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唱和的读音是什么
拼音:[chàng hè]
[释义] 1.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2.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chànghè 诗词术语。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唱和本是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后来“唱和”也作为彼此以诗词赠答的代词。
唱和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甲方赠乙方的诗词,乙方根据甲方所内外交赠诗词的原韵写来回答,唐代白居易、元稹二人这种依韵唱和的诗颇多。另一种是乙方回答甲方所赠的诗词,只根据原作的意思而另自用韵,唐代柳。拼音:[chàng hè]
[释义] 1.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2.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chànghè 诗词术语。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唱和本是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后来“唱和”也作为彼此以诗词赠答的代词。
唱和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甲方赠乙方的诗词,乙方根据甲方所内外交赠诗词的原韵写来回答,唐代白居易、元稹二人这种依韵唱和的诗颇多。另一种是乙方回答甲方所赠的诗词,只根据原作的意思而另自用韵,唐代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的唱和诗就属这一类。
2. 唱和的和注音是什么
唱和:chàng hè
翻译:指歌唱时此唱彼和·
近义词:附和
简介
chànghè 诗词术语。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唱和本是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后来“唱和”也作为彼此以诗词赠答的代词。
唱和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甲方赠乙方的诗词,乙方根据甲方所内外交赠诗词的原韵写来回答,唐代白居易、元稹二人这种依韵唱和的诗颇多。另一种是乙方回答甲方所赠的诗词,只根旦互测就爻脚诧协超茅据原作的意思而另自用韵,唐代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的唱和诗就属这一类。
3. 德高望重,波光明灭,一去不返,唱和的拼音如何拼写
(德高望重,波光明灭,一去不返,唱和)拼音如下:
【汉语拼音】
德(dé) 高(ɡāo) 望(wànɡ) 重(zhònɡ),
波(bō) 光(ɡuānɡ) 明(mínɡ) 灭(miè),
一(yí) 去(qù) 不(bù) 返(fǎn),
唱(chànɡ) 和(hè)
Ps:在拼写拼音时,常常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可混淆。如in和ing,en和eng等。
2)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可混淆。如zi和chi,si和shi等。
3)声调符号切不可标错位置。如把会(hui)的第四声错标在字母u上,实则标在字母i上。
4)处理“一不七八”等变调的字标注按原调,读的时候要变调。比如,一定,“一”原本是一声,但是要读成第二声。
参考资料[变调]:/link?url=fV0NQvU_q7t8M-rd3brZ1JqpqdPWFQBOmnnoDviTQs35Yfr3uaTosRyPY0JVn_fX3CpsX4Wg99HBgSI3Z9iSLK
4. 唱和的和有2个读音:he 是2声 he是4声 急
唱和 chànghè 解释 ①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他们经常以诗词~。
②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详解 (1).歌唱时此唱彼和。
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陆德明 释文:“本又作‘唱’。”
《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 晋 左思 《吴都赋》:“ 荆 艳 楚 舞, 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
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铿耾,有殷坻颓於前,曲度难胜,皆与谣俗汁协,律吕相应。”《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谑浪。”
(2).指音律相合。《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
《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
《新唐书·李宗闵传》:“时 德裕 自 浙西 召,欲以相,而 宗闵 中助多,先得进,即引 僧孺 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 德裕 所善皆逐之。” (4).以诗词相酬答。
唐 张籍 《哭元九少府》诗:“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
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崔宗之 ]继又移官 金陵 ,与 李白 相遇,诗酒唱和。”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 倡 ”。
5. 唱和的和是什么意思
和的意思是:和谐地跟着唱。
一、和的拼音及释义:
(1)和[ hé ]
1、平和;和缓。
2、和谐;和睦。
3、结束战争或争执。
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
5、姓。
6、连带。
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
8、表示联合;跟;与。
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也叫和数。
10、指日本。
(2)和[ hè ]
1、和谐地跟着唱。
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
(3)和[ huò ]
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
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
(4)和[ huó ]
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
(5)和[ hú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二、和的部首:口
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造字法:形声。从口禾声。
五、相关词组:
和叶、和合、和弹、和怡、和断、和木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撇、横、竖、撇、点、竖、横折、横
二、词组释义:
1、和蔼[ hé ǎi ]
性情温和,态度可亲。
2、和奏[ hé zòu ]
和谐地演奏。
3、和甜[ hé tián ]
犹和美。
4、和睦[ hé mù ]
相处融洽友好。
5、和断[ hé duàn ]
公断,裁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
6. 哼的拼音和组词
哼_百度汉语
读音:[hēng][hng]
部首:口五笔:KYBH
释义:[hēng]:1.表示痛苦的声音。 2.轻声随口地唱。
哼组词 :
哼唧、
哼唷、
哼哧、
哼唱、
哼哼、
呛哼、
哼喝、
打哼、
哼哈、
哼气、
气哼哼、
打哼哼、
哼儿哈儿、
哼哼唧唧、
不哼不哈、
哼哼哈哈
7. 唱和的“和”是什么意思
唱和本是指唱歌时一方唱、彼方和。
后来“唱和”也作为彼此以诗词赠答的代词。唱和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甲方赠乙方的诗词,乙方根据甲方所内外交赠诗词的原韵写来回 答,唐代白居易、元稹二人这种依韵唱和的诗颇多。
另一种是乙方回答甲方所赠的诗词,只根据原作的意思而另自用韵,唐代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的唱和诗就属这一类和简介A:发音:hé1。平稳,和缓2。
协调,关系好,均衡3。和解,媾和4。
不分胜负,如和棋5。数字之间相加的结果6。
整个儿地,如和衣而睡7。日本,如和服8。
跟,如和你商量9。比较的对象,如和他比10。
并列,如理论和实践11。或者,如无论数花酣羔叫薏既割习公卢量和质量都有提高12。
古代的姓氏之一B:发音:huó混合,如和面c:发音:hè1。响应,如曲高和寡2。
回应他人的诗歌,和诗一首D:发音:hú麻将用语,成功E:发音 提问者 的感言: 虽嘫冇些看吥懂,但媞涐乜勉强収丅ㄋ哈!凑合①哈ㄋ吖。
8. 说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shuō,shuì,yuè
部首:讠,四角码:38712,仓颉:ivcru
86五笔:yukq,98五笔:yukq,郑码:SUJR
统一码:8BF4,总笔画数:9,笔顺:454325135
释义:
[ shuō ]
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
2、解释:一说就明白。
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
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
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
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
[ yuè ]
同“悦”。
[ shuì ]
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扩展资料
一、说的笔画
二、说组词
诉说、说唱、说笑、听说、说明、说书、小说、说穿、乱说、假说、传说、絮说、游说、说教、再说、说媒,部分词语解释:
1、说话:[shuō huà]
用语言表达意思:不要说话。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2、说明:[shuō míng]
解释明白:说明原因。说明问题。
3、诉说:[sù shuō]
带感情地陈述:他在信里诉说着对地质工作的热爱。
4、说唱:[shuō chàng]
指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大鼓、相声、弹词等。
5、小说:[xiǎo shuō]
文学类型的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