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来源:知乎warfalcon时间管理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1.读一本书时,你是从头到尾画一张还是多张?(1)手绘的话,需要在家或公司,只有这些地方才有彩笔和A4纸,目前没有随身带着彩笔和A4纸的习惯(2)手绘完一本书,要修改很多次,基本上都是多张。
比如经常会画着画着就空间就够了,但分支错了。用错笔了,内容重要程度分解不对,写错字了。
(3)手绘时非常花时间,有时会比我读完一本书时间还长,必须准备2小时以上,如果书比较精彩有时会花上一天或一段时间才能完成。2.读书读到哪个阶段开始绘制了?开始前、读完、还是一边读一边记?除了小说只读1、2遍,大多数的书只要做笔记最少读2遍,先把书看完第一遍,对全书的内容和框架有个了解,阅读第二遍或第三遍时开始做笔记。
3.你是侧重梳理书的大纲、还是记录要点,或是记录自己联想到的想法?(1)整本书是思维导图笔记,看到不错的就放在思维导图里, 最后从新梳理大纲,按自己的理解从新调整。(2)针对某个细节,书中说可能会非常精彩,这时把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做成读书笔记。
(3)刚开始时是记录要点,在后期整理时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和阅读时的心得。有时会单独把心得和想法做成单独的思维导图,把这些想法从新汇总、提练之后会非常有价值。
我一般做思维导图时,如果书非常好,我也有充分的时间会进行4、5遍的调整。第一遍开始把书中所有的要点都做出来。
第二遍自己的理解对做出的思维导图要点做成整合和调整。第三遍开始进行删减只保留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第四遍把这个导图按照7W3H的方式从新做一个思维导图第五遍把这本书的内容放到自己个人行业的知识树,进行补充和扩展。这个知识树通过阅读、实践和自己的反思积累而完成。
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时间对这几个部分进行相关的调整和整合,按不同情况可能保留二、三个版本。希望自己能达成目标。
4.你是用手绘的还是其他工具?(1)刚开始学思维导图时手绘,现在比较懒,用工具软件多一点。(2)手绘:在动手的过程中全程参与进去了,印象深,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
如果现在手绘只会对内容非常不错的书进行手绘。手绘不适合过于复杂和简单的书,最好难异适中。
另外手绘比较花时间,必须准备足够的空闲时间。(3)用软件,便于修改、整理和保存。
自己用基本上不加图像,如果是为了培训、开会和演示,要尽量花些时间加入合适的图片和颜色,有时会用imindmap 导入或重画一遍,这个软件的手绘效果比较不错。5.画完后的思维导图你如何保管?电脑文件夹?把纸张夹在书里?(1)把最后一张比较完全的手绘放在活页夹里统一保存起来。
(2)把手绘的内容拍成照片,起个名字,分类保存(3)用软件完成这本书的思维导图之后,分类保存(4)找时间分享到我的Blog上去。(4)会把里面的内容,从新分解汇总到跟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树上。
6.下次再看这本书之前你会马上找以前画的思维导图来看吗?(1)看书前不会,一般在看书的过程就会对相应的内容有个判断。(2)如果在电脑前,看完第一遍之后,会找出相关的思维导图知识树,看看以前对这方面的了解,然后更有侧重的阅读和做笔记最后说一下自己对思维导图笔记的看法:对我自己来说思维导图笔记的作用是帮助自己深入阅读,在完成思维导图笔记的过程中,整理归纳书的要点,梳理书中的整理框架。
特别在建立分支时,主要是用短语和词,而是不是句子。这时就需要考虑这段话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用更简练的词和短语把给表达出来。
当整理完书的要点之后,再从整体上来考虑全书的结构是否合理,按照对书的理解,从整体角度,对内容进行从新排列组合,让这些内容更清晰、更有逻辑性。对于大多数的书而言,当你完成这样的步骤之后,多重复几遍,会让你理解的更深入一些。
如果说阅读一二遍之后,只能吸收书中内容的30%,那么做完思维导图笔记和其它笔记后就会达到50%,完成一个大的主题阅读之后会达到70%。再加入跟其它人分享(包括向别人讲述)和实践才能达到90%。
你一定会问:为什么不是100%?很简单,任何单纯而孤立的阅读都是一种很浅薄的吸收。对我来说,不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和思考。
没有形成整体的系统框架,缺少自己的观点,无法跟实践相结合,不能清晰而深入的表达就是一种浅阅读。xiaok by男孩们来约你一般送花,而无人能似我亲手种花看到战隼老师在上面回答了!想当初还给战隼老师投过思维导图的稿子哈哈~个人比较喜欢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算是有一点点心得,也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吧~1、刚开始接触思维导图,感觉非常神秘,买了一本书回来学习,有一阵还真是认认真真拿了彩色笔、A4纸跟着书上的练习去手绘一张张思维导图,后来在电脑上用mindjet软件做导图,发现非常方便,版面没有限制,修改的话也方便多了,于是彩色笔和A4纸就被我丢在一边鸟。
2、我做读书笔记时一般是看了几章后就开始做导图笔记,感觉这样记忆会比较清晰,也容易及时地把自己的理解记下来。3、一开始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时,记录得非常详细,生怕漏掉一些内容,导致了常常要花很。
2.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读书法真正读透1本书
前言最近学习的心和欲望越来越强烈,仿佛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在张开着,抢着要吸收新的知识,认识新的志同道合的人。
于是开始听微课,其实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不喜欢被迫分享各类报名链接,但试着听了一节之后,发觉对自己还是有用的,因此面对排山倒海的微课链接,大家可以有选择性的听,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以下就是我听完尹丽芳老师的“如何用思维导图读书法真正读透一本书”微课分享之后,写的一个听课笔记,且已经投稿被转载。
自认为总结的还比较有条理性,因此各位对思维导图感兴趣的或者想了解的可以看一下。1,什么是思维导图?思:思想,想法,创意,理念,念头;维:维度,绳子;导:导向,通常由大到小;图:图画。
思维导图就是把你很多的想法和念头用一根绳子由大到小穿起来形成的图像。它是一个思维的工具,没有神秘之处,所有人通过训练都可以学会,左右大脑包含理性和感性功能,包括想象和创造,以及逻辑和分析。
思维导图能让这些功能得到更好的展现,但这些展现是抽象的。2,分享主题:1)读书是件精致的事;2)把书读薄是种功力;3)画出你的读书笔记;4)思维导图绘制四步骤。
——帮助大致了解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如何用到读书过程中,真正读透一本书。1》读书是件精致的事1)家里堆积的书是为什么买回来的?买回家你只是从物理属性来说拥有了它,没有真正阅读它的时候,这本书其实它并不属于你。
2)生涯规划的理念:进行自己人生图书馆的规划。读书是为了获得成长。
成长是什么样的?和现在还是将来相关?提供一些简单的资讯,还是深入的了解知识文化,自己和未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读书其实就是在盲目地读书!3)读书不是随性而为的,是一个严密的推理,方案。为什么要读?怎么读?读什么?当看到大咖推荐书单的时候,想想这本书和你会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分出三个层次:满足好奇心?增加资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希望深入学习应对未来困难的方法和技巧?4)读书时要有明确的目标鉴定。
当没有目标的时候,越读越疲惫,越读越瞌睡。有的人甚至说读书是为了哄自己睡觉。
——这是因为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要从书中获得什么。然而当你带着目标,带着要追寻的答案去阅读时,越读越清醒。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读书的思维导图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