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中竖着写的格式是怎么样的
书法中竖着写的格式是:自右向左,从上而下,上头齐平,下头不一定齐尾(可齐可不齐);落款可长可短,视剩余空间而定,但上不可与正文齐平或高出,下不可与正文齐平或低出。印章大小与落款字相仿为妙。
竖写,自右向左。如果篆、隶、楷、行、章草或今草等书体,要注意行直;通常行距大于字距;楷书重在庄重协调、隶书可字距加大,章草酌情而定。若是大草(狂草),要注意笔划之间、字之间、行之间的揖让、穿插等,行中不必拘谨,字的疏密、轻重、墨色的浓淡也要错落有致。
主要是为了关照整体的平衡,笔划应当自然顺势,要不牵强又尽量少雷同,注意字与字、行与行间的小呼应以及整篇中的大响应。落款要小于主体,上端低于主体、末端稍高与主体,具体要根据主体的字的大上多寡及款的长短处理。
印章一般启首一枚、异型较佳,尾章通常一阳一阴,与落款不重复为妙。以上只中基本要求(精神),终究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形,不要太拘泥。
扩展资料:
常见格式
1、写成两行或三行
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
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2、居中写一行(少字数)
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2. 中国字从什么时候开始由竖着写变成横着写了
我是抄的: 中国古代汉字书写是竖行,这大约和汉字初期的书写材料是木简、竹简,书写工具是毛笔,汉字是方块字等有关. 等到汉代以后纸虽然发明出来,但汉字书写方式已有很久的历史了,仍然是通行竖写.就是隋唐雕版印刷出现,宋代活字印刷发明后,都仍是竖排竖行. 到了清朝末年,一些知识分子学习西洋文化,提倡汉字改革,提倡拼音文字,力主改变传统书写方式,改用从左到右的“横行”排列方式. 1909年中国已有了用“横行”排版的书,它就是提倡拼音文字改革的刘世恩写的《音韵记号》一书. 1955年1月1日,一元伊始,万象更新.刚刚收到《光明日报》的老订户们惊讶地发现,他们熟悉的报纸变了,昨天还是从上到下竖着排列的文字今天竟然一行行横着走了起来.这一来,看报纸的状态全变了,原来是从上到下一边读报一边点头,现在可倒好,这从左到右的排版方式让人看报时整个儿变成了一边读报一边摇头. 也就在这一天的《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为本报改为横排告读者》的文章:“我们认为现代中国报刊书籍的排版方式,应该跟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它的需要而改变,应该跟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文字的横排横写,是发展趋势.” 著名学者郭沫若、胡愈之等也很快撰文指出文字横排的科学性.人的两眼是横的,眼睛视线横看比竖看要宽,阅读时眼和头部转动较小,自然省力,不易疲劳,各种数、理、化公式和外国的人名、地名排写也较方便,同时还可提高纸张利用率. 于是编辑们就在一起讨论该怎么做,大家热情很高,却无从下手.这时于友提出不妨按照外国的报纸来改,他曾经学过俄语,当时《光明日报》的地位和前苏联的《消息报》很相似,大家就找来近期所有的《消息报》,仔细研究它的文字排版形式,然后推出了中国第一份文字改版后的报纸——《光明日报》. 而这时,离陈嘉庚先生提出“汉字横书”已经过去4年多了,那是1950年6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陈嘉庚正式向大会提出了中文书写应统一由左而右横写的提案. 《光明日报》率先实践后,到1955年11月,中央级17种报纸已有13种改为横排.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也改为横排,至此,全国响应. 字改革内容之一.它包括减省汉字笔画、减少汉字字数两种含义.前者指把笔画繁复的字,变成笔画少的字;后者指一个字原来可能有几种写法,包括正体、俗体、异体等,经过简化后,确定一个为正体,其余均废除.被简化了的汉字称为简化字.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简体字,也就是说,汉字简化工作和简化字,从中国殷商时代就开始了.以后几乎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做了汉字简化工作,都产生过相应的简化字 .如 ,从六国文字到秦统一后的小篆,秦始皇下令的“书同文”,可以看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由官方做的汉字简化工作,小篆对六国文字说来,就是规范字、简化字.以后从小篆到隶书,从隶书到楷书,每一次书体变革,都是一次汉字简化工作.楷书定型以后,还有对楷体字的正体、俗体、讹体的甄别工作.现代汉字简化工作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钱玄同、陆基、黎锦熙等人做了很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辑出版了《简化字总表》.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同时废止1977年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简化字总表》所列简化字是通行汉字的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