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3年,李白南下宣城,长期的飘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增添了孤寂之感。这期间,他写了大量借游山、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753年只是后人推测的结论。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753年,而是作于761年的可能性更大。
公元761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来到宣城时,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和背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李白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写独坐敬亭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