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这一基本假设,就意味着会计主体将按照既定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就可以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期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 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的限定,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26436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从事经济活动并需要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和定期报告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财务会计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空间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会计方法的选择中,假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会按照现在的形式和既定的目标,不断地持续下去。
在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和报告主体的前提下,尽管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十分复杂的,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有改组、兼并,甚至破产、清算等种种可能,但是在选择会计方法时,为了更为科学地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并定期报告财务信息,假定会计主体有可能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揭示的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产生的前提,以便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信息。
如果企业出现了不能持续经营的状况,例如企业进入了破产清算程序,会计便由持续经营会计转向清算会计。3)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与持续经营假设是密不可分的,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人为地划分为相等的、较短的时间期间,以便定期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会计分期的确定实际上决定了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表的时间间隔,同时也规定了财务会计报表所涵盖的时间区间。
我国的会计年度与日历年度一致,即从公历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以季度、月份为会计期间时,其起止时间也与公历季度、月份一致。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以货币作为会计进行日常记录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最基本的计量单位。企业所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是千变万化、十分复杂的,例如,各种财产物资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多种计量单位,除货币计量单位外,还有实物计量单位或劳动计量单位等,为了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会计记录和报告客观上需要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尺度,而货币正是计量一切有价物的共同尺度。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贷币计量。
3. 简述四个会计假设
1、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从事经济活动并需要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和定期报告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财务会计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空间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会计上假设企业法人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会计关注的中心是企业而不是业主、合伙人。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原因在于恰当地维护业主投入到企业的资本的需要。
2、持续经营假设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
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需要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持续经营假设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揭示的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产生的前提,以便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信息。
如果企业出现了不能持续经营的状况,例如企业进入了破产清算程序,会计便由持续经营会计转向清算会计。3、分期假设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以便提供会计信息,是正确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的前提。
4、货币计量假设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它暗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
由于货币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其它的计量单位,如实物计量和时间计量,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无法在量上进行比较,也不便于汇总经济信息。因此,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收支等情况。
扩展资料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假设。
4. 单位基本财务状况怎么写
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把企业的经营情况做一下解释,包括这个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及经营情况;按销售额排列公司在本行业的地位;主要商品占销售市场的百分比;公司员工数量和专业素质及培养提高的目标;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以及解决方案;公司经营环境情况等
企业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中,虽然利润的实现情况都有,但可能有人还是看不懂表,而愿意看财务情况说明书,因此需要编表人把本年度企业盈利情况和利润分配情况,简单做一下说明。
企业资金的增减和周转状况
在资金增减和周转状况这部分中,公司要说明:本年度内公司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构成等项目的增减情况及其原因;存货、应收账款、流动资产、总资产等资产的周转率等。
扩展资料:
财务状况是用价值形态反映的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通常通过资金平衡表、利润表及有关附表反映,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在财务方面的反映。
在美国会计界,常常将资产负债表称为财务状况表,在当前公认的资产负债表定义中,也常常认为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
显然,这里的“财务状况”指的是资产负债表状况,也就是指资产负债表所包括的所有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财务状况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基本财务数据假设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