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作品名称怎么写
书法作品的写法分:内容的分行布白、题款和印章。
分行布白是根据书体、内容、风格、篇幅的变化而不同。如果内容、字数很多,而篇幅有限,且书体又属浑厚开张的风格,那么分行布白势必变茂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注意茂密充实而不拥挤紊乱。如果是隶、楷,分行布白一般都采取纵横成行,隶书纵行字距宽于横行,楷书纵横相当,有的还采取打朱丝栏(用毛笔或鸭嘴笔扶尺画成),或分格写,字体风格秀丽的字,一般分行布白都比较疏朗。但隶、楷书也有茂密的布白,如颜字。如果分行布白纵横均匀又过于茂密,就可能产生拥挤现象。如果布白纵横均匀,风格秀丽疏朗,则更要讲究字体的大小,笔画的斜正、开合的变化;如果是纵成行横错列的行草书,由于点划的使转,形成疏密、参错、穿差、险夷、开合等错综复杂的变化,分行布白或疏朗或藏密均可随人意,但以适宜为止,变化而不堆砌错乱。 古代书法作品都是纵写,很少有横写的,只有匾额、横披是横写的;题画和扇面题字、文章标题等也有横写的。一般都右起左行。其分行布白的要求和竖写大体一致。
题款和印章虽是书法作品内容的附属,但是对一幅书法作品来说,是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画面的虚实变化、补空填白等作用。有些作品往往因对题款、印章不够重视,破坏了全局的统一和变化,损坏了作品的章法布局的完美。
题款是一幅书法作品的说明文字,包括对书写内容的说明,为谁而作,创作时间、地点、作者姓名。
题款分单款和双款。内容也有简有繁。如果是单款,简单写法只写作者姓名或时间;如果是繁写,则把所写内容的说明,如诗词的作者(包括词牌),为什么作,写于何年何月、何地或什么斋室名称等。双款是指包括受书者姓名,如**嘱书、雅正、斧正、正腕等。题款的书体,一般用行书体,字体要比正文字小,写在正文的左侧,相当一行字的位置。有的题款字数很多,正文反而不如题款字多,则题款也是正文布局的一部分。正文字大而疏朗,题款字小而严密,达到全幅变化而统一。如果题款字数少,题款和具名及印章之间的距离可拉大一些,但以匀称为宜,具名之下的地点和印章,下延不得超过正文的下脚线,最好距半个字或一个字。如果正文写完后只留下有限位置给题款,题款应简单,只具姓名、年月、印章,或只具姓名和印章。
印章虽小,但不可忽视。它在一幅书法作品中,能烘托气氛,调整布局,增加变化,起着画龙点睛氦笭份蝗莓豪逢通抚坤的作用。有些作品,正文和题款都写的很好,但由于印章处理不妥,或歪斜,或位置不合适,或大小多寡不宜,都会影响和破坏章法布局的完美统一。
印章中分姓名章和闲章两种,姓名章刻的是作者的姓名,或单姓单名,或别名雅号,盖在其名之下或旁边空白处。用一方或两方视下空位置大小,如果具名在纵长三分之二的上方,则印章可钤盖大小两方印章,如具名很靠下,无钤盖印章处,而旁边空白又较大,则可钤盖具名的左旁,闲章的内容往往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操和对艺术的见解等等,可以帮助观众对作者作品的认识,其实闲章并不闲,有着丰富的内容。闲章一般盖在右边紧靠字行的的空白处,又名“引首章”;盖在题名后的空白处,又称“压脚章”。印章的形状有方、园、椭圆或不规则的,且有大有小。姓名章的大小要和作品的字幅和书体的大小相一致。闲章可略大些,但也因和字幅、书体相称。总之应和整幅作品章法布局相调和为原则。印章分朱文章和白文章(也有半方朱文半方白文的),朱文为阳刻章,白文为阴刻章。用阴文或阳文视布局的需要,一般都用阴文的白文章。
2. 书法落款怎么写
第一个问题 当然能
第二个问题 主要看你的布局,一般在作品的左边中间稍靠下一些
还有,你想简洁一些也可以。但要注意落款要与作品协调 (总不能作品字一堆,落款只有几个字或是横幅上写一堆吧)
印章一个就够(我也只用一个)。
说明一下一些书法作品有好多印章是因为每一个收藏者都盖一个,所以就多了。其实原作品上应该只有一到两个
顺便提一下,下印章时应注意:印章在作品最后一行字上边,应与落款在同一直线上,在落款下边
3. 书法落款怎么写
一、常用的落款方法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
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落款的分类(一)单 款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5、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7、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9、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11、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别号众多。13、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二)双 款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1、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2、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4、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长辈: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关系较亲密: 学(仁)弟,吾兄(弟)老师对学生: 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上款客套语或敬词------------------------------------------------------------------------------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 ,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下款客套语或敬词------------------------------------------------------------------------------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绘画题款用:敬 ,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书法作品的布局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
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
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
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
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
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
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
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4. 书画怎样题字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 不越古”、“动不越静”的规矩。一般来说,如以大小篆为正文者,落款就用隶书、章草书写;以隶书、魏碑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书书写;以楷书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书、楷书书写。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 双款: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双款,就是在右上位置书写赠送对象,在左下位置书写自己的名字等内容。如对联,则须将上款写在右联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联的左下方,以示礼貌谦逊。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OO二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壬午年”。
(1)时间
①、年份的别称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类推。
②、季节的别称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
③、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 、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 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2)、地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早春堂,书于鸿宾楼等到是可以的。
(3)、署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袁闽书,文笔轩主人书
(4)、谦词:
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以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所书作品内容是伟大,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5. 书法名字解释
仅是个人理解
1.内含千斤重,力用四两轻 说的是字雄浑有气势,但写字用的力并不大,其讲究的书写的方法。
2.气势在于流便,精魄出于锋芒 字的气势在于其整体篇幅的章法,精魄在于其露峰的笔画。
3.藏筋抱骨 说的是自写的有力道、气节,仿如筋与骨蕴藏其中。
4.骨肉相称 讲的是字写得匀称,对力道、大小、粗细等把握的很好
5.庙堂气象 应该是气势中的一种,说的是字写豪放、大气。
6.天然"工夫" 字写得非常自然、行云流水,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且让人觉得见到的字就应当自然是那样,说明写字的人洒脱,且有很深的书法造诣。
7.和而不同 讲的是字与字关系很和谐,但是字字的书写方法都不同,这需要很深的对书法章法的理解与应用。
以上观点只是我个对书法方面的理解,可能不够全面甚至错误,就当是一种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