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暂估入库怎么做会计分录
上月的暂估入帐,在下月初全额冲回,下月来发票的按实际金额重新作正常帐务处理。
如有多项暂估入库并不能在下月取得实际结算票据的,建议设置平行式明细帐核算。
原材料已到,只支付了部分货款,收到部分货款的发票 实务中可能会存在一笔货款分批开具发票的情形。对于已经开具发票的部分原材料可凭发票入账,期末只暂估尚未开具发票的那部分原材料的价格。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下月初用红字
借:原材料 (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红字)
收到发票
借:原材料(材料采购)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扩展资料: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
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必须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因此,首先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暂估入账,然后,与其他正常入库入账的库存商品一样,一并计算库存商品发出(包括说的销售出库)成本。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收到发票后的处理:
次月初,冲回暂估入库成本,以红字编制如下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款
取得发票后,编制正式入帐分录: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公司 等
对于上月暂估入库并已销售商品的销售成本,从理论上应当进行调整,但是,由于企业购销活动的经常性和大量性,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出发,出于简化会计核算的考虑,对于暂估成本的发出成本,不予单独进行调整,而是随库存商品今后的收发业务自行消化。
这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强调的暂估入库成本时应当合理估计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计算当月发出库存商品成本时,应当仍然按照规定的方法正常计算确定发出成本。
由于月初红字冲回入库,并且取得发票正式入帐,两者相抵,余额为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所以,该差额实际上应当由本月发出和月末结存的库存商品承担了。
但是,如果本月同类商品,既无月初结存,又无购销业务发生的,或者企业是使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的,或者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巨大的话,则该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包括及其连带影响的其他存货成本),应当调整并转入销售成本。编制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等
贷:库存商品 等
如果暂估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应当以红字编制上述分录。
参考资料:暂估入账-百度百科
2. 暂估入库如何做分录
你讲的好像不是暂估入库的问题。而是考虑税负率问题。
1.正常进货,当月认证当月抵扣发票,做购进,
借:库存商品
应缴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购进的数量金额都大于销售出的,是不正常的,长期下去你的货物没地放了,也没那么多资金压,除非是刚开始经营。经营一段时间后,进销应该是平衡的。售价应高于进价,或者厂家有返利。刚开始缴不着税,当累计毛利超过库存时,就交税了。
3.暂估入库一般是防止期末出现库存负数,你们销的少,进的多,不需要估价入库。如果按你讲的暂估入库,月末就做: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次月初红冲,用负数做和估价相同的分录。
3. 暂估入库的做法
我认为,材料的送货单与入库单(相互验证无误)就是材料的明细核算的依据,据以借记原材料应该没有问题,付款时收到的发票主要是结算货款的依据。
所以,我们通常是这样处理的:收到货物时凭借入库单送货单等(核对无误后且价格已经确定),借记原材料,贷记应付帐款-暂估应付款,这个时候不处理应缴税金的问题(因为没有收到税金的凭据),等收到发票时,借记应缴税金-进项,贷记应付帐款—暂估应付款(红字),贷记应付帐款—XX单位。付款时借记应付帐款-XX单位,贷记银行存款。
当然,各个企业有自己实际情况,不过我们这样处理了多年,控制的很好。前提条件是发票与入库单要一一对应,如果有误差(价格、数量变动等),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再有就是不能凭借应付帐款-暂估应付款的余额对外付款,对外付款要依据正式的应付帐款帐面余额。期末(我们只在年末)可以根据原材料帐面数字,一次性调整应缴税金-进项税的余额,以保持它们的对应关系。
4. 暂估原材料入库怎么做分录啊
分录: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下月初用红字
借:原材料 (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红字)
收到发票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56131
借:原材料(材料采购)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扩展资料:
应付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 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按应付的价款,贷记本科目。
企业购物资时,因供货方发货时少付货物而出现的损失,由供货方补足少付的货物时,应借方记“应付账款”,贷方转出“待处理财产损益”中相应金额
(二)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资的,在发出商品等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应在售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购回该项商品等时,应按回购商品等的价款,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