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量子卫星'写一篇作文,带优美的诗句800字以上
请在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经典的信念――执着,为我们铺陈了一道攀登理想颠峰的道路。
维新变法,改革开放所发散出来的一种创新的思维――变通,为我们建造了一条到达理想彼岸的小舟。
在追求人生理想的征途中,只有善于运用执着与变通这两样法宝,才能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人生理想。
回眸历史星空,那里闪烁着执着的光芒,积聚着变通的璀璨。 是否还记得哪个从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变为低三下四的仆人的勾践?
他受尽多少凌辱,尝尽多少苦楚,然而为了实现复国理想,他执着而不动摇,十年聚财,十年生育,二十年后终重登九五之尊。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用执着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谱写了一篇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那是不是我们何时何地都要执着呢?不是的,我们要执着,亦要会变通。邓艾伐蜀,与蜀国大将姜维相持于剑阁,屡攻不下,于是他变通处之,绕过剑阁,暗度阴平,取油江,夺涪城,占锦州,直取成都,终灭蜀国。而过于执着,不懂变通的马谡,照搬兵书,屯兵山上,顽守变法“凭高而下 ,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之理,最终失守街亭,授首辕门。 历史的星空留给我们太多的感悟与沉思,斗转星移,再看今朝岁月,这里沉淀着执着的辉煌,绽放着变通的壮美。“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与提高粮食产量,经历3000多次失败之后仍坚定不动摇,终于在海南岛找到了花粉败育的杂交稻,并在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了雄性不育的杂交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在“三系法”向“两系法”突破的研究中,面对困难,他仍旧不动摇,最终克服困难,再次取得成功,又一次提高了粮食产量。一路风风雨雨,一路艰难跋涉,因为执着,艰难困苦,玉汝以成! 因为执着,他实现了人生理想,大放光彩。同样因为变通,爱因斯坦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面对许多科学界无法解释的现象,他摆脱经典物理学的束缚,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总结了牛顿、波耳、惠更斯、麦克斯韦、普朗克等伟大物理学家的成就,提出了新的理论 ――光子说,并以全新的见解,得出了光电效应方程,还提出量子概念建立前期量子论,最终提出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他成为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科学家,对物理学乃至人类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执着会为我们书写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诗篇;变通亦会为我们勾勒名传千古永不褪色的绚丽话卷! 放眼锦绣未来,必将是执着与变通交织组成的美好蓝图。对于我们,无论何时地,执着与变通始终是我们实现人生理想的法宝!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业解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2. 量子书《见微知著》读后感800字,该如何写呢
量子力学科普书籍《见微知著》中有哪些前卫的观点?
量子力学科普书籍《见微知著》中有哪些前卫的观点?
人活在世上,总得有所追求.或追求金钱,或追求名望,或追求权利,或追求爱情,或追求高尚的理想信念等等。人一旦没有了追求,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有追求就会有成功,有失败,目标得以实现,便谓之成功;反之,便是失败。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希望获得成功,而不愿意面对失败的,但是,现实中降临到人们头上的往往更多的是失败,而成功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而成功人士似乎也总是很少很少。在读完《见微知著》这篇文章之后,我更加觉得一个人能否成功离不开以下几方面:
一.习惯改变人一生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对别人的成功惊羡不已,透过每一位成功人士的光芒四射的表层,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他们的成功在于他们拥有比普通人更好的习惯,并用此习惯来支配他们的人生。无论研究成功者的成功还是研究失败者的失败,都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习惯左右了成功,习惯改变人一生。那我们该有哪样的好习惯呢?要从重视生活的每一天开始,要勤奋工作,弄懂成功交际的原则,锻铸自信,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感恩地活着
因为活着,所以我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要在感恩中活着,感恩于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于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企业,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我们的那些人,感谢于我们的祖国, 感谢于大自然。。只有感恩的活着,你才会成功!
三.对自己好一点
不要再责备自己了,也不要在生活上对自己苛刻,要学会自爱,对自己好一点,善待自己,就像父母如何对待你,就像你如何对待自己唯一的孩子那样,只有这样你才会对得起自己的一生.不爱自己的人,怎么会真正的爱别人呢?反之,不爱别人的人,又怎样期待别人爱自己呢?
四.善待自己的过失
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味沉浸在后悔中,这样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给身心带来严重伤害,要反思后悔的根源,找出决定过失的原因,积极利用过去的经验,采取挽救行动,要善待自己的过失,不要让过失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而应让他成为自己的垫脚石!
五.学会忘记
忘记昨天是为了今天的振作,忘记烦恼是为了轻松面临未来的考验,忘记过去的辉煌,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学会忘记,只要我们活的问心无愧,我们就会活的很轻松、很开心、很充实。
3. 怎样学习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提出是二十世纪物理学两个划时代的成就,可以不夸张的 说 没有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建立 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物质文明,希望你能够很好的学习量子力学,为世界做贡献!
学习量子力学首先要求数学积分问题掌握的比较好,因为运用的数学积分比较多,积分的领域希望多研究研究。而且很多还用到了数学物理方法,所以你还要学数学物理方程课程,老实跟你说量子力学是一门抽象的课程,对于一般人来讲学习起来都是很难的,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讲没有谁写的量子力学比较简单,只有比较详细的,曾谨言的量子力学导论还可以,不妨用用。
物理学四大力学中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 量子力学应该算是最难掌握的,不过听此 希望你不要放弃 努力就有收获 祝你在量子力学领域干出一块天地!
4. 量子学的详细资料
尽管量子力学是为描述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的抽象原子世界而创立的,但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无比巨大。
没有量子力学作为工具,就不可能有化学、生物、医学以及其他每一个关键学科的引人入胜的进展。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全球经济可言,因为作为量子力学的产物的电子学革命将我们带入了计算机时代。
同时,光子学的革命也将我们带入信息时代。量子物理的杰作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科学革命为这个世界带来了的福音,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或许用下面的一段资料能最好地描述这个至关重要但又难以捉摸的理论的独特地位:量子理论是科学史上能最精确地被实验检验的理论,是科学史上最成功的理论。量子力学深深地困扰了它的创立者,然而,直到它本质上被表述成通用形式的今天,一些科学界的精英们尽管承认它强大的威力,却仍然对它的基础和基本阐释不满意。
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量子概念100多年了,在他关于热辐射的经典论文中,普朗克假定振动系统的总能量不能连续改变,而是以不连续的能量子形式从一个值跳到另一个值。能量子的概念太激进了,普朗克后来将它搁置下来。
随后,爱因斯坦在1905年(这一年对他来说是非凡的一年)认识到光量子化的潜在意义。不过量子的观念太离奇了,后来几乎没有根本性的进展。
现代量子理论的创立则是崭新的一代物理学家花了20多年时间建立的。 量子物理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
一个是原子层次的物质理论:量子力学,正是它我们才能理解和操纵物质世界;另一个是量子场论,它在科学中起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作用。 旧量子论 量子革命的导火线不是对物质的研究,而是辐射问题。
具体的挑战是理解黑体(即某种热的物体)辐射的光谱。烤过火的人都很熟悉这样一种现象:热的物体发光,越热发出的光越明亮。
光谱的范围很广,当温度升高时,光谱的峰值从红线向黄线移动,然后又向蓝线移动(这些不是我们能直接看见的)。 结合热力学和电磁学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31396434的概念似乎可以对光谱的形状作出解释,不过所有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然而,普朗克假定振动电子辐射的光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从而得到一个表达式,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完美。但是他也充分认识到,理论本身是很荒唐的,就像他后来所说的那样:“量子化只不过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做法”。
普朗克将他的量子假设应用到辐射体表面振子的能量上,如果没有新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量子物理恐怕要至此结束。1905年,他毫不犹豫的断定:如果振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那么产生光的电磁场的能量也应该是量子化的。
尽管麦克斯韦理论以及一个多世纪的权威性实验都表明光具有波动性,爱因斯坦的理论还是蕴含了光的粒子性行为。随后十多年的光电效应实验显示仅当光的能量到达一些离散的量值时才能被吸收,这些能量就像是被一个个粒子携带着一样。
光的波粒二象性取决于你观察问题的着眼点,这是始终贯穿于量子物理且令人头痛的实例之一,它成为接下来20年中理论上的难题。 辐射难题促成了通往量子理论的第一步,物质悖论则促成了第二步。
众所周知,原子包含正负两种电荷的粒子,异号电荷相互吸引。根据电磁理论,正负电荷彼此将螺旋式的靠近,辐射出光谱范围宽广的光,直到原子坍塌为止。
接着,又是一个新秀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1913年,玻尔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处于包含基态在内的定态上,电子在两个定态之间跃迁而改变它的能量,同时辐射出一定波长的光,光的波长取决于定态之间的能量差。
结合已知的定律和这一离奇的假设,玻尔扫清了原子稳定性的问题。玻尔的理论充满了矛盾,但是为氢原子光谱提供了定量的描述。
他认识到他的模型的成功之处和缺陷。凭借惊人的预见力,他聚集了一批物理学家创立了新的物理学。
一代年轻的物理学家花了12年时间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 开始时,发展玻尔量子论(习惯上称为旧量子论)的尝试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接着一系列的进展完全改变了思想的进程。 量子力学史 1923年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光的粒子行为与粒子的波动行为应该是对应存在的。
他将粒子的波长和动量联系起来:动量越大,波长越短。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想法,但没有人知道粒子的波动性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它与原子结构有何联系。
然而德布罗意的假设是一个重要的前奏,很多事情就要发生了。 1924年夏天,出现了又一个前奏。
萨地扬德拉·N·玻色(Satyendra N. Bose)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解释普朗克辐射定律。他把光看作一种无(静)质量的粒子(现称为光子)组成的气体,这种气体不遵循经典的玻耳兹曼统计规律,而遵循一种建立在粒子不可区分的性质(即全同性)上的一种新的统计理论。
爱因斯坦立即将玻色的推理应用于实际的有质量的气体从而得到一种描述气体中粒子数关于能量的分布规律,即著名的玻色-爱因斯坦分布。然而,在通常情况下新老理论将预测到原子气体相同的行为。
爱因斯坦在这方面再无兴趣,因。
5. 怎样写量子力学中势阱问题的解析
1.分析具体的势能的形式
2。束缚态的条件是总能量小于0
3.写出在不同位置的薛定谔方程,根据具体题目的形式写出其通解的形式,(比方说是e指数还是三角函数解)
4.根据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如波函数连续、波函数导数连续等)列出通解满足的方程组
5.由方程组定出微分方程解中的参数,即得问题的解。
基本问题可以这样解,当然具体的解题过程有很多技巧,比方说利用宇称守恒等条件或者是利用函数的对称性来分离变量,如果你把氢原子能及的解法真正搞懂了,那么别的问题都引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