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京赋的文章介绍
《东京赋》,作者:张衡,是《二京赋》其中一篇。
《二京赋》是张衡赋作中的代表。《二京赋》包括《西京赋》、《东京赋》两篇。二京,指汉的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后汉书·张衡传》说:“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这两篇赋的体制比班固的赋更宏大、更细致、更有特色。除了像它以前的事类赋一样,铺写东西南北所有以及宫室、动植物等等外,还写了许多民情风俗,像《西京赋》里写了商贾、游侠、骑士、辩论之士以及角抵百戏杂技幻术等,《东京赋》里写驱逐疫鬼的大傩、方相等,都有极其生动、具体、绘声绘色的描写。 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另外,历史中的三国、隋朝时期,以及现代都有与张衡同名的人物。
2. 写下《西京赋》和《东京赋》.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东京赋》,作者:张衡,是《二京赋》其中一篇。
《二京赋》是张衡赋作中的代表。《二京赋》包括《西京赋》、《东京赋》两篇。二京,指汉的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后汉书·张衡传》说:“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这两篇赋的体制比班固的赋更宏大、更细致、更有特色。除了像它以前的事类赋一样,铺写东西南北所有以及宫室、动植物等等外,还写了许多民情风俗,像《西京赋》里写了商贾、游侠、骑士、辩论之士以及角抵百戏杂技幻术等,《东京赋》里写驱逐疫鬼的大傩、方相等,都有极其生动、具体、绘声绘色的描写。
3. 求《东京赋》原文
东京赋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闲,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而知新,研核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楚筑章华于前,赵建丛台于后。
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思专其侈,以莫己若。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征税尽,人力殚。
然后收以太半之赋,威以参夷之刑。其遇民也,若氏之芟草,既蕴崇之,又行火焉。
〔A11C〕々黔首,岂徒高天、厚地而已哉!乃救死于其颈,驱以就役,唯力是视。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
高祖膺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所推必亡,所存必固。
埽项军于垓下,绁子婴于轵涂。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作洛之制,我则未暇,是以西匠营宫,目玩阿房,规摹逾溢,不度不臧。损之又损之,然尚过于周堂。
观者狭而谓之陋,帝已讥其泰而弗康。且高既受命建家,造我区夏矣,文又躯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武有大启土宇,纪禅肃然之功。宣重威以抚和戎狄,呼韩来享,咸用纪宗存主,飨祀不辍。
铭勋彝器,历世弥光。今舍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宜无嫌于往初,故蔽善而扬恶,祗吾子之不知言也。
必以肆奢为贤,则是黄帝合宫,有虞总期,固不如夏癸之瑶台,殷辛之琼室也,汤武谁革而用师哉!盍亦览东京之事以自寤乎?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恃隘害。
苟民志之不谅,何云岩险与襟带?秦负阻于二关,卒开项而受沛。彼偏据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昔先王之经邑也,掩观九奥,靡地不营。
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审曲面势,溯洛背河,左伊右,西阻九阿,东门于旋。
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に辕。
大室作镇,揭以熊耳。底柱辍流,钅覃以大丕。
温液汤泉,黑丹石辎。王鲔岫居,能鳖三趾。
宓妃攸馆,神用挺纪。龙图授羲,龟书畀姒。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周公初基,其绳则直。
苌弘魏舒,是廓是极。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度堂以筵,度室以几。京邑翼翼,四方所视。
汉初弗之宅,故宗绪中圮。巨猾闲,窃弄神器,历载三六,偷安天位。
于是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忿之,乃龙飞白水,凤翔参墟。
授钺四七,共工是除。枪旬始,群凶靡余。
区宇宁,思和求中。睿哲玄览,都兹洛宫。
曰止曰时,昭明有融。既光厥武,仁洽道丰。
登岱勒封,与黄比崇。逮至显宗,六合殷昌。
乃新崇德,遂作德阳。启南端之特闱,立应门之将将。
昭仁惠于崇贤,抗义声于金商。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
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其内则含德、章台,天禄、宣明,温饬、迎春,寿安永宁。
飞阁神行,莫我能形。濯龙芳林,九谷八溪。
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渚戏跃鱼,渊游龟。
永安离宫,修竹冬青。阴池幽流,玄泉冽清。
鹎ス秋栖,鹘鸟春鸣。且鸠丽黄,关关嘤嘤。
于南则前殿灵台,和欢安福。讠移门曲榭,邪阻城洫。
奇树珍果,钩盾所职。西登少华,亭候修敕。
九龙之内,实曰嘉德。西南其户,匪雕匪刻。
我后好约,乃宴斯息。于东则洪池清。
渌水澹澹。内阜川禽外丰葭。
献鳖蜃与龟鱼,供蜗{庳虫}与菱芡。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
龙雀蟠蜿,天马半汉。瑰异谲诡,灿烂炳焕。
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于是观礼,礼举仪具。经始勿亟,成之不日。
犹谓为之者劳,居之者逸。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乃营三宫,布教颁常。
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
造舟清池,惟水泱泱。左制辟雍,右立灵台。
因进距衰,表贤简能。冯相观,祈褫禳灾。
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百僚师师,于斯胥洎。
藩国奉聘,要荒来质。具惟帝臣,献琛执贽。
当觐乎殿下者,盖数万以二。尔乃九宾重,胪人列,崇牙张,镛鼓设。
郎将司阶,虎戟交铩。龙辂充庭,云旗拂霓。
夏正三朝,庭燎,撞洪钟伐灵鼓,旁震八,平盖隐訇,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是时称警跸已,下雕辇于东厢。
冠通天,佩玉玺,纡皇组,要干将,负斧,次席纷纯,左右玉几,而南面以听矣。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
璧盖皮帛之贽既奠,天子乃以三揖之礼礼之。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将将焉,信天下之壮观也。
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访万机,询朝政,勤恤民隐,而除其眚。
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于隍。荷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宁静。
发京仓,散禁财,赉皇寮,逮舆台。命膳夫以大飨,饔饩浃乎家陪。
春醴惟醇,燔炙芬芬。君臣欢康,具醉熏熏。
千品万官,已事而。勤屡省,懋乾乾。
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
招有道于侧陋,开敢谏之直言。聘丘园之耿,旅束帛之戋戋。
上下通情,式宴且盘。及将祀天郊,报地功,祈福乎上玄,思所以为虔。
肃肃之仪尽,穆穆之礼殚,然后以献精诚,奉祀,曰允矣天子者也。乃整法服,正冕带,珩ヨ纟延,玉笄綦会。
火龙黼黻,藻纟率ひ厉。结飞云之。
4. 京都赋是什么
王国维先生曾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汉赋同秦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标志,浓缩了这个时代思想、政治、经济、教育、艺术文明的精华,表征着这个时代区别于前朝的进步和发展程度。汉赋简单可分为汉大赋和抒情小赋,真正意义上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的是汉大赋,其中形象表述和努
力颂美帝京文明的京都赋唱出了汉代太平盛世的最强音。
“盛哉乎斯世”:对帝京风采的豪情感叹
汉代京都之赋,首推班固的《两都赋》(《西都赋》和《东都赋》合称)。上篇《西都赋》借助“西都宾”之口宣扬了西都长安如何富丽繁华。首先它交待了西都地理位置的险要,指出西都“左据函谷”,“右界褒斜”。接着简要介绍了西都的建造过程,说“奉春(楼敬)建策,留侯(张良)演成”。然后又描写了“既庶且富”的繁华市井和“厥土千里”的富饶封畿。紧接着又不惜笔墨铺叙了“体象天地”、“经纬阴阳”的富丽宫殿和皇家室园,写宫室里面动植物的繁华茂盛和富有生机活力,引出描写皇家畋猎的盛大和壮阔,最后以欲扬故抑的手法,指出如此盛况“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把向东都主人夸耀之情推向极致。下篇《东都赋》则借助“东都主人”的身份来揄扬东都洛阳是如何的合于礼法制度。它首先交待了东都洛阳建都的现实进程以及它构建的伟大历史意义;然后分别评述了东都宫室的合度合理是如何的“奢不可逾,俭不能移”;而东都畋猎又是如何适宜,能“乐不极盘,杀不尽物”;东都礼乐盛典又是如何“孝武不征”、“孝宣未目”;东都社会的安定是如何“节俭太素”、“蹈德咏仁”;最后逐条辩驳了西都宾的夸耀,让他归于宾服,如“闻正道,终身而诵之”。
5. <<两京赋>>的内容
两京赋 开放分类: 古文、汉赋、张衡【写作背景】《二京赋》是张衡赋作中的代表。
《二京赋》包括《西京赋》、《东京赋》两篇。二京,指汉的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
《后汉书·张衡传》说:“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乃拟班固《两都赋》,创作了 《二京赋》。
《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完全模仿《两都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构成上下篇。张衡的《二京赋》之所以是赋的精品,是与他创作态度的严肃、认真分不开的。
《二京赋》始草于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张衡19岁时,完成于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张衡30岁在南阳主簿的任上,所以说他精思10年才完成。生活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二京赋》的写成与他青年时期出武关、游三辅、观京师、察民风、登山临水、考察游历积累了大量的文学写作素材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容简介】《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完全模仿《两都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构成上下篇。《西京赋》描写长安的奢华无度,《东京赋》描写洛阳的俭约之德、礼仪之盛,以为对比;歌颂东汉,是要他们汲取西汉的教训,悔而改之。
《西京赋》假托凭虚公子对长安繁盛富丽的称颂,叙长安地势的有利,建都的必然,然后逐次描绘宫室的辉煌、官署宿卫的严整、后宫的侈糜,离宫苑囿,华美壮丽。纵猎上林苑,水戏昆明池,无不纵情杀戮以为快 事。
其间又穿插商贾、游侠、角抵百戏、嫔妃邀宠等方面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繁荣富贵、穷奢极侈的京都景象。作品中所铺叙的品物之盛,人们对待物质享乐的 态度,都在极度夸张的描写中见出其荒谬的方面,见出作者的否定之意。
《东京赋》表现安处先生对西京奢靡生活的否定。在对东都城市构筑、宫殿建设的描绘 中,在对朝会、郊祀、祭庙、亲农、大射、田猎、大傩等上层统治者的盛典礼会的陈述间,使人感受到东汉君主崇尚懿德,修饬礼教,奢未及侈,俭而不陋的礼 治成就。
【赏鉴】这两篇赋的体制比班固的赋更宏大、更细致、更有特色。除了像它以前的事类赋一样,铺写东西南北所有以及宫室、动植物等等外,还写了许多民情风俗,像《西京赋》里写了商贾、游侠、骑士、辩论之士以及角抵百戏杂技幻术等,《东京赋》里写礻良祭驱逐疫鬼的大傩、方相等,都有极其生动、具体、绘声绘色的描写。
班固既写《两都》,张衡又写《二京》,这是思想与文学的竞争。所以在写作中,逐句琢磨,逐节锻炼,洋洋洒洒,淋漓尽致,比起班固的《两都》,铺陈渲染,更为过之。
所以,在祢衡吊张衡文中,称其“下笔绣辞,扬手文飞”。汉赋到了平子,是长篇的极至了。
《二京赋》突出地表现出驰骋想象、体物抒情、铺张扬厉、极尽夸张之能事的特点,篇幅更长,辞藻更华美,内容也更丰富。如《东京赋》中描写洛阳的宫殿、飞阁、楼榭、湖苑的壮丽宏伟,气魄浩大,真是江山雄峻,城市繁荣,商业发达,物产丰饶,十步一楼,五步一阁,宫阙巍峨,服饰奢丽,湖光山色,奇树异果,描写出极尽奢华艳绝巧夺天工的图景。
描写宫殿楼台游苑湖山的富丽堂皇、绝妙幽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点有面、有声有色,竟是一幅全景式的丹青长卷。写景状物,栩栩如生,飞鸟鸣泉,跃然纸上。
且聚散有致,层次鲜明,语言清新,言简意赅,显示了艺术技巧上很高的成就。从这些描写里,既可以看出汉代都城和宫廷建筑艺术已达到很高水平,也客观地反映了汉帝国经过长久的统治,物质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造成的那种物力的富裕和国力的强大。
又如《西京赋》里写城市里工商业发达的情况一段,列举了许多的客观、具体现象和实际的例子,描写了长安商市的繁华和商业经济的发展,还愤慨地指责了那些见利忘义欺骗农民的奸商的不道德行为。这一段,不但很生动再现了那时的商市、街道、丰富的货物和买卖双方热闹的经营活动吗!从表现手法上说,也从汉赋主要是赞颂扬厉而趋向于客观描述的写实一路了。
再如《西京赋》中关于“角抵百戏”的描写,写天子驾至平乐馆观看演出的情景。生动地描述记载了汉代时的杂技艺术已发展到很高水平,节目精彩,千变万化。
张衡所作《二京赋》,在颂扬汉朝国势隆盛社会繁荣的同时,文词中含着浓厚的“恤民”气息,他仗义执言,指责官僚豪绅们的昏庸腐朽,黎民百姓的痛苦和仇恨。《二京赋》在汉赋中规模最为宏大。
司马相如曾说:“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万物”。张衡正是身体力行的作到了。
他的赋讽谏的是奢侈淫逸,寓意应节之以礼。听其言而观其行,张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二京赋》是运用文学手法的社会剖析,其中有政治方面的讽谏、社会事物的描述,历史的反思、哲理的寓含、感情的抒发、意境的想象,诸景毕现,文思泉涌,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二京赋》的传播,使张衡名声大振。
除了它文字典雅,取材翔实,更由于它改变了辞赋专一阿谀颂德的陋习,开一代新风。后被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收入《昭明文选》。
所以郭沫若说他的《二京赋》在汉代文学中有优越地位。
6. 两都赋 二京赋都是描述哪个京城
长安和洛阳,长安,在《两都赋》里叫西都,在《二京赋》里叫西京。;洛阳,在《两都赋》里叫东都,在《二京赋》里叫东京。
1、《两都赋》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大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据其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后,“西土耆老”希望仍以长安为首都,因作此赋以驳之。《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庶、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
《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
2、《二京赋》是东汉辞赋,为张衡的代表作。《二京赋》包括《西京赋》、《东京赋》两篇。二京,指汉的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二京赋》由于其结构的严谨精密,被多数人认为是汉赋中的精品。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班固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长子。九岁能文。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
为父守丧时期,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建初年间基本完成。汉明帝时,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升迁为郎,负责校定秘书。
章帝时,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德论》。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他参与谋议,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借机捕他入狱,后于永元四年(公元92年)死于狱中。他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幽通赋》等。
作者简介
张衡
(78~139)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人。家为著名大姓,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17岁时游学三辅,后来到京都洛阳,就教于太学,“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却从无骄尚之情。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结俗人。曾任南阳主簿八年。
善于制造机巧之物,尤好天文、阴阳、历算之学。汉安帝雅闻张衡精于术学,公车特征拜为郎中,迁太史令。他制造了观察天象的浑天仪,并著有《灵宪》、《算罔论》,对天体的形成与运行的规律,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以“气”为基础的宇宙形成论。
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又制造了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后来陇西地震,果验其妙。《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京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