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找 《限》字 各种书法写的大图片一张 大家帮帮找找谢谢你
2. 书法限标准尺寸四尺以上是什么意思
1、字面意思比四尺大就行可以。
2、书法常见规格尺寸:
中国画宣纸尺寸(单位:CM)
小三尺:50*100
大三尺:69*100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3、尺度量之一: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4、建国初期的度量衡,在书画界一尺等于30厘米。
现在都是1尺等于33厘米。
如今的宣纸,由于工艺先进了,多为机械化了,于是纸张的长度宽度都可以任意裁剪。
市面上的宣纸,有【生宣(国画晕染好些),熟宣(工笔画以及写字不太洇),半生宣】。
尺寸的长度是33厘米为一尺。当前市面上多为3尺,4尺,5尺以及6尺长的。
3. "的"字行书怎么写
“的”字行书:
基本释义:
[ de ]
1.用在定语的后面。
(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
(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
(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1)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2)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3)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4)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5)“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1)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2)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相关组词
小的 目的 怎的 有的
的确 伍的 标的 破的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一、有的
造句:有的人买他们孩子想要的、需要的,穿的或读的一些东西,或者通过设立规则来限定礼物的数量,这些数量只能装满一个鞋子的盒子。
解释: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多叠用):~人记性好|十个指头,~长,~短。
二、似的
造句:因为使用技术的缘故,如果你有位有趣的候选人又有有趣的信息,你可以把信息像病毒似的传播出去,这可以价值成百上千美元。
解释:【是的】(shì de)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象雪~那么白|他仿佛睡着了~|他乐得什么~。
三、伍的
造句:结论是改进工作首先应该从培训入手,培训的重中之重是先提高专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的素质,然后抓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三支队伍的培训开发工作。
解释:等等;之类;什么的:买个篮子,装点东西~。
四、的确
造句:你也许不知道,但是我们的孩子的确喜欢过一段时间和我们出去玩一次,尤其是我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的时候。
解释:完全确实;实在:他~是这样说的|这的的确确是宋刻本。
五、的话
造句:记住我的话;他总有一天会停止经营这家公司。
解释:助词,用在表示假设的分句后面,引起下文:如果你有事~,就不要来了。
4. 退笔冢和铁门限的书法典故
智永与“退笔冢”
原文:
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 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
--选自《书断》
译文: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象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5. 写诗的书法格式
古诗通常分为绝句和律诗,以五言和七言为常用。
以七言为例,七绝是28个字,七律则是56个字。由于字较多,用书法格式写通常取竖式。
每行开头和结尾的字都要整齐,如果赶上某行结尾写一个字还有剩余写两个字还挤不下的时候,就用书法的技巧使这个字与其他结尾一齐。在这首诗里有两个相同的字,不能用相同的字体写。
诗中有相同偏旁部首也要避开相同笔法,也就是不能重复。在一首诗里拉长竖的字不能太多,也不能出现在一个横断面上。
最后一行不能剩1~2个字,也不能剩1~2个字的空挡,更不能写满。所以下笔之前要计算好。
诗的书体可以是楷书、行书、草书、篆书和隶书,而上下款的字体只能用行书,字要比正文小。上下款和署名、图章都有规定。
限于篇幅,不便赘述,建议在网上查书法章法。
6. 古代名人勤练书法的小故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少从叔父,后又从卫夫人学书,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兼善隶、草、正、行各体,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
笔势开放俊明,结构严谨。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为最;行书以《兰亭序》为最;草书以《快雪时晴贴》、《初目帖》等为最。
唐太宗视为国宝,号召天下临摹他的字体,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后世尊称为“书圣”。
据传说其行书真迹《兰亭序》随葬李世民。现传世均为临摹本。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
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
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
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
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
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
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
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
作完了诗,大家把诗搜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
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
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
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
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
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 汉代以后,经过六十余年的三国鼎立,进入晋代。
书法又出现了一高峰。隶书的草写,称为隶草,隶草是将隶体基本结构消解,只保留波磔,主要用于写奏章,所以也称章草。
书写章草的代表书家有史游、皇象、索靖等。在章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今草。
同时,还出现了楷书和行书。可以说,到了晋代,篆、隶、草、行、楷诸体已经齐备。
晋代书法以楷书和行书的成就最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代表书家是钟繇和王羲之。钟繇(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曹魏时期,官至太傅。
他擅长隶、楷、行各体,尤以楷书影响最大。宋人《宣和书谱》中评价他的书法“各尽法度,为正书(即楷书)之祖”。
他的楷书承袭了东汉隶书的遗风,八分开张,左右波挑,势巧形密,自然古雅。他写的《贺捷表》颇有鸿鹄飞张姿态,被梁武帝萧衍评为“群鸿戏海,舞鹤游天”。
在他的楷书中,还有隶书的笔意。其作品还有《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等。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
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
7. 直指书法是什么意思啊
搜到以下内容,应该可以满足LZ需要了:
《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一书是现存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书籍(简称直指),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创作艺术精神,
通过书法弘扬《直指》文化,特在《直指》的故乡—韩国清州市举办“韩国第七届CJB直指国际书法大赛”。
展示场所:韩国忠清北道清州市艺术殿堂
展示时间:2010.9.4 -
9.7
一、作品类别
(一)直指笔写小字(抄经)--- 按指定命题和指定规格书写
(二)指定命题和自由创作--- 按照指定命题或从直指(上下)卷里摘取的内容及与直指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创作
(三)篆刻 ---
按照直指关联内容进行自由创作
二、作品规格
(一)直指笔写小字部(抄经)---宣纸横70厘米*竖135厘米(必须在横竖2.5厘米的正四方格里书写。,纵向分两部分书写,上下两段间隔为5厘米)
(二)篆刻---印材规格(10厘米内)
作品规格(横50厘米*竖135厘米内)
同一纸张上落款及拓印
(三)指定命题及自由创作---宣纸横70厘米*135厘米纵向书写。
※
自由创作内容必须从《直指》书上摘取,注明章节,并添附原文。
三、作品数量:每人限2幅以内
……
参见 等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