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美丽的采莲湖的作文怎么写
张家界,有高峻美丽的山峰;桂林有拔地而起的高山,美丽清澈的漓江;北海有美丽浩瀚的大海。我觉得还是比不过我们美丽可爱迷人的小东江
晴朗夏天的早晨,小东江的江面上飘浮着一层薄纱似的雾,时而升在山腰,时而围绕在山脚。突然轻薄的雾像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娃娃,接二连三的跳过发电站。吸引着一大批游客,游客们拍的拍照,都在赞叹着美景,锻炼身体的人也被美景吸引住了,去挑水的人们也深深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好像不想失去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
下午,薄纱似的雾又笼罩在平镜一样的湖面上,是那么的轻巧,是那么的朦胧。捕鱼的小船也轻悠悠地在平静的江面上飘着,左一下,右一下,轻巧而又可爱。山路上挑水的人们一个接一个。上面有两汪山泉,甘甜可口,清澈的很。大家都是挑水回家做饭。挑水的人们越来越多,大家的扁担就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
到了傍晚,小东江的雾飘到了吊桥,寿佛寺,一直到了水上运动中心。本地的人们吃完晚饭早早的来到了东江风情酒吧街来乘凉,每个人都在沿江的护栏上占好了位置。深吸着从小东江来的凉风。吹来的凉风就像天然的空调,凉爽而又带着轻柔,混和着土家的风味。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一群群的在风情酒吧街一带的餐馆里订好了桌席。这时艺人们拿好了舞台道具找一个地方拿着麦克风唱起了民族歌谣,老人们都围坐在艺人旁,欣赏着音乐,回忆着过去。小东江热闹极了。
人家都说漓江的水静,清,绿。可我认为东江的水更静,更清,更绿。雨后的小东江更显得可爱秀丽。大雨过后,小东江更明亮了,因为调皮的雨滴把江面洗净了,山上的每一棵树,树上的树叶,每一株花和每一株草都被雨滴洗刷得油光发亮,就连蜿蜒的山路也被冲刷的干干净净。山上每一棵树,每一株花和每一株草都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比直接看山上看得更清楚。山上的凉亭也倒映在江面上。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湖水十分碧绿,绿得迷人。
张家界,有高峻美丽的山峰;桂林有拔地而起的高山,美丽清澈的漓江;北海有美丽浩瀚的大海。我觉得还是比不过我们资兴美丽迷人的小东江,我爱我们美丽的小东江。
2. 采莲女作文600初二怎么写
采莲作文600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采莲作文600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当我念起这首诗,总会想起去年采莲的趣事。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我和妈妈、姐姐去一个很大的荷花塘边,妈妈准备让我和姐姐去采莲。到了塘边,妈妈把准备好的零钱递给了阿姨,阿姨收好钱把我和姐姐带到一个房间,给我们穿上了救生衣,又把我们带到几个木盆边,那盆就栓在塘边。我一眼望去,啊!满眼碧绿,时不时还出现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我踮起脚尖,却怎么也望不到头。阿姨让我们各自上了一个木盆,等我们坐稳了,便解开了绳子,木盆轻轻地飘荡起来。我害怕极了,一动不动地坐在小椅子上,生怕木盆翻了。我往前一望,看见姐姐大胆地划着桨,采着莲呢!我小心翼翼地伐起了桨,嘿,木盆还真的往前飘了。这下,我大胆地采莲了。我伸出手拉住了莲蓬的茎,使出吃奶的力气,想把莲蓬拔出来,木盆却开始倾斜,快翻了,我连忙松开手,往后退了一步,木盆这才平稳了下来,小学三年级作文《采莲作文600字》。我心想:这可怎么采莲啊?木盆会翻的!这时,一把蓝色的剪刀闯进了我的视线。哦,原来是用剪刀剪啊!我拿起剪刀,顺利地剪下了莲蓬。我高兴地东剪一支,西剪一支,专挑大的剪。一会儿,我觉得太热,看小筐也装满了,可离两小时还早呢!便剪下一支荷叶,盖在头上,悠闲地拿起莲蓬,边吃边欣赏美景,惬意极了。一会儿,我又站起来,准备再采一些荷叶,让妈妈做荷叶饭。刚采了一会儿,两个小时就到了,我们提着莲蓬满载而归。一路上我摇头晃脑地说道:荷塘满是莲,荷花开得艳。尝美味莲蓬,闻清香荷花!
哈哈!妈妈和姐姐大笑起来。
啊!多有趣的采莲呀!
3. 关于采莲的诗词
关于莲的诗词曲赋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
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
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苹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
4. 江南都到处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诗词怎么写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南》属汉乐府相和歌辞,此题现仅存上面所录的古辞一首,载《宋书·乐志》和《乐府诗集》,是道地的汉代民歌。
这是一首优美的江南采莲曲。
江南水乡,莲的生长极普遍。一到夏秋间,莲子成熟,年轻姑娘们(采莲一般由年轻妇女承担)划着小船,穿行于碧荷间,一边歌唱,一边采莲,最富有水乡的特色。《江南》这首采莲歌,就描绘出这种劳动生活的动人情景。
开头两句是写采莲的人们望着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心里无限喜悦,因而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可”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田田”是形容莲叶圆润鲜碧的样子,一说是形容莲叶饱满劲秀、挺立水面。“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极度赞美的语气。这里只写叶,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花。莲的花期为夏历五至七月,每朵花可开二至三天,每日清晨开放,下午三、四点又逐渐闭合,翌晨再度开放,花开过二十天,可采收莲蓬生食,果实(莲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间。清人张玉榖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古诗赏析》)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不仅景色无比秀丽,还表明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自然心里非常高兴。
人们在采摘水上的莲蓬的时候,必然会看到水中的情景。“鱼戏莲叶间”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戏”字写鱼在水中的迅捷欢乐神态,非常形象。这里既在写鱼,也有以鱼比人意,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儿在水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行之轻快,采莲人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下面四句又用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字,反复咏唱,描绘出鱼儿久久不去,围绕莲叶四面游动的动人画面。这首诗是汉乐府相和歌辞,是由一人唱、众人和的,这四句当是众人和唱的歌辞。而对鱼儿欢乐嬉戏的反复歌咏,正表达出采莲人的愉快心情。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云:“排演(铺排敷衍)四句,文情恣肆,写鱼飘忽,较《诗》‘在藻’、‘依蒲’尤活。(按,《诗经·小雅·鱼藻》:“鱼在在藻,依于其蒲。”谓鱼隐在藻、蒲间,是写人的静态。)”赞誉并不为过。
鱼儿清晰可见,不仅表明池水很清,还表明天气晴朗。在夏秋间晴朗的一天,清澈的池水,映着碧绿的莲叶,晚开的莲花,姑娘们美丽的衣服,和她们那花朵般的笑脸,空气中洋溢着莲蓬的清香;她们欢笑着,嬉戏着,一边采摘莲蓬,一边唱着采莲歌,最后采满船舱,唱着欢乐的歌,满载而归——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图景!
此诗只用了一句写采莲,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来表达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末尾连用四个叠句,不但不使人感到重复,还使全诗的节奏显得更轻快,更能表现采莲人的兴高采烈。清沈德潜称它为“奇格”(《古诗源》),艺术表现手法确实非常独特。唐陆龟蒙曾用它的末五句作为首句,写成五首《江南曲》,可见它的影响和人们对它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