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蚕的日记怎么写
4月5日 星期六 阴
今天爸爸帮我从街上买了几十只蚕,说要我写观察日记。我拿来装蚕宝宝的盒子,我怕他们拉屎,所以特
意在里面放了些纸,这样既卫生有可以随时保持盒子的清洁了,真是一物两用。盒子里的蚕宝宝用他那饥不择食的嘴,不停的吃着美味的桑叶,好像永远吃不饱似
的。蚕的身体有10节,每节都有4条腿。小小的眼睛露出渴望成为飞蛾的眼神。爸爸对我说:“看样子,下个星期3就咬脱皮了。
4月8日 星期二 阴转多云
今
天早上。我看了看蚕,发现蚕不吃不喝,神情萎靡的卧在一边,我心想:该不会病了?于是我连忙喊醒熟睡中的爸爸,他睁开朦胧的睡眼,不耐烦地说:“我说了今
天蚕脱皮。这个现象很正常。”说完又睡了。我听了美滋滋的上学去了,心想:中午应该就能看到蚕脱皮吧。中午回来的时候,我发现蚕又在神采奕奕的吃桑叶,我
看了看跟原来没两样,我心想:会不会脱皮就是长大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问了爸爸,爸爸肯定了我的想法:蚕一生要脱5次皮,然后化成茧,最后又化成飞蛾,在
这期间成为茧的丝可以做被子,衣服。飞蛾生玩蛋后就会便死了,孩子你一定要学习蚕默默为人类奉献的精神,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
2. 关于蚕的观察日记
事先声明一下日记不是本人所写啦,不过确实是关于蚕的观察日记
春天到了,我得到一片蚕卵,从此,妈妈就开始教我学养蚕。 蚕宝宝刚刚出生时个头很小,饭量也很小,身体的颜色是黑色的,就像小蚂蚁一样,经过我尽心喂养了一段时间,蚕宝宝就慢慢长大,黑色的皮肤变成了白色,每当蚕吃桑叶时,我总能听见沙沙沙的声音,看着它们吃得那么香,我很开心。又过了一段时间蚕宝宝的身体就开始发亮,这是它们该吐丝了,它们边吐丝边给自己建造城堡。蚕茧的样子很像小花生壳,有白色、黄色、粉色,很漂亮。它们在茧里变成蛹,然后变成蛾子把茧咬开,在我为它们准备的小家里开始产卵,产完卵以后就死了,,成语“作茧自缚”,就是这样来的。
3. 怎样写一篇关于蚕的观察作文
前几天,我把几片桑叶放到养蚕的盒子里,就开始观察蚕宝宝了。
这些像小胖娃娃一样可爱的蚕宝宝都向着我放的桑叶前进。它们刚脱完皮一定饿坏了。瞧,一条蚕宝宝爬到了一片桑叶旁边开始一点一点地吃起来了,大约十分钟就吃了一大半了,真厉害。我看了看其它的蚕宝宝,其中有一只蚕宝宝爬上了另一只蚕宝宝的身上,就像是上了桥一样。一转眼之间,我的蚕宝宝各占领了一片桑叶,像是它们的领地一样。
蚕宝宝吃完了自己的桑叶自然地吃其它的桑叶,它们围着一片桑叶,好像在争吵说:“这片桑叶是我的。”我一边放了十片绿油油的桑叶,一边想:这么多桑叶,应该不会再争吵了吧。于是,我把最大的那只蚕宝宝拿出来,发现它的嘴里有一两根丝,应该快要吐丝了。突然,它用后面的脚粘住了我的手指,原来它要找地方结茧呀。我连忙把蚕宝宝放回到桑叶上,而且把吃剩下的桑叶和排泻物都清干净了。
现在,蚕宝宝已经吐丝了,它们吐丝的颜色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我发现外面的丝比较软,里面的丝比较硬,就像是美丽的小房子。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
看着这些可爱的蚕茧,我希望蚕宝宝们能快点变成蚕蛾,从自己的小房子里出来。
4. 日记的蚕怎么写
把它放在纸盒子,或是筛米的小筛子里,用筛子的话要放一些纸垫在筛底。
小蚕刚从卵里孵出来时,要特别小心对它,用比较嫩的桑时喂它,换桑叶的时候用很软的毛笔来移动它,要注意力量;有时桑叶太干燥,不细心就会在换桑时的过程中把小蚕留在要丢弃的桑叶上。小的时候难养一点,长大些就好办了。
等它要结茧子的时候,拿些麦秆子札成枝枝桠桠的型状就可以了。
破茧后,把它们一起放在一个盒子里,它们会在一起交尾,然后产卵。有时因为养的蚕少,所以破茧的时候蛾子会有落单的,但不用担心,只要有一对蚕成功,相信也够你养了。
桑叶要新鲜的,也可以每次采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几张,其余的洒点水装在冰箱里保鲜。采来的叶子会有一定的灰尘,可以洗净后凉干,一定要凉干,不然小蚕或大蚕吃了会拉肚子的,说不定还会翘辫子。 昨天,我买了几只蚕,准备养起来。
回家后,我找了个小盒子,下面用透明胶粘起来,上面扎上许多小孔,里面铺上一张白纸,蚕宝宝的“家”就做好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蚕宝宝放进它们的“家”里。它们在里面爬来爬去,有的把头探出来,不停地摆动;有的在纸上乱爬,速度挺快;有的奄奄一息,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我恍然大悟,我怎么忘了给蚕宝宝喂桑叶了呢?
我连忙抓了一把桑叶放进了盒子里。这些小家伙们就吃起来了:有的从边角地方向中间啃,像挖地道一样;有的从中间挖个小洞,由中央向边区进攻;还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见到叶子就扑上去……
到了中午,我看见蚕宝宝都不动了,原来它们正在休息。它们休息的姿势真是千奇百怪:有的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被定住了一样;有的“多脚朝天”。仰卧在那里,好像在做着美梦;还有的睡在桑叶上,似乎生怕桑叶被别人抢走了……
啊,养蚕宝宝好有趣呀!我要把蚕宝宝照顾好,让它们吃得饱饱的,睡得好好的,长得壮壮的,结出又白又大的 。 。
养蚕记
前段时间,科学老师发给我们一些蚕卵,让我们回家自己动手孵化。这些蚕卵比芝麻还小,圆圆的,灰不溜秋的,我有些将信将疑,这些小不点儿真能孵化出蚕宝宝吗?
回到家后,我把蚕卵放在棉花里,因为科学老师讲过,蚕卵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孵化。接下来的几天,我一放学去看我的蚕宝宝孵化了没有。盼星星盼月亮,直到第五天,我照例打开棉花,惊喜地发现白色的棉花上有几个极细小的,黑黑的小毛毛虫在蠕动,我高兴地叫起来:“我的蚕宝宝孵化出来了!我的蚕宝宝孵化出来了!”我赶紧找来一个小纸盒,又拿了一片桑叶,用一根牙签小心翼翼地把棉花上的蚕宝宝拨弄到桑叶上,再放进纸盒里,我不禁又担心了起来:这么小的蚕宝宝,它们会吃桑叶吗?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纸盒,发现嫩绿的桑叶上多了几个小小的洞洞,还有一粒粒黑黑的大便,蚕宝宝呢则正躺在桑叶上伸着懒腰呢。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小东西能吃会拉,健康得很哦!
在我的悉心照料下,我的蚕宝宝一天天地在长大,我发现它们原本黑黑的身体渐渐变成了深灰色,棕褐色的头部也依稀可分辨了,它们吃桑叶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身体也变越来越长越来越胖了,有时候我发现它们吃饱了就昂着头,好像在说:“小主人,谢谢你每天给我们吃这么嫩的桑叶。”
通过这段时间的亲身经历,我觉得养蚕宝宝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呀
5. 观察蚕的吐丝过程,写一篇观察日记
蚕的生长过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籽变幼虫。籽一般是在夏天才产出,它要再放到第二年开春才可以变成幼虫。到了春天的时候,籽里的幼早会在籽的边缘处咬一个小洞,悄悄地爬出来,这幼虫叫作蚕蚁。它的颜色呈黑色,长度约为1.5毫米。
从壳里出来的蚕蚁开始狠命地吃桑叶,经过七八天的成长,蚕蚁开始第一次脱壳,它的颜色开始向白发展了。脱壳的那天,桑叶也不吃了,就在原地像雕像一样一动不动,就算你把它从一米高的地方扔下来,它也一动不动。我很想知道蚕脱壳的时候疼不疼,我想一定很疼。蚕一共脱四次壳,蚕就“长大一岁”,当蚕五岁的时候,它就变成了熟蚕。
变成熟蚕之后,蚕就开始吐丝。一般蚕吐出来的丝大约呈黄色,只有成长发育好的蚕才吐出白丝。蚕们把吐出来的丝包住自己,蚕吐丝和画画一样,先画一个轮廓,然后开始加固。把自己包住以后,它在茧里就变成了蛹。有一些蚕把自己的丝平铺,没有包住自己,所以它直接就变为了蛹。
蛹过两个星期就变成了蛾,这种蛾飞不高,也许是身子胖的缘故吧。蛾就不吃桑叶了,它只会一心一意地下籽了!但是时时刻刻想着“逃跑”的事,有一只淘气的蛾在我睡觉的时候爬上了我的拖鞋,你说可气不可气?
从蚕的生长过程中以看出,蚕有无私的贡献精神,我要学习它。
蚕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
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6. 蚕的观察日记
蚕蛾科昆虫的一种,原产中国,驯化在室内饲养,故又称家蚕。
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551年,有两个外国修道士把蚕茧带到欧洲。
蛾体中型,雌、雄触角皆为栉齿状,雄性栉齿略长;喙退化,下唇须短小,无单眼,体翅灰白色,翅脉灰褐色。蚕吐丝结茧时,头不停摆动,将丝织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字形丝圈。
每织20多个丝圈(称一个丝列)便动一下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吐织下面的丝列。一头织好后再织另外的一头,因此,家蚕的茧总是两头粗中间细。
家蚕每结一个茧,需变换250~500次位置,编织出6万多个8字形的丝圈,每个丝圈平均有0.92厘米长,一个茧的丝长可达1500~3000米。丝腺内的分泌物完全用尽,方化蛹变蛾。
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
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
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像蚂蚁,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过程了。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慢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竟然可以抽到长达1.5公里长!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全部)分类:蚕卵:蚕以卵繁殖。
蚕卵看上去很像细粒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
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蚁蚕: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蚕的眠性 :蚕宝宝食桑量极大,因此,长得很快,体色也逐渐变淡。但它的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禁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具有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饲养的蚕属四眠性品种。 蚕龄:又称龄期,表示蚕宝宝处于某一个发育阶段。
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入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入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五龄的蚕宝宝长得极快,体长可达6~7厘米,体重可达蚁蚕重量的1万倍左右。
熟蚕:蚕宝宝到了五龄末期,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驱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样的蚕就称为熟蚕。成虫期结茧: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蔟器上,蚕便吐丝结茧了。
结茧可分为四个过程: 1、熟蚕先将丝吐出,粘结在蔟器上,再吐丝连接周围蔟枝,形成结茧支架,即结茧网。茧网不具备茧形,只是一些松软凌乱的茧丝层,以作为结茧的支架。
2、蚕结制茧网后,继续吐出凌乱的丝圈,加厚茧网内层,然后以S型方式吐丝,开始出现茧的轮廓,叫做结茧衣。茧衣的丝纤维细而脆,排列极不规则,丝胶含量也多。
3、茧衣形成后,茧腔逐渐变小,蚕体前后两端向背方弯曲,成“C”字型,蚕继续吐出茧丝,吐丝方式由S形改变成∞形,这就开始了结茧层的过程。4、当蚕由于大量吐丝,体躯大大缩小时,头**摆动速度减慢,而且没有一定的节奏,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
蚕蛹: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雌雄。
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大约12到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蚕蛾(成虫)。
7. 蚕的观察日记科学
养蚕日记
2007年4月11日
今天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在我们学校门口看到一个老爷爷在卖蚕,就花了一块钱买了十只小蚕宝宝。我写完作业以后就开始观察起他们。1.这些蚕宝宝的颜色有的是灰色的,有的是黄色的,它们的大小只有缝衣针的一半大。晚上八点半的时候,我看到蚕在桑叶上药了好几个洞。
2.后来我又发现蚕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扭动身子逃离。
3。我发现蚕的屎像黑芝麻一样,还有小蚕的嘴巴是黑的。
2007年4月12日
我今天发现蚕的头是白的,身子是黄的。突然我发现蚕会用树叶捉迷藏。我还发现除了白色的蚕以外,还有咖啡色的蚕。有些蚕像蚯蚓。
今天数蚕,发现有两只超小的蚕。有些大一点的蚕的嘴巴上有小白点。
2007年4月15日
三天不见,我发现这些蚕的生长速度惊人,和前几天比起来简直大得可怕了。
2007年4月22日
今天发现有一只蚕开始吐丝了。
2007年4月25日
简评:仔细的观察会让你收获一些书本上可能都没有的知识
8. 蚕的观察日记150字 谢谢你们
今天,那条不会动弹的蚁蚕还是没有丝毫动静,用叶片轻轻一扫,竟滚出很远。它的身体其实早已经僵硬了,只是我不愿接受事实而已,今天我算是为它宣布正式死亡,但是还将它保存在蚕盒里一天,明天再扔吧。同时还宣布一条蚁蚕失踪,因为我找不到它的踪迹。还有一条看起来也不行了,不过这条,我更愿意理解为要蜕皮了。
其余的四条小蚕依然在不停地挪动着,好象不知疲倦似的。餐巾纸上还留下了它们的不少粪便。这些粪便呈纯黑色,比沙子小得多,轻轻一吹,这些小颗粒竟跑得无影无踪。
为了观察,我时常打开蚕盒,用放大镜仔细照着,不知道它们对这种举动是不是感到惧怕,惧怕到什么程度?这几天气温都太低(对于它们的生活来说),而且周围声音嘈杂,时而有强烈的灯光照射着,我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活。对于它们来说,现在已经是明星了,我们倒更像港片里的狗仔队,不停地骚扰着,不停地探求它们的秘密。
今天那三条二龄蚕已有6毫米了,头部呈黑色,较小,不容易观察到更多的细节特征。**比头部和腹部大,也比较长,三对钩爪就长在这里。腹部有七节,长短差不多,四对腹足就长于此,具体长在哪几节上,有待于明天的进一步观察。
9. 蚕宝宝观察日记作文
两条蚕,组在一起像一个括号,很有趣。
小蚕长吧121。天有点儿阴,不过——有蚕蜕皮了!两条,不只两条都蜕皮了。
我亲眼看到一条蚕趴在盒边上,皮已蜕去了一半,它还在暗暗地使劲呢,但你井看不出来。蚕蜕皮时不吃也不动,好象生病了一样,可它一直使着劲,脑壳也蜕下来。
小蚕蜕皮吧!一蜕皮,你可又要长大了!22。妈妈说蚕还没有吐丝时,不必天天写日记,等它们吐丝时再天天写。
现在我的蚕基本上都蜕完了第一次皮,大部分蚕约4厘米长了,不过也有小的,还很小,它们可能是最后一批出壳的,还没有蜕皮。蚕蜕完皮时浑身是湿的,蜕下来的皮里也发潮。
我有时碰一碰蚕头,感觉它的头很硬。蚕大了,身子很白,身子中间的体内能明显看出有一条黑线,大概是“血管”吧!尾部的血管是闪动的,忽隐忽现。
蚕的爪子就相当于吸盘,可以扒在物体上,可是遇到了玻璃等光滑的物体,就不行了,就失灵了。23。
我的蚕因为是同性的,不能养儿育女,几天后便死了,正扫兴。
10. 蚕的观察日记
白白胖胖的身子,大大的额头,棕红色的嘴巴,短短的小腿在桑叶上爬来爬去,这就是我的蚕宝宝。
那天,班主任送给我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一些嫩嫩的桑树叶,上面有六只白色的蚕宝宝。她告诉我,这些蚕已经脱过一次皮,由“蚁蚕”长成 “熟蚕”了。
蚕是由蚕卵孵出的,刚出来时,只有芝麻粒大小,又像黑蚂蚁,因此叫做“蚁蚕”。蚕宝宝在它们围满桑叶的家中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模样儿,几天后便有半寸长。
它们的食量也一天天增加,每天放学回家我把新捡来的桑叶撒到盒子里时,它们便立即蜂拥而至,昂起头,沿桑叶边缘,一缕一缕大吞大咽。不时,还倒着趴在桑叶上玩个倒挂金钩,真是可爱极了。
妈妈说,蚕一生要脱五次皮,接着再过七天,长到有手指粗细、背上开始透亮时,就一摇一摆的开始吐丝了,而后变成蚕蛹,最后出茧成蛾。当蚕吐丝时,它会在自己身体周围用丝绕出一个椭圆形的小房子,就像一个大大的“花生壳”。
这就是蚕宝宝的新家――蚕茧,每一个蚕茧都是由大约1500~2000米的蚕丝绕成的,相当于蚕身体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