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画”二字的繁体字笔顺怎么写
书:shū 、见“书”。
笔画数:10;
部首:曰;
笔顺编号:横折、横、横、竖、横、横、竖、横折、横、横。
畵:huà 见“画”。
笔划:13;
部首:田;
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横折、横、横、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折/竖弯、竖。
书画:shū huà
书法与绘画等艺术作品。新唐书.卷八十一.三宗诸子传.惠文太子范传:「又聚书画,皆世所珍者。」唐.杜甫.观薛少保书画壁诗:「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近字画写字和画图。
近义词:字画
例句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隶书“朱子治家格言”入编中华书画宝典。
自幼得外祖父华翼纶亲授,曾以书画受知于张之洞,入两湖总督幕。
盛伯熙也是收藏大家,所收金石碑帖和书画堪称一时之冠。
客居南园的书画家王征来自洛阳,酷爱书画,砚耕不辍。
二届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展”,获优秀奖。
怀化辰溪书画童年师生家长喜迎“六一”。
中国图书、日历总汇、中国邮票、名家书画、文房四宝、书签剪纸。
王瑞林荷花专题书画作品展在京隆重开幕。
书画颇自矜贵,一缣半素士大夫争宝之。
专业书画篆刻家、古埙艺术家。
当然,公余之暇,潜心于书画以自遣,还是没有疑问的。
“指笔兼擅,书画并妙书贺之海同学画展揭幕”。
尹沧海的书画作品闲放中见整肃,意到笔随,于平淡中寓天趣。
老先生的书画篆刻作品真是自出机杼、惊时动俗啊!
参考资料
阿凡题:/hanyu/cn-dict/profile/4190eaf5db7db2773b0de9e5ea6f4a9d
2. “书与画的区别”用繁体字怎么写
书与画的繁体字写作:
书与画的区别为:意思不同、写法不同、侧重点不同。
一、意思不同
1、书:
(1)、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2)、文件:证书。说明书。
(3)、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4)、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5)、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6)、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7)、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2、画:
(1)、绘图: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
(2)、图像: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àn )。
(3)、写,签押,署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
(4)、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画。
(5)、字的一笔称一画:笔画。
二、写法不同
1、书:
2、画:
三、侧重点不同
1、书:指装订成册的著作。
2、画:指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
3. “书”的繁体字怎么写
“书”的繁体字如上图:
书:[ shū ]
部首:乛 笔画:4 五行:金 五笔:NNHY
基本解释
1. 成本的著作 :~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 :~信。~札。~简。~函。
3. 文件 :证~。说明~。
4. 写字或写的字 :~法。~写。~桌。~案。~画。
5. 写文章 :大~特~。罄竹难~。
6. 字体 :草~。隶~。楷~。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 :说~。听~。
拓展资料:
1、不刊之书[ bù kān zhī shū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2、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3、一介书生[ yī jiè shū shēng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4、目不识书[ mù bù shí shū ]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5、丹书白马[ dān shū bái mǎ ]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4. 书画的繁体字怎么写
书画的繁体字如下:
书画:[ shū huà ]
解释:作为艺术品的书法和绘画。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一:“正屋和偏房的小堂屋,四壁全为各种木镌的书画和匾额所布满。”
书的造字本义:动词,手执毛笔,写写画画。字形演变:
画的造字本义:动词,用毛笔描绘地图,显示地界。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书,箸也。从聿,者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书,以竹筷为笔。字形采用“聿”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
2、文言版《说文解字》:画,界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凡画之属皆从画。
白话版《说文解字》:画,用笔划定边界线。字形像田畴四边的界线。聿,表示用以画界的笔。所有与画相关的字,都采用“画”作边旁。
相关词汇解释:
1、书包[shū bāo]
布或皮革等制成的袋子,主要供学生上学时装书籍、文具用。
2、书房[shū fáng]
读书写字用的房间。
3、说书[shuō shū]
一部分曲艺的俗称。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代的讲史、元代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
4、画本[huà běn]
绘画的范本。
5、贴画[tiē huà]
贴在墙上的年画、宣传画等:百寿图贴画。
5. 书:的繁体字怎么写
书的繁体:
繁体“书”一共:10划
相关出处:
1、书,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2、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4、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5、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7、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扩展资料:
书的起源:
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重要 的意义。是人类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
世界上最重的书:[英]重达2吨半,占地41平方米,光目录就达54万页,12年编纂而成。
世界上最小的书:纳米书。只有0.07毫米宽,0.1毫米长,这本书是《萝卜城的小特德》(TeenyTedfromTurnipTown)。是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的两名物理学家用镓离子光束在结晶硅的表面上刻划而成,过程需要4个月。
世界上最大的书:这本巨书高2米,宽3米这本书是《杜登德语正字法字典》
带“书”的成语
1、不刊之书[ bù kān zhī shū ]
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出 处 汉· 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2、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 《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3、一介书生[ yī jiè shū shēng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4、目不识书[ mù bù shí shū ]
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5、丹书白马[ dān shū bái mǎ ]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出处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6. 书画的繁体字怎么写
书画的繁体字如下:书画:[ shū huà ] 解释:作为艺术品的书法和绘画。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一复:“正屋和偏房的小堂屋,四壁全为各种木镌的书画和匾额所布满。”书的造字本义:动词,手执毛笔,写写画画。
字形演变:画的造字本义:动词,用毛笔描绘地图,显示地界。字形演变:扩展资料:说文解字制:1、文言版《说文解字》bai:书,箸也。
从聿,者声。白话版《说文解字》:书,以竹筷为笔。
字形采用“聿”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2、文言版《说文解字》:画,界也。
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
凡画之属皆从画。白话版《说文解字》:画,用笔划定边界线。
字形像田畴四边的界线。聿,表示用以画界的笔du。
所有与画相关的字,都采用“画”作边旁。相关词汇解释:1、书包[shū bāo] 布或皮革等制成的袋子,主要供学生上学时装书籍、文具zhi用。
2、书房[shū fáng] 读书写字用的房间。3、说书[shuō shū] 一部分曲艺的俗称。
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代的讲史、元代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4、画本[huà běn] 绘画的范本。
5、贴画[tiē huà] 贴在墙上的年画、宣传画等:百寿图dao贴画。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书和画的繁体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