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体应运而生.影视,广告,出版物接踵而来,商品包装,广告招牌变着花样地吸引顾客……这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出现了许多不规范字,给识字尚少的小学生造成错觉,为他们以后的识字设置了障碍,也为人们办事带来许多不便.另外,在新课程改革中,确实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是,不免顾此失彼,老师们相对地淡化了识字,写字.加上考试科目,项目增多,学生任务重,头绪多,书写质量自然不高,不规范字越来越多,从学生的作文,日记等作业中明显地反映出来.基于以上这些状况,我们班拟订了"社会用字规范状况调查"活动方案.二,实践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规范字,认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用字状况,加强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规范社会用字作出贡献.三,实践活动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用字环境,实地考察出版物,影视屏幕,公共场所的设施及招牌,广告,商品包装说明,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行业中的用字规范状况,探究社会上的错字,别字,使用简化字,繁体字等不规范字的比率,对不规范的用字现象提出善意的批评,建议使用规范汉字.四,实践活动准备:照相机,统计表格,电脑,笔和笔记本 五,实践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阶段 1,检查作业本,班队黑板报,学校宣传画中的用字状况,找出其中的错字,别字,简化字和其他不规范汉字.讨论明确社会上也存在的许多用字不规范的情况.联系实际谈谈不规范用字给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认清小学生在规范社会用字上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4,明确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学生自愿参加,自愿组合小组.(二)调查研究阶段 1,组织学习.激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汉字的知识.如电脑上网,查阅图书,采访专家等,了解汉字的发展史.组织学生阅读《简化汉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语言文字周报》等,了解规范汉字的标准.实地调查.分小组分类型实地考察社会用字状况,并对不规范用 字情况进行分类与统计,填写社会用字状况调查统计表.表一:不规范汉字类型 举例 举例 改正 错字 别字 简化字 繁体字 表二:不规范汉字类型 机关企事业用字 媒体用字 商品用字 公共场所用字 合计 错字比率 别字比率 简化字比率 繁体字比率 合计 宣传发动.用儿歌,演讲,宣传画,书信,倡议书等形式向社会,家庭,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做使用标准化,规范化汉字的宣传工作,在街头举办社会用字状况摄影图片展,营造使用规范汉字的社会氛围.三,交流总结阶段 统计调查结果 (1)社会各类不规范字比率 不规范汉字类型 机关企事业用字 媒体用字 商品用字 公共场所用字 合计 错字比率 0.5% 1.1% 1.2% 2.3% 5.1% 别字比率 0.7% 2.3% 1.5% 3.3% 7.8% 简化字比率 0.2% 0.3% 0.4% 4.2% 5.1% 繁体字比率 1.3% 2.1% 3.6% 1..5% 8.5% 合计 2.7% 5.8% 6.7% 11.3% 26.5% (2)各类不规范字汇总举例 错字 错字 改正 酒 请 镇 争 份 吃 慢 港 概 夏 真 钱 滴 惯 献 规 辉 考 错字 改正 览 解 就 奠 武 奶 融 德 碑 锅 福 碗 槐 器 搜 奉 刺 算 别字 别字 洲 径 令 付 着 厉 从 玩 望 地 坚 秀 应 觉 站 篮 坐 泪 改正 舟 经 龄 副 这 历 丛 完 忘 的 艰 季 因 决 战 蓝 座 累 别字 极 恼 以 尤 关 侯 在 绵 既 汗 异 知 住 卖 仅 拍 史 查 改正 积 脑 已 由 观 后 再。
2. “州”繁体字怎么写
州的繁体字写法是州 拼 音 zhōu 部 首 丶 笔 画 6 五 行 金五 笔 YTYH详细释义〈名〉(会意。
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
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同本义。
后作“洲” 水中可居曰州。——《说文》字亦作洲。
在河之州。——《诗·周南·关雎》。
毛本作“洲”。中国古地方行政区划名。
相传禹治水后,分其领域为九州。 历代多有兴废。
民国废州。 有些地名仍沿用至今 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
——《说文》。按,即 禹贡之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
舜分青为营州,分冀为幽州,并州,即虞书十二州也。禹平水土,还为九州。
跨州连郡。——《三国志·诸葛亮传》 南越中数州。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虚吏白州。——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守州城者。
——《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州同(知州的辅佐官);杭州;苏州;柳州;州序(州学,州校);州城(旧时州署所在城邑);州道(州涂。绕城之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少数民族介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的区划名。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州,国也。
——《广雅》 二百一十国为州。州有伯。
——《礼记·王制》 五党为州。——《周礼·大司徒》。
注:“二千五百家。” 晋于是乎作州兵。
——《左传·僖公十五年》 虽州里行乎哉。——《论语》。
郑注:“万二千五百家为州。” 州十有二师焉。
——《书大传》。注:“州凡四十三万二千家。”
里十为州。又,术十为州。
——《管子·度地》 又如:州乡(泛指乡里);州壤(州里,乡里);州巷(乡里)周代国名姜姓。故域在今山东省安丘县东北偃姓。
故域在今湖北省监利县姓相关组词神州 州长 广州 苏州 杭州 知州 九州 中州 偃州 外州 十州 沙州 弇州 泸州 相关谜语“州”为谜底的谜语 1.西装一套做应酬(打一字) 2.一个篱笆三个桩(打一字) 百科释义中国先秦时代的地理区域划分单位,东汉以后开始作为行政区划。三皇五帝时代(公元前2607-2110年,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下同)即有九州,即彼时将天下分为九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