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游记怎么写
一、按游览的顺序写。我们在参观或游览一个地方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移而进行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游览为线索,由先而后依次记述游览过程中所见到的景物,这样,读者才会对你游览的地方有一个清晰的、全面的印象。
二、写出景物的特点。大自然的景物各不相同,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要认真回味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物,作具体地描写,并对重点部分进行生动细致地刻画。
运用联想,采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将景物的特点写出来,使景物形象逼真,让读者宛如亲眼所见一般。
三、分清主次详略。我们在写游记时,面对繁多而又千姿百态的景点,美丽而又令人回味的山水,写什么好呢?这都必须根据文章的中心确定主次详略,把最具代表性的、最使自己激动、最令自己难忘的景物,当作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如景物怎样美、怎样奇,你和游人怎样感叹,你凝望着什么,展开怎样的想象等;次要景物可略写或不写,这样重点就突出,游记也就生动了。
四、融入真情实感。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文章的字里行间,做到既有所见所闻,又有所思所感,这样可以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习作主题,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扩展资料:
如果一定要给好游记界定个标准应该具备以下特质:
1. 美。
无论文、图,记录了旅行之美,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 动情。
无论文、图,叙述了旅行路上的真实故事,细节感人至深。
3. 有趣味。
旅行通常充满美好,即便此行苦难忧郁,有趣味地表达是至高追求。
4. 有价值。
别担心“文笔不好”,攻略式的记录,细心的各类贴士,能无微不至地帮助到其他旅行者解读“未知”也是好文章。
5. 有情怀。
我们鼓励对风景的深入描摹,我们更提倡关注人的生活,四时之景不同,但人性之美不应季变幻。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游记
2. 怎样写一篇精彩的游记
近来,写游记的朋友日渐增多。
在这个幽默感爆棚的时代,游记不仅充分展示自我,更是生活在新时代的显著标志。笔者深信,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作家,个个都是记者,传播无限广阔,写好一篇游记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此,想和各位博友一起探讨怎样写好一篇游记。一 切入视角独特 从千篇一律的游记中脱颖而出,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如果你的文章只是随手写来,东拼西凑的产物,不能给人美好,感动,视觉享受,你就是浪费了他人的生命,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这和犯罪实无两样。(其实我每写完一篇游记,因为不够满意,一种特殊的犯罪感便油然而生。)
二 怎样让文章独特呢?笔者认为首先找到你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积累的优势所在。多数博友是在寻找具有相同爱好的人,在这个特殊的领域里,博友希望不仅分享,还要提高。
比如,你喜欢历史,可以结合景点的历史来入手。你喜欢餐饮,就把美食写到让人垂涎欲滴,馋不死他们誓不为人。
你喜欢摄影,可以和大家分享该地点光线和取景的要点,让你的同类也得到那个最美的瞬间,让他们震撼,灵魂出窍,扑倒在地,周身泥土,满心幸福。你喜欢时尚,在看颜值的今天,各地街拍的时尚人士一定会大受欢迎。
最可怕的是,你是一个万金油,游离到哪写到哪,只会蜻蜓点水,不会五洋捉鳖,吃瓜群众就无法记住你。三 在你的特殊爱好之外,文笔功底,知识积累,思想见解,审美视觉,生活阅历都会影响到文章的高度和深度。
这些要素决定了你的文章的思想性,趣味性,逻辑性,知识性。因此,你的文章也是一面镜子,准确无误地显示出一个独特的你,当然写不好就是一面照妖镜,镜子里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猪八戒。
你笑了?你就是那个猪八戒,围观者都是孙悟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想写出深刻的文章,需要现在开始认真规划,分析自己,找出短板,盲羊补牢。非凡的气质来自丰富的灵魂,独特的文章则来自深入的思考。
四 数据是极其重要的标志。互联网时代,数据就是点击量,它是衡量一切的标尺。
现在的吃瓜群众都是火眼金睛,你的文章好坏,是否似曾相识燕归来,他们扫一眼便知。遇到好文章,孙大圣们各自拔下几根汗毛,对天一吹,你的文章便会在网上迅速窜红。
你的文章如果毫无新意,也有两条路可寻,一是很快成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二是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五 有趣。
聪明的人多如牛毛,有趣的人却凤毛麟角。当今时代,亚历山大,写的有趣变得格外重要,有趣也成为一个人的最高魅力。
当然有趣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读起来会忍俊不禁,单纯的被搓中笑点,一笑了之。另一种是读的过程中不断的会心一笑,但是笑过之后引发深思,深思之后,内心流泪,这便是有趣的最高境界了。
比如鲁迅的'故事新编',比如彼得的'寻路中国'。有趣也被称为二次创作。
有个军事专家,退休后闲来无事写博,被一个高人看中,配备了九零后若干有趣写手,每次经过他们小手一改,文章就腾一下升空蹿红。干瘪的军事文章生把人读的笑逐颜开,这就是本事。
你独立作战没有高人指点又想写的有趣,平时就要多读有趣的书和博文。潜移默化,有趣就来找你啦!六 语言富有个性。
你会说,那些景点的历史都是一样的啊。是的,但你要练就一个本事:把平淡的文字改写的富有个性,并提出你的独特观点,如果说出来的话和别人一样,不如不说。
另外,如果你的文字不如你的照片优美和丰富,建议你宁可留着空白,给人以更大的想象,也不要让苍白无力的描述摧毁了你的照片。好比一首好听的曲子,配了糟糕的歌词,直接把一首好歌带到了沟里,弥漫了臭水沟的气息。
七 一篇好的游记是有灵魂的。没有灵魂的文章很快将是过眼烟云。
怎样让文章具有灵魂?旅游之后,需要沉淀,需要思考,需要读书。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不要轻易为了写而写,随便写出来的东西,只会降低自己的分数,害人害己。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独特和不可替代。
一篇游记的价值则是引导人们看到他们没有想到的核心精彩。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旅游的意义对人们的影响如此深远,它的含义可以无尽的探讨下去,这也便是无论经济好与不好,无论怎样的金融危机,都挡不住人们浩浩荡荡出行步伐的原因所在。因此,写好你的游记也是对社会和他人负责。
写文如做人,你对她认真,她就必然给你回报。八:与时共进。
跟得上时代,使用这个时代的流行语言,了解这个时代的特点。几年前,你写一个攻略,对游客们或许有一点帮助。
如今,很多人都比你更像个老司机,除了火星,没有什么地方是国人没去过的了。因此,你的游记最好写那些散布在天涯海角犄角旮旯无人迹有狼烟的地方,那些深入在一个地区慢旅游的独特感受和深刻见解,或者一个特殊行业在两个国家之间的比较。
不然,你的游记写了半天毫无分量,却又多于鸿毛,你就会给人留下一个絮絮叨叨碎嘴子的印象,接着就彻底OUT啦!别忘了,现在是江山辈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时代。
3. 游记怎么才能写好
首先,要抓住特点。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能成为一篇流水账。江河湖泊,高山原野,亭台楼阁,各具风姿,要想抓住特点,就必须仔细观察和思考。比如以游黄山来说吧,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闻名中外,有“震旦国中第一奇山”之称。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咏黄山的诗,诗中说:“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把黄山列为我国名山之冠。这就抓住了黄山的特点。每处风景胜地都有其特色,春夏秋冬,云雨风雪,气候不同,各有特点。清晨,在黄山之巅看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令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朝霞笼罩下的黄山,丰姿俊采,格外妖娆。云飞雾绕,使整个黄山在寂静中呈现出一片动的美感。如果你们观察仔细了,就可以写得生动、具体,写出与众不同之处。
其次,记叙要有顺序。写游览过程,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可以按空间位置的变换,先选准一个立脚点(或叫观察点),或由远而近,或由近及远;或由外到里,或从里到外;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线路”清楚,让读者看了你写的文章,就如同跟着熟悉的“向导”亲临其境一样。比如游北京的潭柘寺。这座古寺依山而造,地形起伏,气象壮观。全寺建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中轴线上,自前面的牌楼、山门、大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直至最后的毗卢阁,升降错落,巍峨壮观。左路是庭院式建筑,有方丈院和行宫。万岁宫、太后宫,碧瓦朱栏,修竹丛生,流泉潺潺,是个幽雅别致的地方。右路是寺院式的殿堂组合,有楞严坛、戒坛和观音殿等,瑰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写游记介绍景物,一定要有个顺序,不能时而说东,时而道西,杂乱无章。
最后,要写出新意。“意”就是思想,“新意”,是说作文中应该有新鲜活泼、引人深思、发人感奋的思想。游记,不能仅仅停留在写景上,要把主题开掘得深一些,融情于景,寓深刻的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大家都读过杨朔同志的《海市》,这篇游记的立意是:“朋友,我现在记的并不是那虚无缥缈的海市,而是一个真实的海市。”这个真实的海市,就是作者的故乡蓬莱,“它比起那缥缈的幻景还要新奇,还要有意思得多呢。”立意新颖而深刻,很值得学习。当然,游记的“立意”一定要和文章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能为了追求“新”,而生搬硬套,或者牵强附会。
此外,写游记,还要注意了解情况,掌握可靠的材料,同学们到一个地方游览,如果有旅游指南一类的书,最好买一本,这里面有具体翔实的资料,既是一件纪念品,又可以作为写游记的参考。
4. 如何才能写一篇好游记
游记”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散文的一种。它往往以轻松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来记叙旅途中的见闻感想。明朝的时候,在我们江苏的江阴,出了一位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他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探访了许多名山大川,给我们留下了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徐霞客游记》。现代的许多散文作家,都有一些脍炙人口的游记作品。
游记一般该主要写些什么呢?我的体会是:一是写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二是写与上述风光名胜有关的社会文化内容;三是写自己的见闻感想。当然,这三方面的内容在文章中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小记者徐莹的《金山游记》就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内容。她以游金山的若干景点为线索,移步换景,一一道来,写得有条不紊,从容不迫。而她的重点,显然是放在了与景点有关的历史文化方面:“江天禅寺”是康熙题写,七峰亭引出岳飞的一段故事,慈寿塔内陈列着“金山四宝”,白龙洞中重温白蛇传的传说,芙蓉楼旁吟诵王昌龄的名诗,第一泉边宣扬陆羽的权威……。所以我说,徐莹的《金山游记》是一篇很有“文化”的游记。
当然,她也写到了一些自然风光,她也表述了一些自己的感想,比如对岳飞的崇敬,对慈禧的厌恶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白蛇青蛇的同情和对法海的讽刺,还有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欣赏和怀念。所有这些内容都是自然地融合在文章中,所以说小作者写得不错。
我们在写游记时要在这三方面开拓思路,选择材料,确定重点。但要注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见闻感想来写,千万不能全抄游览说明书。
5. 游记的开头怎么写
如果写游记的话,有多种选择。例如用“去桂林山水的游记”为例:
第一种:开门见山形式
例子:早就听说桂林山水的大名了,这个假期,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风景优美,景色秀丽的桂林。
第二种:修饰手法(比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例子:(排比)黑暗中,快乐是灯塔;沙漠中,快乐是甘泉;童年中,快乐是糖果。。而在我心中,快乐,还是那次难忘的桂林之旅。
例子:(比喻)桂林的山水像中国的仙女一般,那么优美有那么秀丽。这次假期,我就去了桂林,去拜访了这“中国的仙女”。
第三种:歌词引入或者名言引入
例子: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假期,我就去了桂林,看看这桂林山水究竟是怎么“甲天下”的。
这是我自己老师讲得,希望能帮到你!
6. 如何写好游记的开头
一、我的快速构思: 开头点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参观游览了什么景物。
中间写你看到的景物的特点,如形状、颜色,听到了什么声音和心理感受。最后写游览的启发。
二、我的提纲示范: 如戴一乐的《夜晚的海边》 中心:小作者通过继续夜晚游览海边的经过,描绘了夜晚海边美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开头:直接明了地介绍暑假去香港海边 中间:夜晚海边的美景 结尾:表达喜爱之情 三、我的思路拓展: 1、如何写一处自然景观:描写景物时,为了使画面更完整具体,形态逼真,就要注意写好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做到静动结合。
(如“夜幕降临,静听海浪一阵阵涌来,发出“轰轰”的响声,好像在跟我打招呼”为动态,“远处的楼房五光十色,那些诱人的光照在海面上,变成了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看上去像一幅迷人风景画”为静态。并且这里的静动态做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在观察景物时注意加以联想。 2、如何写参观游记: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景物的次序来写。
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晰、自然、不至于杂乱。但注意不能记“流水账”,因此应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最深的写下来,其余的略写就可以了。
最后在写景时一定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情景交融。 四、我班孩子佳文: 日期:11月7日 天气:晴 夜晚的海边 暑假到了,我和妈妈到香港海边游玩。
夜幕降临,静听海浪一阵阵涌来,发出“轰轰”的响声,好像在跟我打招呼。我和妈妈在沙滩上散步,细沙软软地踩上去舒服极了。
我发现沙滩上有一个鸡蛋大的小洞儿,妈妈说:“底下一定有小动物!” 我想:大海真是神秘啊!远处的楼房五光十色,那些诱人的光照在海面上,变成了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看上去像一幅迷人风景画。 啊,夜晚的海边多美啊!我真想永远住在这里。
日期:11月25日 天气:晴 游东拉山大峡谷(戴一乐) 星期六的中午,我们全家和好朋友豆豆一行人要到宝兴东拉山大峡谷游玩,经过三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东拉山大峡谷!我可高兴了。 我们先是坐观光车去游览了动画海、樵夫桥、玉静海、青衣源……远看太阳下的雪山金光闪闪,山上的红叶象天上的彩霞。
这时我突然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古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上的石头象斧头削过一样,树上的雪象棉花一样。
近看峡谷里的水清澈见底,象龙一样弯弯曲曲地流向远方…… 在这样美丽的大峡谷里我和豆豆打起了雪仗,还吃了炸土豆和红苕呢!我们的笑声响遍了山林…… 啊!大自然象一幅美丽图画,真美啊! (原文的标题为《看红叶》,我改其为《游东拉山大峡谷》,因为文章的主体不仅仅是看红叶) 柳 江 古 镇(刘静怡) 川西平原上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叫柳江古镇。那里山青水秀,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柳江古镇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小河中央,有一座高高的石拱桥。下面河水“哗啦啦”地向远方流去,上面的汽车和行人来来往往。
向上游走去,还有两座桥,第一座铁索桥。开始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走上去,很是紧张,可后来我想其实也什么,于是慢慢地走到桥的中间,桥还摇了起来,很好玩呢!第二座是石墩桥,走这座桥的方法是你只要看准了石墩,一步一步地走,就不会摔跤了。
铁索桥的后面是木屋,木屋是用一根一根的木头做的,里面有不少家具。 古镇里还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有许多好玩的。
我过了几座独木桥,来到了最后一关“水上竹筒路”,又名“竹筒路”。我提心吊胆地走上了竹筒路。
忽然,我一个大翻身,转反了方向,我连忙说:“玉玉姐姐,快来救我!快一点,不然的话,我就要落水了!”玉玉姐姐连忙把手伸出来拉我,我立刻转了回来。啊!真是惊险刺激啊! 这次的古镇之行让大家都感到很快乐,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清清的河水,绿绿的山,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小朋友在快乐地玩耍,美丽的蝴蝶在跳舞……一幅美丽的秋天图画!大家应多保护大自然,多接触大自然。
大自然里有我们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大自然有许多我们没有看见过或不知道的东西。来吧!让我们一起去观察大自然,去亲近大自然吧。
7. 怎么写好游记的方法
首先 想要写好作文肯定是靠积累和训练的,所以写游记也是这个道理.另外 可以买些关于游记的作文书,读些老师推荐的好的作品 多看一看 学习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再者 注意游记的一般结构 情景交融 是能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写进去的游记一定更好.最后附一篇转的文章 你参考看看~---------------------------------------------------游记是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它通过描写记叙旅游过程中的见闻,如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这里向同学介绍游记的几种写法:一、定点换景法.这种方法就是说,作者的观察点固定不变,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明确把握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和方向,便于读者从作者的观察点出发,逐一再现景物,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如《观潮》一文,作者固定不变的观察点是“海塘大堤上”.观察到的钱塘大潮这一景观是:先“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接着是远远地看到“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不一会儿,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再近些,看到的是“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开进,浩浩荡荡”;最后,浪潮奔腾西去,“余波还漫天卷地地涌来”.这些描写,正是作者在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钱塘大潮这一“天下奇观”.运用“定点换景法”,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在具体描写时,不要随意改变观察点.二、定景换点法.这种方法是说,不改换所要观察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描绘景物.这是因为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特征.大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自读课本《梅雨潭》一文,作者就是采用“定景换点法”,先以“山边”为观察点,描写梅雨潭瀑布发出的响声和瀑布的远景;接着又以“亭边”为观察点,简要写了瀑、潭、亭的位置及亭边的景物;然后又详细而形象地写出了在瀑布前所看到的瀑布壮观,美丽的景色.运用“定景换点法”观察一处景物,可以选择不同观察点,如远眺,近观,仰视,鸟瞰,立足点变了,观察的角度也就多了.在描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观察点,以便于读者把握文章对景物描写的角度.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会让人觉得顺序混乱,不知所云.三、移步换景法.这种方法就是说,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是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这种方法,可以逐一描绘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从而更好地展示景物的全貌.同时,这种写法的文章是以明显的浏览顺序为顺序,因而文章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如《颐和园》一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出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美丽景色,展现了颐和园景色的全貌及特征.运用“移步换景法”时,要注意的是必须以浏览顺序为线索,把观察点的变交代清楚.另外,对各种不同景物的描绘要抓住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写“流水帐”.。
8. 怎样写好游记
因为只有客观描述,没有触景生情,写的游记显得没特色,没灵气,不能给人留下印象,连我自己看着都不满意,别说吸引旁人了。
李老师首先回顾了我国游记发展历史。我国第一篇游记《观沧海》产生于公元208年建安13年,明代出版了《徐霞客游记》,由于毕升发明了印刷术,使出书成为可能,1645年我国才正式有了游记这一文体。接着他又谈到当前游记创作所存在的弊病,真是巧了,我写游记所犯的毛病和他讲的弊病几乎一样,看来这都是大家犯的通病。最后他才谈到重点:散文。他强调,不能泛泛描述景色,要有一般叙述还有重点突出描述,通过描述抒发感情来表达自己的灵气。比如,游杭州西湖断桥,眼前的景色会使你想起许仙白蛇的爱情故事,游太湖会使你想起越王勾践,范蠡,西施,但也要避免过于抒情,应写景抒情并重,写出的游记既真实可见,又能让读者富于想象,让去过的人叹服,没去过的人向往,具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触景生情。就是看到美丽的景色能情不自禁生发出真挚的情感,写景抒情。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能不使你想起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吗?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肯定会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一定要在游记中抒发感情来表达自己的灵气。
二,各展灵气。同一山,同一水,心情不同,侧面不同,描述出的景色就不同,各人要选好各自的侧面。如果你写庐山,可以写庐山的雪景,雨景,雾景等,像古代诗人描述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说侧面不同,看到的景物就不同,自然有不同的描写,各有各的灵气。
三,采石拣珠。游览一个胜地,要找自己最欣赏感兴趣的描写。游华山你欣赏千紫峰就写千紫峰,不必去写华山的险峻,游武当山对咏经感兴趣就着重写咏经,感兴趣就会认真观察,才能写好。
四,借题发挥。本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借谈论另一个题目来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用在写游记中可以借景抒情,也可以借景表达自己真正的观点和想说的话。比如:游武当山看到乌鸦岭,它是武当山的第一个景点,据说以前这里乌鸦多得很,岭下边是万丈深渊,可游人从岭上往下扔玉米花,落不到地上,全被乌鸦吃掉,可见乌鸦数量之多。可人为地破坏自然使得现在乌鸦岭上却看不到乌鸦,此情此景让人不得不借此感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节外生枝。在游览景点时不停地走路或上山很劳累,自己五步一喘气,十步一歇息,可你看到樵夫担着沉重的柴禾却能健步如飞,也可以在描述景点的同时节外生枝,去描述一下樵夫,或轿夫,尼姑,和尚等给文章点缀一下,加点色彩。
六,语言要美,要有文采。写小说主要是突出故事情节,而游记是散文,要突出语言和文采,描述景色尽量多用恰如其分的形容词使语言生动,形象。这就需要作者多读,多看,多观察,注意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七,游记的开头要奇彩顺理。开头的形式多种多样,但要自然,顺理,有文采和吸引力,常用的有六种形式:
(一)诗引式,(二)说古式(三)启发式
(四)地名式)(五)人名式 (六)直面式
(一)诗引式:像《峨眉山游记》的开头:每当读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就想起游峨眉山的情景······。
(二)说古式:《山海关记游》的开头是这样的:小时候常听老人给我们讲古代山海关的故事······。
(三)启发式:《江南古镇》的开头:没有走过石街小路的人就不会······。
(四)地名式:《独秀洞庭湖》的开头:到了岳阳,都会想起去看洞庭湖······。
(五)人名式:《曲阜孔庙》的开头:一提起孔子,就想起曲阜,到了曲阜必然去看孔庙。
(六)直面式:《石林游》的开头:我们一周行的云南游是从石林开始的······。
八,文采风尾,要留余音。一篇好的游记一定要结好尾,而且首尾相呼应。《长江大桥》的结尾简练又有气势:“看一看我们创造的世界是多么灿烂!”当我们旅游回来构思一篇游记,建议精力充沛时先写好开头和结尾,再写中间就容易些。
九,写好标题。在切中主题的情况下,题目尽可能简练又有概括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几篇游记的题目可以看出一般标题和出自名人名家标题之间的区别。普通作者名人名家
《百花盛开游花城》《花城》
《一年一度的蓉城花会》
《蓉城花会》
《白雾蒙蒙游庐山》
《庐山云雾》
《风雨交加游石林》
总而言之,一篇好的游记除了写景抒情的丰富内容外,一定要使开头有吸引力,结尾画龙点睛。
9. 怎样才能写好游记
抓住顺序,写好游记
说起旅游,同学们都觉得非常高兴!到风景胜地、名胜古迹处游览,既能欣赏到秀丽的自然风光,又能增长自己的见识,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那么,同学们在游览之后,怎样把游览的过程写下来,使它成为一篇内容充实、条理清楚的游记呢?
一、抓住景物的顺序,注意叙述的条理。
一般来说,写景作文的顺序有以下几种:1、时间顺序,即游览时间的行后顺序。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描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不致于杂乱无章。2、方位顺序。即站在固定点观察,按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来写。这咱写法可以将景物介绍得更加全面细致,使读者读后一目了然。3、移步换景的顺序。即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不同的景物和场面。游览时,脚步迈向什么地方,笔就落到什么地方,这种写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具体,使读者在读后有如身临其境一般。
二、抓住游览的重点,详写游览的过程。
很多同学在写游览记时,容易犯把游记写成了“流水帐”的毛病。到什么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什么景物,在下笔时有如“数萝卜下窖”。这就是没有抓住游览重点的原因造成的。如何抓住游览的重点呢?首先,游览时必须细致全面具体的观察,在写作时,对那些看到的重点景物要进行特别仔细的描写。如描写桂林的山,就要写出桂林山的形态、气势、等来突出其特点。其次,要安排好文章的详略,写游记时,游览的过程才是重点,出发前,行程中,回来后等都应该略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最后,还应该点明游览的意义,如反映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或通过自己在游览的过程中所吸取的教训、明白的道理等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教育意义。
三、写作时情景交融,点题时借景抒情。
写景的作文,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古今许多名篇佳作都说明了这一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千古名句,都是出自写景的文章之中。因此,写作时,应该把自己的感情融化于景物之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文章结尾点明中心之时,或是通过写景来阐明道理,或是通过写景来探索人生真谛,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启迪、熏陶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