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报告怎么写
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对其结果整理成的文字材料,就是教育调查报告。
其作用是就某一科研课题搜集材料、罗列现象,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分析、归纳综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找出解决总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调查报告一般都包括总提、主体、结论这三个“老三段”的基本格局。
调查报告结构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
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导言。
(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
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待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通调查还是非普通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体现调查报告的价值。 (3)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细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
数据如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可以增加说服力,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①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②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的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③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性;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
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结论。
利用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列出参考资料。即在写调查研究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对读者提出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
一、主题的确立与材料的选择 关于主题。调查报告主题和调查之前的选题与立意应该一致,当然,在获得调查资料后,对问题有了再认识,也可以重新确立主题,确立主题要求是: 第一,主题要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或验证一种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能对现在的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即使是探索,也要具有前瞻性,而不能是过时的落后的东西。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所针对的教育问题,应该是十分紧迫的或长期没有解决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主题要体现调查资料,资料能够充分说明主题。
主题的确立要依据调查资料的内容,要能体现调查资料的内容。预先的假设与现有的材料不一致,要以现在的材料为准进行修正。
要使材料能够充分说明主题。第三,主题宜小不宜大。
小的主题能密切联系教育实际,也能较好地获取材料,撰写起来也较容易。大的主题费时费力,只适合专门的教育科研部门进行研究。
对广大在职教师来说,主题宜小不宜大。 关于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确立主题的基础,主题是材料的统率,调查报告的主题决定了调查资料的取舍,选择材料的要求是: 第一,材料要典型。调查获取的材料很多,经过整理后的材料应该都是有用的材料,如果不加选择;全部写入文章中,势必变成材料的堆砌。
因此,必须选取最具说服力的典型材料。第二,材料要充分。
调查报告注重的就是事实,事实充分就能很好地说明观点,因此,写作调查报告要让充分的事实说话,切忌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二、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教育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引言、主体、结尾几个部分。
l、标日 标题是文章的门面,好的标题一看就能让人感觉到该调查报告的意义。标题的写法有两种。
即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 (1)单行标题俗称在标题,它或者揭示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如《要把农村小学的图音体教育落到实处》;或者表明调查的对象范围、如《xx市农村中小学乱收费情况调查》;或者把要调查研究的问题作标题,如《负担为何越减越重》。
(2)双行标题又称正副标题。正标题一般从正面或侧面揭示调查报告的中心内容或基本观点,又被称为虚题,它常采用象征、比喻、暗示等手法来写。
副标题直接表明调查的对象范围,又称作实题。例如: 上山下乡,动乡交流 ---XX市与XX县对口帮教支教情况调查 表明对象的标题一定要注意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要确保读者能够从调查范围上确定你的调查的意义大小。
2.引言 这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要简要地介绍调查的概况,包括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一范围、方法、内容等,这些方面不一定要齐全,可根据具体情况作介绍,或者简要地介绍调查的经过;或者阐述调查结果或基本观点;或者提出教育领域颇受关注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言用语要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3.主体 这部分要对调查材料进行条理性的叙述和分析。常见的结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调查经过或事件发展顺序,先叙述调查的事实材。
2. 研究怎么写
确定一个主题
如果已经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当然好,而当大脑有一个很模糊的疑问时,这个主题到底是什么可能很难说出来,这时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就是把所有关于这方面的现象、疑问、知识等都列出来,不要考虑想法是否现实,不要考虑评价怎样,只要写下来就行了,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当无法再提出更多的问题时,问自己哪个问题最重要?实际上,在现有知识体系下,这时已经把疑问的内涵和外延都表述出来了,选择最关心的方面作为主题即可。
精确描述问题
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更加精确的问题。基本的问题分为三类,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对概念进行的界定和理解,“怎么办”强调实用,是方法论。一个完整的研究应该涵盖从概念到方法论,如果时间和篇幅受限,可以只突出某一个方面。比如某个幼儿教育主题,最实用的是研究“怎样在XXX条件下进行幼儿教育”,也可以进行概念性研究,比如“什么是XXX条件下的幼儿教育”、“XXX条件下的幼儿教育与XXX 的关系”、“XXX条件下的幼儿教育为什么重要”等等。
学习前人经验
在刚开始研究这个主题时,对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认识也比较肤浅。闭门造车效率极低,学习前人积累的经验必不可少。因为研究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突破才有价值,不一定非要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应用上的拓展和连接也是突破。
选择资料。现在资料获取越来越方便,最快捷的方法是上网(维基百科、谷歌搜索),更深一步的研究则要浏览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研究、著作等。一定要学习这个主题最权威的研究成果,不要害怕。大师的东西都可以学会。不是权威成果经常会误导人。
评估资料。前人的研究成果可能汗牛充栋,互相矛盾,用前要对资料进行甄别。一定要把观点和事实区分开,没有事实支撑的观点只是猜想,只学习那些论据充分、尊重事实的资料。
学习资料。到这一步才开始真正的学习,方法可以写很多本书了,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或精读或略读,把那些值得学习的资料理解透,将不同的观点列出来。这个过程与个人的理论基础、阅历、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因素都有关系,有必要花功夫深入学习一下学习的方法。
3. 课题调查研究怎么写,格式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4. 课题研究怎样写
原发布者:好人郝018
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是—项复杂的探索性工作,又是一项有序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强的计划性,要做到有序、有控,以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因此,课题研究必须重视研究方案的设计。当研究者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就应为完成研究课题的任务制订必需的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的方案(亦称课题实施方案)有多种形式。它是合理组织课题研究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而详细编制成的“施工蓝图”。在制订课题研究的方案时,不仅需要认真考虑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具体题目、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条件、程序步骤,还应充分预计到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留有备用的时间,增加调整、回旋的余地。在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还应广泛征询导师的意见,听取同学的建议,多交流研究构思,多讨论切磋课题研究的具体方祛,从而使整个课题研究方案趋向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要求如下:课题名称要求:1.简明、贴切、清晰。2.常用陈述式句型表述。课题界定 要求回答"什么是"的问题,说明课题名称及其关键词和重要要领的定义、涵义及来源。方案设计的许多内容将由此发出去。科学的课题界定有利于使研究内容和活动切题,防止研究目标和方向的转移或使研究范围任意扩大或缩小。研究背景与意义要求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研究"的问题。可说明:1.研究原因。具体说明:(1)时代背景。用以说明研究者选用的新的社会参照标准。(2)针对问题。说明根据新的社会参
5. 论文研究现状怎么写
原发布者:jsh19870316
毕业论文指导:如何写“国内外研究现状”?一、为什么要写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考察学生是不是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为什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呢?不是为了让学生抄袭,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二、怎样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写之前,同学们要先把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写毕业论文时,对这些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还要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还有哪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需要进一步研究。三、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注意不要把研究现状写成事物本身发展现状。例如,写股指期货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而不是写股指期货本身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三是不要写得太少。如果只写一小段,那就说明你没有看多少材料。四是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
6. 学前教育存在问题研究主要内容怎么写
1.选题问题选题是整个教育科研首要的一步、关键的一步。
如果选题不是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个选题的价值就不大,将来就不会被教育实践所接受。目前,有些选题不是实践中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是出自于个人的兴趣,没有考虑实践价值;更多的选题想当然地以为是所谓“热点”问题、“空白”问题,其结果却引不起实践的兴趣和呼应。
通过研究找准研究课题,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选题要来自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选题的唯一标准是看实践性如何。这个说起来容易,实践中却不容易操作。
每个选题似乎都来自实践,每个选题似乎也都是实践中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这里,个体的、感觉的东西是靠不住的,必须通过研究确立课题,通过调查的方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准研究的问题。
2.研究力量分散专业研究人员与实践者之间存在距离,研究力量分散,使研究成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目前的课题组多由专业研究人员与实践者共同组成,这比较合理。
但两者之间如何合作,才能做到优势互补,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专业研究人员缺乏对实践和实践者的了解,实践者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专业化水平不够。
此外,一个好的研究成果一定是集体攻关、集思广益、集体创造、集体智慧的结晶。研究力量组合上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即研究力量分散,一些研究人员个体承担的研究比较多,形成合力的研究少。
当前,学前教育研究开展得轰轰烈烈,特别是“十一五”开局之际,一批非常好的研究选题被批准立项,还有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正在进行中,这一良好的开端是学前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我们应把研究力量整合起来,优势互补,群体攻关,这是现代教育研究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研究组织的特征。
对于目前专业研究人员和实践者之间存在的距离,要靠专业研究人员去缩小。要建立专业研究人员和实践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结构模式,构建“研究共同体”,把实践者作为合作研究者。
作为专业研究者本人,应该掌握深厚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科研方法,同时还应明察学前教育的前沿动态,对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选题的确定到研究方法的论证再到研究成果的总结这一研究全程的质量。
不断的学习,应该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目标。
7. 学前教育存在问题研究主要内容怎么写
1.选题问题
选题是整个教育科研首要的一步、关键的一步。如果选题不是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个选题的价值就不大,将来就不会被教育实践所接受。目前,有些选题不是实践中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是出自于个人的兴趣,没有考虑实践价值;更多的选题想当然地以为是所谓“热点”问题、“空白”问题,其结果却引不起实践的兴趣和呼应。
通过研究找准研究课题,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选题要来自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选题的唯一标准是看实践性如何。这个说起来容易,实践中却不容易操作。每个选题似乎都来自实践,每个选题似乎也都是实践中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这里,个体的、感觉的东西是靠不住的,必须通过研究确立课题,通过调查的方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准研究的问题。
2.研究力量分散
专业研究人员与实践者之间存在距离,研究力量分散,使研究成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目前的课题组多由专业研究人员与实践者共同组成,这比较合理。但两者之间如何合作,才能做到优势互补,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专业研究人员缺乏对实践和实践者的了解,实践者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专业化水平不够。此外,一个好的研究成果一定是集体攻关、集思广益、集体创造、集体智慧的结晶。研究力量组合上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即研究力量分散,一些研究人员个体承担的研究比较多,形成合力的研究少。
当前,学前教育研究开展得轰轰烈烈,特别是“十一五”开局之际,一批非常好的研究选题被批准立项,还有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正在进行中,这一良好的开端是学前教育领域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我们应把研究力量整合起来,优势互补,群体攻关,这是现代教育研究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研究组织的特征。对于目前专业研究人员和实践者之间存在的距离,要靠专业研究人员去缩小。要建立专业研究人员和实践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结构模式,构建“研究共同体”,把实践者作为合作研究者。作为专业研究者本人,应该掌握深厚的专业理论和先进的科研方法,同时还应明察学前教育的前沿动态,对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选题的确定到研究方法的论证再到研究成果的总结这一研究全程的质量。不断的学习,应该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