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杀鱼的作文
一天,妈妈买来一条活鱼,我自告奋勇去杀鱼。
银灰色的鱼乐滋滋地在水池里游着,我瞅准一个空档双手飞快地按了下去,谁料,鱼滑的很,竟然一蹦三尺高,水花溅了我一身。我只好束手无策地看着它,那鱼大概只道自己快要死了吧,又蹦了起来——掉在了地上,昏了过去。我得意地捡起鱼,放在了案板上。
我按照妈妈的话把食指塞进了鱼嘴,顿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里面又粘又滑,它不会咬我吧!?我小心翼翼地摸了一圈,只在上颚摸到了两粒牙齿,我松了口气。开始刮鳞了,可那硬币似的鳞片就是下不来,妈妈说什么来着?。。。。倒着刮!我重新拿起刀从鱼尾往上刮,不一会儿一具鱼的裸体便呈现在我眼前。该“破肚”了,我在鱼的肚皮上划了一道口子,轻轻地掀开往里扫了一眼,妈呀,真是“色彩缤纷”,红的背景,绿的胆,白的鱼泡泡!“美”啊,“美”得我想吐!可能是因为伤口的牵动,鱼又醒了过来,疯狂地在我手里扭动,光秃秃的尾巴把案板打得啪啪响,似乎想给我这个侩子手扇几下巴掌!我在食指上使劲,害怕的不敢睁眼,原来我也是个胆小鬼。鱼突然不动了,我睁开眼,发现鱼的内脏全都掉了出来,乱七八糟的一大片,血淋淋的,那倒不错,省得我去把它们掏出来。我抿着嘴,尽量不吐出来,拎着鱼尾巴,把内脏倒干净,然后心不甘情不愿地扒开鱼鳃,啧,这玩意儿要是不长鱼嘴里还挺好看!像半个红色的小太阳。终于杀好了鱼,我真恨不得把手上的皮剥下来,那腥味太难闻了。
晚上,一碗热腾腾的鱼汤摆在我面前,但我始终没动一下筷子,我想我以后再也不吃鱼了
2. 杀鱼的详细步骤,
杀鱼的详细步骤: 1、用刀把鱼拍晕,然后左手握住鱼头,右手持刀刮去鱼鳞。
刮鱼鳞时一定要逆着鱼鳞刮除。 2、然后在鱼腹的中间位置用刀或者剪刀剖开。
然后去除内脏。注意不要弄破胆囊。
3、内脏清理干净后,注意清除鱼腹两侧的黑膜。黑膜会造成苦涩的口感。
4、然后把鱼头两侧的鱼鳃的部分撑开,去掉里面的鳃片。如果鱼鳃比较干净,也可以不去掉。
5、处理好的鱼,清水洗净。然后用刀在鱼腹位置划几刀以便入味。
烹饪介绍: 鱼肉味道鲜美,不论是食肉还是作汤,都清鲜可口,引人食欲,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比较喜爱的食物。鱼类种类繁多,大体上分为海水鱼和淡水鱼两大类。
但不论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不过是各种营养成分的多少而已。 鱼肉营养价值极高,经研究发现,儿童经常食用鱼类,其生长发育比较快,智力的发展也比较好,而且经常食用鱼类,人的身体比 较健壮,寿命也比较长。
3. 杀鱼记作文
一天,爸爸吩咐爷爷奶奶杀鱼吃。
爸爸走后,爷爷就开始杀鱼了。 我看见爷爷是这样杀鱼的:首先,他用刀把鱼身上的鳞剔掉;接着,他用刀把鱼两边的硬皮割去,再把鱼肚子用刀切开;然后,把鱼的内脏掏出来,再轻轻地把内脏与鱼肚皮粘连的部分分割开来,就像切脐带一样;最后,再把鱼泡取出来,洗干净之后跟鱼身放在一起,就大功告成了。
这次杀鱼我有三点发现,第一、鱼的内脏全掏出或血放光,鱼都不会死,但将头砍掉之后鱼一定会死;第二、我本来以为鱼只有一层腮,可鱼有三层;第三:有的鱼有两个鱼泡,有的只有一个鱼泡。
4. 以鱼写作文老师叫我们杀鱼写一篇作文,还要以鱼为主题~~~该怎么写
本以为随波逐流可以不费力气,就这样随他去好了。
当真的置身其中,放弃逃离的愿望,不再上岸,污泥浊水的感觉着实晦气——随一条清洁的河流远去当然不错,现在哪里去找一条那样的河呢?想念清水,想念自然水域里的鱼。鱼最动人的品质是沉默吧,不愁食物的鱼把自己养得胖胖的,慢慢游动很安祥。
即使一群鱼在一起,也不喧哗。安静就是美好了,不拥挤——我迷恋庄子,他说:相忘于江湖。
没有相濡以沫过的,吃鱼的人,会因为它们相濡以沫感动。鉴赏悲惨,也是习惯。
别的习惯还多着呢,习惯彼此纠缠,彼此禁锢,习惯用声音和目光为别人的脸刻满岁月,特别不结实的人在目光声音的刀剑之中穿行,遍体鳞伤是自然的事。 就像鱼,案上苟延残喘,第一道工序已经开始,失去生命之前,先失去美丽的衣裳,那些鳞片。
闪闪发光的,阳光照彻静水,衣裳是金色的;月光涂染嬉戏的夜晚,衣裳就是珍贵的银蓝。当衣裳被剥,离开柔软身体的时候,那么脏那么惨淡。
它们先死了。 我怀念鲥鱼,它们也是因为格外鲜美成为“名鱼”的。
他们很好看——所有的鱼都是好看的,尤其活泼游动的时候,即使丑也是用人的标准看,即使真的很丑,也特别有趣,比如举起小灯举着诱饵的深海鮟鱇鱼,看了要笑。鲥鱼银亮亮的,肥满又灵巧。
尤其鱼鳞,新妇即使在娘家训练得慧心巧手,也常常给拿下。因为鲥鱼做法讲究不刮鳞,如果一碗清蒸春天富春江的鲥鱼,端上来看鱼的皮肤光光,那新妇烹鱼手艺算完啦,一块完的还有家教家世之类。
听说某大户人家,新媳妇新婚三日之后下厨,也遇到鲥鱼命题作文,她精心烹制鲥鱼,弄好端给翁姑品尝评分,一看鱼皮没有鳞附着,婆婆已经皱眉头了:鲥鱼也弄掉鱼鳞?不知道讲究吗?规矩?没有吃过没人教过……懒洋洋夹起一点,入口却香滑异常,美味不减。 众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很快吃净,人们都忘了拘谨本性,太好吃了,就快快吃得了。
鱼消失了,碗底金色汤汁荡漾,浅金鱼鳞将融不融的样子,挑来一看:原来片片细鳞,用纯白丝线一片片穿好,卧在鱼下面。蒸的时候,鱼鳞独特脂香与鱼肉鲜美融会一处,美不堪言。
有可能被漫不经心“弃置”的东西,这么重要。 传说鲥鱼被渔人网到,知道自己水里逍遥的日子没了。
它们“触网不动,护其鳞”。哪怕只活一刻,也不要蓬头垢面。
哪怕明知将被烹煮,依然不允许把最美的衣裳弄破,即使那本是置自己于死地的美味根本,也不肯变坏不肯破碎,不肯芜秽自己。护好自己美丽的鳞片,下一刻,来好了。
我怀念这种鱼,据说春天的富春江不再有它们迅疾的影子,江边饭铺多想用鲥鱼做号召啊,可是没有。家家都说有价无市,偶尔网箱胡乱养的,徒有其名。
更加怀念。传说,它们的鳞如果不跟随鱼体一起清蒸,也还有用处。
细细洗净,浸泡石灰水里一阵,之后取出晒干,一片片亮晶晶,不同角度看,光影错动。它们叫手巧的首饰匠收了去,做女孩子的花钿。
来自春天江水的银子。这样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