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懂字行书怎么写
一、行书的懂的写法如下: 二、释义: 1.知道;了解:~事。
~行。~英语。
他的话我听~了。 2.(形声。
从心,董声。本义:明白,了解) 同本义 。
如:你懂俄语吗?懂得(谓了解其事或其意);懂门路;我们懂了 三、相关组词: 懂得 懂事 懂行 懵懂 听懂 易懂 难懂 颠懂 不懂 秒懂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 点、点、竖、横、竖、竖、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二、词组释义: 1.懂得 [dǒng de] 知道(意义、做法等):~规矩。你~这句话的意思吗? 2.懵懂 [měng dǒng] 糊涂;不明事理:懵懵懂懂。
聪明一世,~一时。 3.懂行 [dǒng háng] 熟悉某一种业务:向~的人请教。
4.懂事 [dǒng shì] 了解别人的意图或一般事理:这孩子很~。他不怎么~。
5.听懂 [tīng dǒng] 听明白--用法广泛,从感觉上的物质行为或很偶然的考虑,直至对内在的本质,基本理论或重要意义的完全而深刻的认识。 6.懜懂 [mèng dǒng] 糊涂。
7.颠懂 [diān dǒng] 方言。犹言昏愦糊涂。
8.易懂 [yì dǒng] 暂无释义 9.懞懂 [méng dǒng] 1.糊涂;不明事理。《岁时广记》卷五引 宋 吕原明《岁时杂记》:“元日五更初,猛呼他人,他人应之,即告之曰:‘卖与尔懞懂。
’卖口吃亦然。”明 冯梦龙《挂枝儿·情淡》:“好笑我真懞懂。”
明 沉鲸《双珠记·师徒传习》:。 10.蒙懂 [měng dǒng] 糊涂;不明事理。
2. 黄字用行书怎么写
“黄”字行书写法大全:
基本释义:
1.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2.指黄金:~货。~白之物。
3.指蛋黄:双~蛋。
4.象征腐化堕落,特指色情:扫~。查禁~书。
5.(Huáng)指黄河:治~。引~工程。
6.(Huáng)指黄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炎~。
7.姓。
8.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
相关组词
黄色 金黄 黄豆 黄花
黄河 黄牛 黄山 黄瓜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1.黄杨
造句:以大叶黄杨的幼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BA和NAA、IBA、2,4-D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上培养,对其愈伤组织进行诱导试验。
解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披针形或卵形,花黄色而有臭味。木材淡黄色,木质致密,可以做雕刻的材料。
2.黄龙
造句:如果我在博尔赫斯图书馆里搜索我的书《失控》时特别机敏的话,说不定要不了几个小时我就已经辨明了绕过图书馆层层书架直捣黄龙的方向了。
解释:黄龙府,金国的都城,在今吉林农安县。宋金交战时,岳飞曾经说要直捣黄龙府。后来泛指敌方的都城:直捣~|痛饮~。
3.蛋黄
造句:产品的包装上显示沙拉不含奶黄酱,但成分列表中却标明食品配料含有蛋黄,油和白葡萄酒醋,这些正是制作奶黄酱的原料。
解释:(~儿)鸟卵中黄色胶状的物体,球形,周围有蛋白。也叫卵黄。
4.嫩黄
造句:而且,活性染料的脱色去除率随活性染料色度的深浅而不同,表现为活性黑K-BG>;活性艳红K-2BP>;活性嫩黄K-6G。
解释:象韭黄的浅黄颜色。
5.黄壤
造句:用选择培养基从四川成都平原的亚热带黄壤中成功的分离到了一株苏云金芽孢杆菌,定名为SC-1,并对其进行了鉴定。
解释: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潮湿地区的黄色土壤,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强酸性,缺乏磷分。我国南方和西南有这种土壤。
3. “粤”字的行书怎么书写
“粤”字的5种行书欣赏
详细释义
粤 [Yuè]
〈名〉
1.广东的简称 。
如:粤绣
2.旧地名 。百粤之地,即今广东和广西等地
予弱冠粤行。—— 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粤东(广乐省的别称);粤寇(清朝统治阶级对太平天国起义者的污蔑之词);粤峤(指五岭以南地区)
粤 [yuè]
〈助〉
1.助词。古与“聿”、“越”、“曰”通用,用于句首或句中
粤,于也。审慎之词也。从于,从寀,会意。——《说文》
粤,曰也。又,于也。——《尔雅》
粤三日丁亥。——《书·召诰》
组词:粤绣、粤菜、粤语、胡粤、粤祝、瓯粤、粤宛、粤匪、扬粤、吴粤、百粤、粤讴、南粤
4. 德字的草书怎么写
“德”字草书写法: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始于汉初。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等。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不拘章法,笔势秀丽流畅,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擅长今草;
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等,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草书自狂草起开始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扩展资料:
草书十二条用笔细节
1、草书不见横画。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可用虚、细线替代。
2、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墨淡无神。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
4、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5、中间一行是作品重点。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这也叫“书眼”。
6、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
7、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8、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9、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10、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
11、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
12、中侧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厚处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