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息的标题该怎么写
消息标题的写作 (一) 消息标题的作用和种类。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其作用是:吸引读者阅读;集中反映消息的精华,使读者对内容有概括了解。消息的标题往往有三种类型一是正题,或叫母题、主题、大标题。
是标题的骨干和核心,高度概括消息的中心内容。 例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例2、“光棍堂”引来了四只“金凤凰” 二是引题,又称肩题、眉题。
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解释意义等。引题一般多作虚题。
例1 彩灯映照笑脸 歌声洋溢大厅 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小朋友喜庆六·一 三是副题,又称子题、副标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
副题一般多作实题。 例1 清扫穷角落 同走富裕路 无锡县4000多困难户向贫困告别 (二)消息标题的制作。
根据这三种标题类型,在制作的时候可组成三种标题形式。 1、单行标题。
只有一行正题,它能简洁明了地反映消息内容的中心思想,要求制作鲜明醒目易记。 例1、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今天离京赴朝访问 2、双行标题。
引题和主题兼用,或是主题和副题并用。 例1、过去出名“穷过渡”如今真正富起来 大寨家家户户买了电视机 例2、收700万“中介费” 原危改所所长被判“死缓” 3、三行标题。
主题、引题、副题全备。 例1、78.4亿千瓦时 三峡电明年来广东 美加停电引起社会关注 粤发电部门称已制定事故预案 (三)消息标题的制作要求:一要准确,二要鲜明,三要生动,四要简洁。
不符合标准的例子如: 例1、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校4000余名新生入学 犯了以偏概全,小题大做的毛病 例2、不恋“天南海北”主动申请到“新西兰” 原来“天南海北”指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新西兰”指新疆、西藏、甘肃。 例3、盖俊和女儿结婚不收彩礼 盖俊和是一个人的名字,这里产生歧义。
例4、中国“黑姑娘”远嫁非洲 “黑姑娘”指的是煤炭。 例5、一位普通工人竟然写出电影剧本 例6、竟敢敲诈两会代表 一路边店遭严厉惩处。
普通工人就不能写剧本?一般公民就该遭敲诈? 例7、奇奇奇真是奇怪,赵先生奇怪死了 “奇怪死了”语义不明。 例8、拳击卫冕战将在中国举行 霍利菲尔德要来揍人 把拳击比赛称作“揍人”,粗鲁。
例9、音乐尿布、西瓜探熟器、自动保护安全煤气灶……中学生科技成果提醒人们 莫让应试教育挤干孩子的想象力 标题内容前后矛盾。 例10、九辆汽车搞死亡之吻 把事故称作“死亡之吻”不人道。
较好的标题例子有: 例1、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 例2、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 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 市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竟是“分配基本合理” 例3、会翁之意不在会 在乎山水之间也 青岛会议知多少 请看会议一览表 例3 球迷“多心”滇夏之战 例4、宋美龄斗法李登辉 例5、征地造房为啥等煞人? 一道公文背着三十九颗印章旅行 希望有关部门舍繁就简,多办实事,加快住宅建设步伐 例6、老子批条子 儿子捞票子 女儿考试无能 老子捣鬼有术 ************************************************************* 消息标题的结构形式 消息的标题比其他文章的标题的结构形式上要多样些,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类。 单一型标题一般为单行标题,也有作两行的;复合型标题为多行标题。
前者只有主标题,后者则包括了主标题与辅标题两部分。 主标题又被称为“正题”。
它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复合型标题中,主标题的字号要大与辅标题的字号。一般来说,主标题的作用在于点明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与观点,文字十分简洁。
辅标题包括了引题(又称眉题、肩题)和副题(又称子题)两部分。这两部分在标题中可以二者兼有,也可以二者取一。
与主标题组合,构成多种变化,能增加标题的表现力,丰富报纸版面形式。引题在主标题之上而字号较小,它主要是从一个侧面对主标题进行引导、说明、烘托或渲染。
副题是置于主标题之后的次要标题,字号最小,它主要是对主题起补充、注释作用。 消息标题的内容构成 按内容区别,消息标题包含有实标题和虚标题两类。
实标题重在叙事,着重具体表现新闻事实中的人物、事件、地点等要素,让人一看就明白主要事实是什么,属题材型标题;虚标题重在说理、抒情,着重揭示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道理、思想、精神等,让人明了新闻事实的意义及价值,属主题型标题。 消息标题中,内容构成主要是指处理好实标题与虚标题的关系。
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单一型标题不管是单行题还是双行题,都应是实标题。例如: 少儿办银行 这是第一家 煤:山西积压 上海缺口 女学生身患绝症 保险公司雪中送炭 以上三例,前两例是单行题,后一例是双行题,都属于单一型标题,其内容都是写实的。
第二、复合型标题中,至少必须有一个实标题。例如: “肥水”流入“外人田”(正题 虚标) 我省一批医药科研成果被省外企业买走(副题 实标) 100万美元卖出去 2000万美元买进来(引题 虚标) 我国生物产业面临尴尬(正题 实标) 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引题 虚标) 爱吃瘦肉者,请您多付钱(正题 实标) 本省十几个县市调整猪肉各品种之间的差价(副题实标) 以上前两例都有一实标题,后一例中的正题与副题。
2. 怎么写新闻标题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整体提炼,不仅需要准确表达整篇新闻的主要内容,还需要吸引读者,本文简要论述了新闻标题的主要作用,提出了目前新闻标题拟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如何写好新闻标题的主要策略,以促进新闻标题的拟定。
[关键词]新闻标题;作用;问题;策略
一、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
新闻标题能够对新闻内容进行良好的提示,对于新闻宣传效果和吸引读者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经过分析和总结,认为目前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好地吸引读者
新闻标题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们通过传播媒介观看新闻时,新闻标题能够以加大加粗的字体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可以根据标题判断是否对新闻内容感兴趣,从而有选择性地阅读新闻内容。第二,新闻标题内涵深刻,不但语句优美、内涵丰富,又可以精确地概括新闻的整个内容,因此对于读者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第三,帮助读者更好地定位自己的阅读爱好。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每天接触到大量信息,耗费大量的时间,需要从众多信息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内容,而新闻标题对于信息的概括精炼又全面,可以大大节约人们寻找信
3. 好的文章标题,新闻标题,描写语言,成语,新词急
好的文章标题一是运用比喻法——就是运用一些恰当而巧妙的比喻句式作作文标题.其特点是形象、生动、新颖等.例如: 话题 作文标题 《思想》 思想,是不过时的美丽 《微笑》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沟通》 沟通——理解的桥梁 《诚信》 诚信——事业成功的基石 《拼搏》 拼搏——美好生活的跳板 二是运用引用法——就是运用一些诗句、名言、名句等来作作文标题.其特点是意味比较含蓄,内涵比较丰富,文化底蕴比较浓厚.例如: 话题 作文标题 《理解》 落霞鹜与孤齐飞 《理解》》 道是无情却有情 《谦虚》 山外青山楼外楼 《良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勤奋》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三是运用化用法——就是把一些诗句、名言、名句等改一二个字使之变成自已的语言来作作文标题.其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灵动的色彩.例如: 话题 作文标题 《中秋》 月若有情月长吟 《贤才》 近水楼台“贤”得月 《诚信》 诚以养德,信以修身 《故乡》 无限风光在家乡 《细节》 挫折常积于忽微 四是运用对偶法——就是运用对偶式的句子,像古典小说的那种双行标题.其特点是具有浓厚的古典意味,气势非凡引人,最能体现出作者的灵气与才气.例如: 话题 作文标题 《信任》 宽容赢得信任 ,理解造就成功 《纳谏》 兼听则明事事顺,偏听则暗日日衰 《反省》 金无足赤需多炼,人无完人常自省 《奉献》 众人拾柴火焰高,你我奉献幸福长 《挫折》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五是运用悬念法——就是有意在作文标题设置一些令人迷惑或很有悬念的问题.其特点是富有吸引力,能令人浮想连绵,增加文章的魅力.例如: 话题 作文标题 《幻想》 外星人在哪里? 《个性》 怪言+怪形=? 《网络》 网络——人类的高级病毒? 《环境》 谁是我们的杀手? 《嫉妒》 嫉妒+?=成功 六是运用文体法——就是所写的作文标题很具有文体特征.如议论文的一般格式是:谈***,议***;记叙文的一般格式是:记***,难忘的***,散文标题的一般特点就是比较有抒情的味道.例如: 话题 作文标题 文体 《进与退》 论“进”与“退”的关系 议论文 《放弃》 谈放弃的原则 议论文 《亲情》 难忘的母爱 记叙文 《童年》 记快乐的童年 记叙文 《青春》 青春,放歌的季节 散文 《回忆》 往事,飘渺的梦幻 散文 《幸福》 平淡,飘香的幸福 散文 七是运用加工法——就是紧紧地抓住话题的中心词和主题思想,把话题稍微加工一下就成了比较好的作文标题.其特点是能比较快速、准确地扣住话题的中心意思,给评卷人一种主题鲜明、方向准确的感觉.例如: 话题 作文标题 《勤俭》 勤俭是一种美德 《遗憾》 品味遗憾 《信念》 与信念同行 《宽容》 宽容,一种美好的风度 《利与义》 义当先利为后 总之,一个好的作文标题应该给人一种文体特征鲜明,主题思想明确,作者的立场和态度明朗等感觉,同时还应该具有形象、新颖、简洁、含蓄、扣题、意味无穷等特点,使读者读得顺口,品得有味,记得深刻,起到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好的新闻标题:农民怕政策变化而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对当前农村的一大思想障碍的评论,标题可以想出很多.如《致富要有长远打算》、《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和长远》、《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这些标题都可以据以成篇,但未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作者却干脆把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定题:《致富不能“鸡啄米”》,这样既直截了当,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语言来说又比较形象生动,使听众听了以后不易忘却. 同样的标题还有:《为分数“拧水分”好 》(《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0日)、《为健康“颁奖”》(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5日第一版)、《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取妻》(江苏如皋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莫把“衙门”抬下乡》(湖南益阳县广播站1986年2月10日播出)等等 ,这些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醒目、形象,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 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描写骄傲的成语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惟我独尊 自高自大 自鸣得意 自我陶醉 自命不凡 目空一切描写谦虚的成语不骄不躁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慎言谨行描写学习的成语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学而不倦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舍死忘生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丝不苟 两袖清风 见礼忘义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千钧一发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观者如云 挥金如土 铁证如山 爱财。
4. 怎么写新闻标题
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是要求其特殊、要求其独特。
让读者一看,使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
对于评论来说,更是这样。之所以有如此要求,是因为评论题目具有特殊的作用。
有人说:“标题是评论的眼睛。”这是一种“文学语言”。
那意思无非是说,眼睛是传神的,评论的标题应该把评论的精神表达出来;或者是说眼睛能够把人勾住,评论的题目应该一眼就能把读者吸引过来,使他非把文章读下去不可。如果是广播评论,要能吸引听众,使人非听下去不可。
正如汤姆森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采的标题。”
①在当今,报刊、广播电视频道的数量相对于过去已翻了好几番了。而且报刊已进入厚报时代,甚至有的报纸一天就出百版;广播、电视大多数已是全天候播出,这一切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可以说,信息爆炸时代已经来临。加上社会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人们已无过多的时间去关注它,可以说,就连看完报纸几个版面的时间也没有。
那么,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新闻评论标题如何创新呢?这就涉及一个标题创新艺术的问题。
一、评论标题的生动性 一讲到生动,人们会立刻想到小说、散文、诗歌等,似乎与新闻评论无缘。其实生动和新闻评论早已是水**融,尤其在西方新闻评论作品中为一大特色。
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起来,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农民怕政策变化而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对当前农村的一大思想障碍的评论,标题可以想出很多。
如《致富要有长远打算》、《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和长远》、《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这些标题都可以据以成篇,但未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作者却干脆把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定题:《致富不能“鸡啄米”》,这样既直截了当,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语言来说又比较形象生动,使听众听了以后不易忘却。
同样的标题还有:《为分数“拧水分”好 》(《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0日)、《为健康“颁奖”》(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5日第一版)、《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取妻》(江苏如皋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莫把“衙门”抬下乡》(湖南益阳县广播站1986年2月10日播出)等等 ,这些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醒目、形象,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 二、评论标题的幽默性 幽默是智慧的象征,才华的体现,它以特有的诙谐和意境,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
老舍先生说:“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然而一琢磨脸就红起来,这要比正颜厉色地教训人效果好得多。” ②“讽刺家的心是冷的,而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在心态上没有讽刺家那么厉害”。
③具有幽默效果的新闻评论标题,不仅给读者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而且能够激发读者对新闻评论内容的兴趣。要把评论写好,讲究语言文字的幽默性是高招之一,其中制作富有幽默性的标题,就会一下子抓住读者和听众。
试举一例: 《人民日报》2004年4月210日“今日谈”的标题为《喜人的“不习惯”》。这篇评论据以“前两天在北京火车站乘火车,登车后总感觉什么地方和过去不同。
原来是站台加高和车底持平,上车如履平地了。习惯了踩着梯子上下车,对这方便之举一时倒有些不自然。”
作者抓住了事件的性质——可喜的,借用自己的感受——“不习惯”来概括这一使人上下车方便的变化。事情本身没有逻辑矛盾,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 ,逻辑矛盾就出来了,幽默感也出来了,于是人们才有读下去的欲望。
如果标题为《可喜的变化》,这一标题是准确地反应了事情的原委,但太笼统,让人一看就是喜鹊评论,而这种性质的新闻在中国铺天盖地,根本没法吸引读者的眼球。 再如:《“猪八戒”不该成为荧屏“香饽饽”》(《经济参考报》2005年08月22日)、《这样的“抠门”值得称赞》(《人民日报》2005年08月10日 第一版)、《楼市:中央政府不是"千手观音"咋办》(《中国青年报》2005年07月07日)、《企业要有“野性”》(《文汇报》2005年08月19日)、《造林还是“造字”》(湖北十堰电视台2002年11月15日首播)、《乡镇企业不是属猪的》(甘肃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12月14日播出)、《既要打锣,就不要怕响》(江苏省阜宁县广播站1983年6月25日播出)等等。
这些标题诙谐有趣,它特有的幽默力量,比一本正经的说教有效的多。 那么,如何制作引人入胜的新闻评论幽默标题呢?首先要了解读者精神和物质上的迫切需求,在此基础上发掘心理上的幽默敏感点,但最终还得利用一定的语言手段和表达技巧来激发读者对幽默敏感点产生共鸣。
三、评论标题的哲理性 哲是智慧,是人类科学思想的花朵。理就是道理,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道理。
哲理,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原理,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规律的基础规律,或者说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简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