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作文文明的步履怎么写
自人与猿揖别以来,站在人类历史的长廊,观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看朝替代换,胡虏迁移;历史的波浪翻卷了整个华夏大地,却淘不尽“文明”两字。
不是史诗,却能让我们更加执着地信仰;不是沃土,却繁衍了无数生生不息的生灵。我们依稀可记三四千年前那刻骨铭心的时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雪雨霏霏。”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值此时节,应是人民纵情山水/恣情游玩的时候,空幽的山谷/广袤的原野应充溢着男女老少的嘻笑声,料想那是一派多么和谐的情景。可是战争无情,纵使杨飘拂,可怜的人们还是要经受离别之苦;纵使离别凄楚,此情此景又是何等的高深与伟大。
阔别了妻儿子女,放弃了天伦之乐,只身驰骋疆场,捍卫着人民和民族的利益,为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捐躯赴国。 始终不忘七步男儿笔下少年的风度翩翩;清晰记得三国赤壁周瑜的雄姿英发。
然而,这又是一幕多么感人的场面啊!她不能再歆享热闹暄天,没有了玉砌雕栏,没有了轻歌曼舞,没有了金缕玉帛。陪伴她的只能是几缕黄沙/大漠孤烟。
她,便是昭君。路途漫漫,却丝毫不觉旅途疲倦,面对一路的异域风情,她只淡然一笑。
没想到,放弃后的心境竟是如此的宁静与平和。她明白,出现在她眼前的将是和善的目光与闲适的家园,就算失去一切,她也值得。
至少,不愿再经受刀光剑影的烽火三月;不愿再感受那尸骨遍野的寒心;不愿再目睹血流成河的凄惨。从她那炯亮的眼神中,我明白了一个人放弃后的坦然;从她那惬意的微笑中,我似乎看到了中华文明前行的步履。
是啊,丝路的理想是不灭的,漫漫的黄沙遮不住她的光辉,千秋的轮回改变不了她的容颜。古老的中国是人民顶礼膜拜的天堂---丰饶的土地,富强的人民。
在现代文明发展的今天,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人类一次又一次地征服自然,悠远而古老的西域不再神秘。自从康熙帝一声令下,长城缺口不再复修,几千年来民族隔阂就此作罢。
从此,长城不长,它再也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步伐,长城那边的人民纷纷而来下,茫茫戈壁上也留下了中土人士的足迹。中华民族,也许因此才合同为一家了吧! 历史岁月悠悠流淌,大千世界瞬息万变,在人类一次次地反抗战争,饱受痛苦与煎熬的过程中,中华文明定会传播得更远,更广。
2. 步履是什么意思
步履 【读音】bù lǚ 【解释】① :行步;行走 【造句】: 逃难的人们在寒风深雪中步履维艰。
【解释】② :脚步 【造句】: 步履轻松。 步履蹒跚。
【近义词】: 步伐 【英译】:1. steps (especially measured steps) 【诗句】:楼钥《次韵翁处度同游北山》诗:“相期更看水流处,步履未倦夸轻翩。” 【基本解释】 [footstep] 行走 步履艰难 【详细解释】 1. 行走。
唐 郑巢 《赠蛮僧》诗:“近来慵步履,石藓满柴扉。” 宋 司马光 《辞三日一至都堂札子》:“但两足无力,疮口未合,步履艰难,拜起不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黎氏》:“ 谢 牵挽而行,更不休止。妇步履跌蹶,困窘无计。”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但是他老先生却精神抖擞,步履如飞。” 2. 指脚步。
明 杨基 《春日出郊》诗:“偶临春水赏春晴,便觉身随步履轻。” 林建征 《莺歌海》:“几千年了, 莺歌海 一直像一辆爬行着的牛车;但今天,它的步履跨得多么雄浑而广远啊!” 3.指某个人,某个名字,或者代号。
阴阳互换有特殊意义。
3. 新聘任干部下一步履职计划怎么写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
(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
(四)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
(五)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六)民主集中制原则;
(七)依法办事原则。
干部任用原则由六变七,新增“五湖四海、以德为先”原则,“五湖四海”主要在《干部任用条例》第十条中明确提出“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注意从担任过县、乡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选拔,推进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地方与部门之间、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干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