意义。如果其意义不完整,则不能称做文学文本。
3、文学文本有待于读者阅读和接受。如果它仅仅停留于作者头脑里,而无法由任何一位读者读到并感受到,则只是一种不确定心理过程,不足以成为文学文本。总之,文学文本是有待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系统。
文学文本赏析抓这几个方面:一、对作品意境的领悟;二、对作品形象的把握;三、对作品主题的挖掘;四、对于作品内容和形式及其关系的认识;五、对于生活真实和艺术真产的区别;六、对于作品风格和流派的辨识。
等等…… 说多了,还容易混淆,就按上面几个点来写,应该能给你带来帮助的!
合作愉快哦!作业一次过关!加油!!!!
2. 鉴赏文章怎么写、
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要写与常人不同的来突出,一般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多运用比喻的修辞来写。
鉴赏文章与读后感的主要区别在于,鉴赏文章要尽可能地站在客观的角度,从文学性、艺术性等各个方面来评价这些作品;而读后感则是更偏重于自我的感受。
读书写鉴赏文章要比写读后感难一些,难就难在你要有一些鉴赏方面的理论标尺,比如文学性的好坏,文字的优美程度等等,这些要求你自己心里首先要有点数。而且鉴赏文章并非全部的表扬,名著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历史局限性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写的。
我不是经常写文学鉴赏类的东西,不过经常写其他的评价,我一般会这样写:总体回忆一下全书,大概说一下情节、作者什么的;然后评价一下它的文字,这个比较容易,找到一两处写的优美的地方或者写得烂的地方,记住,评论一定要有细节;然后评价一下全书的层次构架,这个也比较容易;如果楼主有这个能力,还可以评价一下地域性、人文性啊什么的。。。写鉴赏一定要有批评,否则显不出你的水平。
3. 怎样进行文学鉴赏
1,串糖葫芦 如录像实例中理清小说线索,把理线作为切口,游刃文本,拉动整体。
事实上,学生读小说不止理线,还必然了解背景,必然欣赏人物形象。其实这一切都由一线贯穿,像串糖葫芦,一根经线都提挈起来了。
这根线就是一个抓手,可伸可缩,可刚可柔,收收放放,一切听凭摆弄。抓住一点拉动全篇,主动权掌控权都在手上。
也可抓住主人公作为切口,按照人物行踪看不同时段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表现,一层层亮出内核,让一个立体的人物站在面前。 2,抽取竹笋 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对比阅读,作家不同时期思想会有所变化,题材也在开拓,人物形象必然存在差异。
如出自著名作家路遥的中篇《人生》和长篇《平凡的世界》。高加林和孙少平异同点是什么,让学生阅读后各抒己见,评析这两个形象。
不同作家相同题材对比阅读,如表现革命战争题材的长篇不少,《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以及现在热播的《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等,看主人公有何异同。同是表现土改的《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异同。
这些大部头进行对比不会面面俱到,找几个片段比较语言风格,找几个典型人物简要分析其特点即可,哪能滴水不漏? 3,解剖麻雀 抓取一篇辐射整体,如教学欧亨利《最后的一片叶子》,分析作家怪诞构思和幽默语言,并辐射《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通过解剖麻雀方法,一个作家所有作品呈现出来了,虽不能一一读完但已经了解大概了,还愁不去读吗?不读没有遗憾,读完就是深化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