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写歌
1 怎样作词作曲 ,就会不习惯随便 能写歌,不见得有才华: ------ 0700_22_0061 在目前流行乐界备受各方指责与争议之「 滥作 」与「 乱作 」的生态环境下,要跨足该领域的人士可得自求多福了! 因为,现在会写旋律并不代表一定懂音乐,也不代表一定有才华,更不代表一定有天分。
看看有多少连五线谱或简谱都看不懂的人士也加入乐曲创作的行列,配合报章杂志等文宣读物的大肆喧染;很容易,我们的社会就诞生了几位「 创作型歌手 」或「 音乐奇才 」之辈的人物。可悲的是,有了这个不需下功夫去研究、去学习就能得到的头衔后,一堆堆「 不知道是在诠释什麽? 」,甚至「 为什麽而写? 」的曲子就被刻印在 CD 唱片中来销售。
就如大家暗讽的一句话「 好人难出头 」;同样,这种环境下「 好歌也难出头 」。因为,为了赚钱,似乎品质与水平可不管了! 最糟糕的是,有时不听还由不得您呢! 因为它随时会出现在您左右 ------ 如: 搭公车、搭计程车、逛街、看电视、在餐厅用餐时 。
为什麽市面充斥著不好的曲子? ------ 0700_22_0071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因为,在大家存有「 写歌成名能变得大富大贵 」的观念下,一窝蜂朝这方面发展的人确实不在少数。这种因素确实造就出很多媒体上的「 创作型歌手 」或外行人眼中的「 音乐奇才 」;但是,别忽略一点: 对学音乐的人士来说,这是一大讽刺呀! 因为,不管音乐学多久、学多精,似乎从没被称赞为「 音乐奇才 」;为何一位看似对音乐实在有够不专精的人,随便写个几首歌就摇身一变而为「 才 」字辈人物;实在令人纳闷! ------ 这是时下一般人的感受。
此「 才 」非彼「 才 」 要创作音乐,基础知识与观念尽可能兼备: ------ 0700_22_0081 旋律创作不分派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流行音乐( Po-pular music )的创作也是一样。然而,如何才能创作出既真又善又美的旋律? 方法因人而异。
不过,基础知识与观念还是得兼备;否则,很难有突破性的表现。 旋律创作的方法有哪些? 创作旋律的方法,简单的归类,可分为「 旋律先行型、歌词先行型、旋律与歌词并进型 」等三种。
未有歌词前,先创作出旋律的,可称为「 旋律先行型 」作曲法;先有歌词,再依词意来创作旋律的,可称为「 歌词先行型 」作曲法;边想歌词,边想旋律的,则可称为「 旋律/歌词并进型 」作曲法。 ------ 由於课程偏重「 作曲编曲 」,所以主要讲解也将偏重旋律先行型。
哪些人有能力创作旋律? 说实在: 每个有思考能力的人都有办法创作旋律;只是,创作出来的旋律是长是短? 长的或可构成一首乐曲;短的则只能算是一段乐句( Ph-ra-se )。别忽略自己所拥有的潜能,而以为只有受过正式音乐教育的人士才有能力创作旋律。
那就错了! 试看看,也许您有这方面天分也说不定。 每个人都有能力创作旋律 先想一个动机: 想想看,自己是不是曾经( 或常常 )随意哼个两句? 有时,搞不好还能一次哼出好几句;而这随意哼出来的一句、两句或数句,好像都还蛮好听的( 至少自己认为 )。
其实,这就是您的潜能;您可以把它当做旋律创作的动机( Mo-ti-f ),继续发展出您所想要的曲子。这就是创作! Motif 什麽是动机? 在此,所谓「 动机( Mo-ti-f )」,是指作曲时,构成主题之最小单位的旋律。
它可以是一小节,也可以是两小节或更多小节;但,也可以是不足一小节的几个音。因此,当脑海中浮现诸如| 53 0 0 0 |两个音,我们都不应忽略它;因为,藉由| 53 0 0 0 |两音,或许能发展出如下若干种旋律。
所以,在没有想出更理想的动机前,不妨用它来发展看看;边想边想,或许会有新的 Idea 出现也说不定。 | 5343 2 - | 或 | 5365 3 - | 或 | 5323 1 - | | 5 3 3 4?3 |2 - - - | 或 | 5 3 5 6655 |3 - - - | | 531#1 2 - | 或 ~ 如何利用动机来导出旋律? -------------------------------------------------------------------------------- 2 怎样作词作曲 有了旋律创作的动机( Mo-ti-f )后,若能好好把握该动机,继续哼下去,或许它会变成一个小乐句。
有了一个小乐句后,若能继续哼下去,则可能发展成一个大乐句;同理,有了一个大乐句后,再哼下去的话,则可能构筑成一首乐曲。这样,不也是一首曲子吗? 剩下的,只是好不好听的客观问题罢! ------ 作好一首曲子后,您说好听,别人却都认为不好听;那麽,留著自己听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怎能说它不是乐曲呢? 动机 ← 小乐句 ← 大乐句 ← 乐曲 所以,千万别认为自己绝对没有能力创作旋律;总之,不试一下身手怎会知道呢? ------ 随便哼个两句看看! 如下,一个音唱一拍即可;后面连有长线的音( 如 Do ----------- )请唱长一点。
假设随便哼出 Mi Re Do Mi Re 的简短旋律后, 一直哼,一直哼,后续一定会有别的旋律出现! 假设后续得到的是 Do Si La Do Si 这个旋律; 那麽,两者合在一起将变成如下状态 Mi Re Do Mi Re , Do Si La Do Si 稍加修饰一下,变成 Mi Re Do Mi Re ----------- , Do Si La Do Si 会更好听! 智慧财产的长远价值: 像这样,在没有歌词的状况下,我们的创作就属旋律先行型的手法。其实就这麽简单,难道您不想试试吗? 将经验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有朝一日也许您会哼出一首价值千、百万。
2. 总想为你唱支歌怎么写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成大人,在不自然的笑容背后隐藏着无数的眼泪,是啊,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伤害是怎么回事,明明就待在你的身边,可是为什么呢,也有觉得很难过的时候……”突然,只想对你唱这首歌,突然,不知道怎么的,只想把这首歌唱给你听。
总想对你唱支歌,却不知道该由何唱起,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在空荡的屋子里放声而唱。
“你的五音不全,经常用假声唱歌,会使你的嗓子受到损害。”淡淡的点头,然后你自顾自地唱起了属于你的并不怎样好听的歌曲。当时,只有气愤的想,你自己的声音也好不到哪里去嘛,还好意思说我,不理你了!
“即使再怎么,也只不过是童稚的游戏罢了。”当再看《黑执事》的时候,里面的人群议论的话语,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想到了你。
真的只是有关于童稚的游戏吗?我不明白。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童稚时期的,都无法再去相信吗?
小时候的我们,还是长大时候的我们,有了新的生活,还有新的一切。
我们也许一直都不明白,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为什么会生疏到,一见面,就是发脾气,或是冷淡无音。
我们都长大了,我们学会了伪装,我们学会挂着微笑的面具,微微笑着,然后装作什么都懂的样子对别人说你的结局已经注定。我们明明是朋友,我们明明靠近在一起,我们明明走同一条路,却心中想的不是同一种东西。
长大了之后,才发现我们有不同的意见,不像小时候那样地更默契,我们开始明白,我们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我喜欢画画,而你喜欢各种各样丰富的东西。
“你唱歌不好听的,放弃吧。而且,你经常用假声唱歌,会对你的嗓子不好。”淡淡的轻瞥一眼,却没有毁灭我对唱歌的爱好。
其实,你说我唱歌不好,我却总想对你唱支歌,不是那种只会一味称赞友情的,也不是那种轻快活泼的,我只想以你一直不以为然却一直再用的假声,对你唱首歌,不是歌颂友情,而是纪念渐渐疏离的亲昵,既然友情可以解散,那么,又怎么圆?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成大人,在不自然的笑容背后隐藏着无数的眼泪,是啊,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伤害是怎么回事,明明就待在你的身边,可是为什么呢,也有觉得很难过的时候……”这是生物股长的两个人,现在唱给你听,但是,我并不喜欢像结尾所说“所有的痛苦和悲伤都有我一个人来承受吧”。
如果,还当做最方是朋友,那为什么不分担所有的痛苦呢?又不志同道合的朋友,却有真正的朋友。
我总想对你唱支歌,如果真的,用五音不全的真声唱的话,也许你会嘲讽一笑,嘴角僵硬的平线,也许会拉的像哭。
你说我的两边嘴角是翘着的,即使是那种很平淡的表情,看起来也会像暖人一样的笑。
那么,现在的我总想对你唱支歌,请你驻足听一听。不使用你一直鄙视的假声,而是你一直很讨厌的五音不全的真声。
你既然可以注意到我嘴角的如同弯翘一般的印痕,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停下来,听听我总想对你唱的歌,那从风中混杂着噪音的声音,“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成大人,在不自然的笑容背后隐藏着无数的眼泪,是啊,我们都知道所谓的伤害是怎么回事,明明就待在你的身边,可是为什么呢,也有觉得很难过的时候……”
我认为不错。
3. 我想写歌词 要怎么开始
一:主歌与副歌
一般一首普通歌词分为三个部分和格式:A、B段和C段。A段是前序,也就是整首歌的引入,我们称为主歌。B段是高潮,要具有概括性,是整首歌词的精华部分,我们称为副歌。C段是过渡,一般用作主歌和副歌之间的转换,也可放在主歌之前,我们称为小副歌。
对于新手来说,起初学习写歌词时可选用AB形式,因AB形式是最简单最好掌握的一种。然后是ACB形式(主歌,小副歌,副歌)……
二:韵脚的掌握
有许多新手写词都知道押韵,但不懂得运用手法,因为刻意的去押韵而忽略语句的可读性和表达情感的准确性。一首歌词下来让人感到很牵强,没有张力。要熟练运用押韵手法平时需要多积累相关知识,提高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也有许多朋友写词时一首歌中出现多种韵脚,很多时候是源于相同韵脚自己无法连续,不得已转韵。这种手法会让整首歌词语句生硬,缺少连贯性。所以新手写词时尽量不要有多个韵脚出现。如果要转韵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在相同的段落中转韵。2.转韵的最佳位置是在段尾或第二段的开始。3.当你在段尾进行转韵,那么下一段就要用另外的韵脚,不能和结尾的韵脚相同。
三:诗和词的混淆
首先我们要知道诗和词有许多共同点。相同的艺术特征,运用感情的精致,组词的搭配,讲究格律性和流畅性。
正因为这样,就容易造成新手写词时的概念不清。我们要明白,一首好的歌词,不等同于诗歌。
歌词的要点是通俗,简单,流畅和容易理解。让不同层次的人看后都能产生一种共鸣,有感而发。它是为了配合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文化。也就是说如果你写了一首非常出色的歌词,但是你却无法找到适合它的音乐,那么它就好比深埋在土壤里的财宝,没有人懂得它的价值。
而诗歌却是另一种意境,它是自古以来语言的升华,情感世界的烹饪。诗歌允许你读不懂它,但人们能够感觉到它。就算没有音乐的辅助,它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光芒,让人理解它所表述的内涵。
反之,诗和词有着悠悠相近的关系,但不能互相混淆。如果想写出好的歌词,那么诗歌就是必要的基础。只有理解,才能游刃有余的运用。
四:灵感和情感的运用
灵感是指一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许多创作形歌手一样,会把自己放松下来,一个人去某个地方,找一种感触。然后便会产生源源不断的灵感。而不是刻意的找一些花哨的组词,绞尽脑汁拼凑出来的一首歌词。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徒劳无功。
情感是词人的真情流露,就像许多经典歌曲一样。作词人会把真实的感情赋予自己的歌词里,让听者感同身受,把别人带入故事的意境之中,产生一种共鸣。这种手法可加入自己的个人特色,具有自己的词路和风格。
我记得方老师曾经说过:一个好的词人,是能用歌词让听者看到一幅画面,聆听来自心底的声音,把他们带入自己一个世界。
4. 大家好
引用两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 想对某些写歌的朋友说说 [日期:2005-06-11] 来源:吉他中国 作者:草海 [字体:大 中 小] [dvnews_page] 由于网上要求找我交流作曲心得的朋友比较多,为了避免重复打字,我特把我的观点集中表述如下: 很多朋友一上来就说他们很有写歌的愿望,问我如何写歌。
我的第一感觉是这种心态太不踏实了,缺乏一种客观的态度。想写歌想作曲的愿望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如果你连自己哼出的东西都没法记录下来的话,这种想法就成了急功近利的表现。
其实写歌包括配器这个东西是个水到渠成的东西,如果你还在问我该怎么写的话,我觉得你根本就没入门,对这个音乐这个东西根本还没能力掌握。对写曲子这个想法还必须先放放,多去学习基本的东西,学到一定程度,积累到一定量,自然就会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包括评价自己有没有作曲的能力。
凡是一上来就问怎么写曲子的朋友经过我进一步了解,都是没什么音乐基础或者基础不好的朋友。不要走都没会就想飞,这是我想说的。
你们需要的不是怎么写曲子,而是怎么先去了解音乐是怎么回事。 更进一步来说,写歌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即使他不懂乐理是个乐盲,时常也能瞎哼出一些曲调出来(我老爸就这样,呵呵),但是他们自己不了解哼的是什么东西,所以没法记录,所以也没法跨进音乐这个门槛。
而懂得记谱的人就不一样,他可以把自己或者别人哼出的曲调记录下来,比如王洛宾,于是就有这么些部分人成了作曲家,音乐家。实际你有没有作曲的能力就在于你有没有记谱的能力。
如何训练出这个记谱能力?首先你得识谱,唱的要准,歌谱的细节都很清楚。然后要练耳,包括分辨音程和分辨节奏,各种复杂的音程和节奏都要练到条件反射,一耳就能辨认。
这个有点象练英语,要练到象母语的程度。当然越复杂越难辨认,但是能分辨的出复杂音程和节奏的人一定也可以写出复杂音程节奏的东西,所以想要写歌写的好对耳朵的训练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而且没有尽头。
练到一定程度,你听到的音乐的时候,在你头脑里反应的不是声音,而是乐谱。 更进一步,如果你不单单是能辨认音程和节奏,而是对乐曲的和弦也渐渐开始敏感了。
你会渐渐发现歌曲的旋律都是建立在和声的基础上的。除了传统式的中国乐曲是先有旋律再有和声背景(也就是先有曲,再配器)以外,现代乐的旋律都是建立在严谨的和声架构基础上的。
你对和声越敏感,就越会发现写好一首歌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需要很强的基本功。你对和声越敏感,也就会越发现国内音乐对和弦运用手段的匮乏,听得出什么是好歌什么是烂歌。
真正有水平的歌曲光从旋律上看是无非跟烂歌拉开距离的,甚至旋律还不如烂歌来的花哨。你会了解到真正有内涵的旋律是什么意思。
下面上一个层次,谈谈如何写好曲子 对写歌有经验的朋友来讲,要讨论一个写歌的趣味问题。一件事情,如果你会做,别人也会做,甚至人人都会做,那你做起来就很没乐趣。
如果这件事只有你可以做,你的感觉会很不一样。写歌也是一样,如果一段旋律你想到了,但是听众也能想到,这个曲子就很没特色,或者说没什么水准,没难度。
为什么说现在的流行音乐垃圾多,就是当你听到了开头就能预料到他下一句唱到什么音上面去,连你都能想出这样的旋律,那么这首歌必定不是什么好货色。现在的歌曲都是似曾相识的风格和曲调,听多了让人感觉腻味,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没有新鲜感。
我们写歌应该讲求一个作曲的乐趣,要写出可以抓住听众耳朵的东西,要让他们感觉到不一样,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个性问题,只有你想出了这样的东西,别人不会这么想,如果你的曲子还能让别人觉得好听的话,那就说明你的水平真的很不错,这才是写歌的乐趣,要突出个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很多人不谈各种作曲技巧,喜欢强调一个观点:“音乐是感性的,不一定非要遵从什么规律”,他们的意思是想抛弃作曲那种严谨的架构去天马行空,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世界来。
照这么理解的话,不用理会那些束缚作曲的结构体系,任何人都可以玩音乐了,那你自己还能体会到乐趣吗?今天我给你一把吉他,你明天就出一张不知所云的专辑,这并不是不可以。但是会有几个人承认你这样的音乐呢?说白了,我乱写,你也乱写,大家互相不承认,这样很有意思吗?所以我个人是非常反感这种反传统的做法,实际就是想逃避音乐规则。
因此,从写歌的乐趣角度出发,我希望写歌的朋友都能在理性的约束下写出有个性的旋律出来,这才是乐趣。 最后讨论一个写歌水平的维持的问题 大家也许都注意到国内的创作型歌手都非常短命,要么就一首歌出名,要么就一张专辑出彩,很少有能维持创作水准的歌手。
比如郑钧,唐朝等等。大部分人的观点有两点:1是因为出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比较艰苦,体验比较深刻。
成名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了创作想法的变化,很多物质因素左右了他们,所以以后就平庸下去。2是因为第一张专辑是他们多年灵感的积累,成名后灵感用的差不多会枯竭,没灵感就没好歌。
对于这种“物质生活论”。
5. 如何写诗歌
一个人诗写得好坏,我个人认为主要取决两个方面(在对所使用的文字有相当熟练的驾驭能力的前提下),一是诗歌艺术的认识程度,另一个是个人思想境界所达到的高度。
对于第一点,我看所有对诗有认识的同仁都能认同,因为人们知道,不懂诗歌理论,也就写不出最好的诗。诚然,我不否认,天生聪颖和遗传的敏感多情的性格对写诗有一定的先入为主的优势,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给一些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写诗的先生条件,他们会不自觉得写出一些朦胧诗,但那毕竟叫朦胧诗。
我向来不认为朦胧诗是真正的诗,如果他自己都不知道具体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幺,不知道怎样表达,那他又怎样让读者产生共鸣呢?又怎样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也就是说这种诗和读者有隔膜,读者不能欣赏,这种所谓的诗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只有对诗歌有认识,知道韵律是什幺,格式是什幺,前辈的诗是怎幺写的,那些诗里给自已带来了什幺,这时才能让自己的心灵走近诗歌,从而产生自己创作诗歌的冲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说,一个人对诗认识得越完全,越透彻,他的诗写得就越有美感──韵律的美,格式的美,空间想象得美,还有顺乎人类正常思维的美。
这就要求想写好诗的人多学多看多思考,多练习,包括古今中外的诗歌。你知道诗的历史越多,范围越大,你就越能从诗的发展中看到诗歌本质和人类对诗取舍的真正内涵,这样当你写诗时,你就有了对诗的思维架构能力,那你也一定能写出好的诗歌。
对于第二点,有些人不认同,他们认为,诗只是表达诗人个人的情感,农民可以写诗,工人可以写诗,杀人犯马加爵可以写诗,革命者也可以写诗,剥削者也可以写诗,只要他想写。是的,他们都可以写诗,可是把他们的诗拿到一起对比一下就可以立杆见影地看出谁的诗是好诗。
我们说的好诗,应该是对社会进步有益的,是对大多数平凡人有益的,是给人振奋和信心,给人关爱,给人美的享受的诗。有的人写诗,他只想着自己或少数人怎幺好,他只想向社会索取爱,这就不是好诗,虽然有爱心的人会对他施舍爱心;有的人写诗,不顾社会道德和社会公理,他们的诗里抒发的是自私自利的情感,虽然他们很懂诗歌理论,也有很多好的词语编成的漂亮词句,可是他们的诗是卑劣的诗,更谈不上美和让大众接受;革命者写诗,是出于一种博爱的意愿,是无私的、为大众的,他们的诗比起那些让少男少女痴迷的情诗更能让大众接受,更能振奋一代又一代的人民,读了他们的诗,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为全人类走向和平的道路,所以他们的诗是好的,是我所赞叹的。
这就是人的思想境界的高度和他所写的诗的好坏的关系。思想境界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博爱和无私,这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和好的教育才能达到的。
当然思想境界和社会地位无关,农民和工人都可能有很高的思想境界,而贪官污史虽然地位很高,但他们的思想境界并不高,更确切地说,思想肮脏。 综上所述,要想写好诗歌,就要在掌握诗歌理论的同时,加强自我思想境界的修养,即使自己的诗歌理论素质达到很高的程度,也只有在不断提高个人思想境界的同时,才能写出越来越好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