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音乐歌唱教案知识经验准备怎么写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音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地唱歌。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替换歌词演唱。
3.享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事先对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响声有一定了解。
2.物质经验准备:与歌曲歌词匹配的图谱;肯德基、照相机、直升机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在问题中激发活动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都有宠物吗?何老师也有一只宠物,你们来听一听,我的宠物是什么?
2.初次范唱,引发关注。
二、唱一唱,在音乐中感受唱歌的快乐。
1.幼儿贴图,完善图谱。
图示不完整,请听听少掉了什么?
2.改编"小公鸡"歌词演唱。
大公鸡今天来是要向你们介绍它的朋友,是谁?能不能把"小公鸡"也放到歌曲中唱一唱?
三、编一编,在创编中感受歌曲的幽默。
1.看图集体仿编新歌词。
(1)创编吃肯德基的声音,完善歌词并演唱。
(2)创编"咔嚓咔嚓照相机"。
(3)创编"轰隆轰隆直升机"。
2. 怎么写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十只小猪过河》
——深圳市福田区上步小学:廖泉英
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标:
一、通过唱游活动,使学生能有表情的2边唱边表演歌曲。
二、指导学生用轻松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三、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懂得做事认真细心动脑,不能粗心大意。
教材分析:《十只小猪过河》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七声音阶歌曲。歌曲由四分、八分、二分这三种节奏组成,简单易学。歌曲内容风趣幽默,描绘了一只自称大哥在数数上出洋及笨拙的样子;两段歌词采用了问答形式。
教具准备:苹果树一棵 苹果卡片若干 录音机 大副歌单一张 小猪头饰若干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律动
要求:让学生学着小鸟自由地飞进音乐室。飞的动作听音乐即兴创作,当音乐停下时自己摆个动作造型。
二、师生问好座下 课堂座位设计:留出一些空间供学生自由活动
三、节奏拼卡游戏(略)
四、情境教学
1、听音乐模拟过河
2、回忆过河时的情景
五、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2、学习歌曲《十只小猪过河》
3、歌曲律动
A、采取学生自己创编的形式进行
B、老师根据学生创编的动作作选择性归类
C歌曲表演:
要求:
⑴、动作幅度要大,有力度
⑵、尽量做到动作不影响歌唱
⑶、表演带上小猪头饰,使形式更加丰富
六、课堂小结
七、下课 学生随着音乐声走出音乐室
此课例获市区一等奖
3. 中班音乐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知道它们的名称,符号和特点。
2能根据音符的符号拍出节奏,并创作节奏。
3复习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
活动准备:
课件(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小狗卡片若干个,小音符每人一份,纸,胶水,小星星若干个,音乐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律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小朋友,你们想听着音乐跟老师做游戏吗?那请小朋友轻轻地站起来,小嘴巴不说话。”(边听音乐,边跳边拍手)
2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根据音符拍出节奏。
(出示高音符号和低音符号)“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是谁吗?对了它们是高音妈妈和低音爸爸。它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我们看看带来了谁?(出示小狗)这只黄色的小狗它喜欢叫一声,看看还有谁?这只红色的小狗喜欢叫两声。还有一个小狗来了,这只蓝色的小狗不喜欢叫的,所以它不出声。好。我们拍着手一起来学一下小狗叫。先在小朋友来看一下老师把小狗换一下位置,先在多了什么呀?好,我们来拍一下。黄色的小狗带来了它的好朋友音符宝宝(出示四分音符)这个黄色的音符宝宝和黄色的小狗一样,喜欢出一声(师拍一下手)它的名字叫做四分音符;红色的小狗也带来了它的好朋友,红色的音符宝宝,它和红色小狗一样喜欢出两声,它的名字叫二分音符;蓝色的小狗也一样带来了好 朋友蓝色的音符宝宝,这个蓝色的音符宝宝也和蓝色小狗一样不喜欢出声,它的名字叫休止符;这些音符宝宝都能拍出好听的节奏,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小手跟老师拍一拍。
节奏:我看看哪个小朋友拍得好,愿意出来表演一下(请若干幼儿出来拍节奏,给于表扬)
(出示所有符号)高音妈妈和低音爸爸要带着音符宝宝回家了,我们来跟它们说再见(高音妈妈再见,低音爸爸再见,二分音符宝宝再见,四分音符宝宝再见,休止符宝宝再见。
3游戏:摘星星
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那老师要请坐得好不说话的小朋友来玩摘星星的游戏,看看小星星背后藏了些什么?
(师先示范游戏玩法,再请幼儿进行游戏)游戏玩法:听音乐 《闪烁的小星星》做动作,到音乐结束时,伸手摘星星,读出星星背后音符的名字和知道它的节奏。
4操作:好听的节奏
请幼儿把自己桌面上的小音符粘在白纸上组成一个节奏,然后拍出自己所创作的节奏
5小结,结束活动。
4. 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粉刷匠教案怎样写
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的遥远的回声。
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个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幼儿唱歌可以陶冶情操,活泼身心,抒发感情,发展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但有时会出现幼儿不乐意参与唱歌活动,或总觉得孩子的歌声不动听,唱歌音不准,或是缺乏感染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重新审视我们的唱歌教学,造成这种困惑的因素很多,但更多的在于我们老师自身。笔者拟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歌曲内容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
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唱歌,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了,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歌唱的质量。那么怎样的歌曲适合幼儿演唱?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歌唱。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像一些经典的儿童歌曲:优美的、诙谐的、欢快的……其实,还有一些与当时国内外重大活动相关的流行歌曲,甚至有些电视剧里的插曲,有时代性,又适合幼儿歌唱,让幼儿唱,为什么不行?如果一棍子把这些歌曲打死,不是可惜?现代的教育应具有现代的气息,孩子们对于新事物比成人来得更加敏感,更易于接受。
那些歌曲的一出现,如《老鼠爱大米》、《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等,他们往往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我们在教学中对歌词或一些旋律进行适当的改编,幼儿在学的过程就会学得更加快乐。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比较难掌握的问题,如:符点音、顿音、音的跨度以及唱歌时的感情,在此时便迎刃而解了。
所以我们老师应有的放矢地为孩子们选择歌曲,因为孩子们是社会的人,也是“与时俱进”的人。二、教师的范唱幼儿还没有能力视唱,听唱便成了幼儿学唱歌的唯一途径。
因此,教师的范唱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范唱要以清唱为主。
1、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发展幼儿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唱歌又是音乐活动中幼儿表达情感的主要形式。
在听唱过程中幼儿同样需要和教师进行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在范唱时就要从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出发,把幼儿当成亲切的听众,像幼儿一样怀着极大的热情,富有感情地唱幼儿喜欢的歌曲,贴近幼儿,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这就要教师离开琴,走近幼儿,和幼儿面对面地唱歌,把唱歌的技巧、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亲切的态度充分地表现出来,以感染幼儿,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发展其积极丰富的情感。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促使幼儿与教师一起唱歌。
2、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功能已发展到今天广义的人格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从而更突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游戏性、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随时有可能要带着幼儿边游戏边唱歌,边表演边唱歌,边打击乐器边唱歌,这些都需要教师离开伴奏,自由、自如地演唱。
三、幼儿唱歌时的伴奏伴奏能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幼儿唱歌时的伴奏运用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首先是教师范唱要以清唱为主,但这不是绝对的,可以考虑在几次范唱中穿插运用伴奏。范唱中的伴奏要简单,突出主旋律,不能妨碍幼儿听清曲调。
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唱歌的熟练程度和演唱形式来安排伴奏。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安排不同的伴奏。
如小班幼儿注意易受干扰,感知水平低,音乐的感受力和音准能力弱,为小班幼儿设计的伴奏显然应以旋律伴奏为主,突出歌曲的旋律,以便幼儿感知和模仿。大班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音准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时便可考虑和弦伴奏的运用,以加强层次感,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力。
但是,这些伴奏要根据幼儿掌握歌曲的熟练程度来设计伴奏。如初学歌曲或唱歌不太熟练时,伴奏应以旋律为主,甚至可不用伴奏。
在根据不同的演唱形式运用伴奏时,除了要考虑伴奏的复杂程度外,还要十分注意伴奏的音量控制,如独唱和齐唱,音量的大小应有明显的对比。再次是伴奏的运用应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
如有些孩子音准能力强,节奏感等音乐感受里发展较好,伴奏时的和声运用可适宜加强;有些孩子音准能力弱,伴奏则应突出旋律。四、唱歌时幼儿声音的运用发声是唱歌技能中的关键。
幼儿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因此要让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就是在平时说话发声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歌唱。幼儿很喜欢唱歌,但由于缺乏训练,普遍存在喊唱、白声、咬字不清等缺点,纠正这些缺点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强音乐活动发声练习。
因为简短而集中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幼儿良好嗓音的重要途径,也是唱好歌曲的前提。但以往由于我习惯于老方法、老习惯,。
5. 怎样写好音乐教案
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必须写清,你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应该非常清楚,上课无论是导入,新课讲授,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应该为你的目的做铺垫,时间要分配好,重难点的地方一定要讲细讲清楚,还有,音乐是一个活跃的课堂,现在的新课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拉,所以想办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沟起他们的兴趣,加上你不断的引导,相信他们的思维会跟着你走的.
音乐教案《十只小猪过河》 ——深圳市福田区上步小学:廖泉英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一、通过唱游活动,使学生能有表情的2边唱边表演歌曲。二、指导学生用轻松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三、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懂得做事认真细心动脑,不能粗心大意。教材分析:《十只小猪过河》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七声音阶歌曲。歌曲由四分、八分、二分这三种节奏组成,简单易学。歌曲内容风趣幽默,描绘了一只自称大哥在数数上出洋及笨拙的样子;两段歌词采用了问答形式。教具准备:苹果树一棵 苹果卡片若干 录音机 大副歌单一张 小猪头饰若干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律动要求:让学生学着小鸟自由地飞进音乐室。飞的动作听音乐即兴创作,当音乐停下时自己摆个动作造型。二、师生问好座下 课堂座位设计:留出一些空间供学生自由活动三、节奏拼卡游戏(略)四、情境教学1、听音乐模拟过河2、回忆过河时的情景五、新课教学1导入新课2、学习歌曲《十只小猪过河》3、歌曲律动A、采取学生自己创编的形式进行B、老师根据学生创编的动作作选择性归类C歌曲表演:要求:⑴、动作幅度要大,有力度⑵、尽量做到动作不影响歌唱⑶、表演带上小猪头饰,使形式更加丰富六、课堂小结七、下课 学生随着音乐声走出音乐室
6. 中小学音乐教案怎么写
音乐教案的写法
因各地方学生的素质不同
你首先要做一个学生素质调查
看看新课标的要求
根据你所在学校学生的素质来写教案
音乐教案一般有以下几类教案:
歌唱课教案
理论课教案
欣赏课教案
实践课教案
律动课教案
新课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演唱\感知\欣赏\创作能力
所以一般在一堂课上,你只要遵循”学习-感受-运用-创新”的思路,教案是不难写的
7.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怎么写啊,求解答
二、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的活泼欢快,学会演唱歌曲。
2、学习用衬词的方法为歌曲的部分乐句伴奏,在多形式的演唱中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三、活动准备伴奏音乐,大灰狼头饰一个,表现歌词大意的图谱。
四、活动过程(一)韵律表演,感受旋律1、谈话引出活动主角,学习用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的方法。2、在《小兔跳跳跳》的音乐旋律中,幼儿随教师e68a84e799bee5baa631333337616464做简单的韵律动作,熟悉歌曲的旋律。
(在趣味的情境中通过肢体动作和跟旋律说衬词这两种形式的结合,既达到熟悉旋律、感受乐曲结构的目的,又让幼儿的声音得到了很好的预热,为接下来的演唱做好铺垫。同时,学习有弹性地说衬词还为接下来的演唱埋下伏笔。)
(二)熟悉歌词,学唱歌曲1、教师演唱歌曲一遍。提问:小兔跳到了什么地方?它听到了什么?又会碰到谁?2、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图谱,并引导幼儿一一学唱相应的乐句。
3、幼儿集体完整跟唱歌曲若干遍。(从完整欣赏到逐句学唱再到完整表现,分步走的教学方法便于幼儿的理解和记忆,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让学习更有序和有效。)
(三)练习衬词,演绎歌曲1、出示小兔脚印图谱,引导幼儿学习第一句配衬词演唱的方法。2、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衬词用以上方法表现第二乐句。
8. 小学音乐课的教案怎么写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
冯鑫
教学目的:使学生感受热烈、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时值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声训练:开口音阿
三、复习歌曲《铃兰》
四、导入:(出示挂图)同学们看这是谁?(看图中的一个人物,找同学回答能说出是八路军)这又是谁?(在出示图中的另一个人物,找同学说出是老百姓)你们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么?请你欣赏过歌舞后告诉我。(听范唱,悬梁名舞蹈好的同学到前面跳舞)师:“春节到了,老百姓吧自家的猪羊送给情人八路军,体现了群众拥护八路军,军民一家的鱼水情,这首歌和歌曲《铃兰》给你的感受一样吗?这首歌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欢快、热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愉快、热烈的陕北民歌《拥护八路军》”
五、新课
1、节奏练习:(将第一句节奏谢在投影板上,让学生画拍练习熟读,在将第二句歌词填到节奏里画拍读。)
2、视唱练习:(出示第二句乐句,先齐读谱,再随琴唱。)
3、学习歌曲旋律:
a、齐读歌谱 b、跟琴划拍视唱 c、学生完整随琴视唱
(出示切分节奏)师:“这是切分节奏,请你在书上找一找共有几 处。”找学生回答3处。师:“歌中多出永了切分节奏来表现热烈的场 面,你在以后的创作中写热烈的场面时可以用这一节奏来表现。”
4、学习歌词:
a、让学生自由快速读一边歌词
b、学生划拍齐读
c、轻声划拍填词唱
5、理解歌曲: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歌曲表现了什么,应用什么样的 声音歌唱。 师:“请你用欢快的声音演唱”
6、练习演唱
六、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拥护八路军》,了解了热烈气氛可以用切分节奏来表现
摘自"北京音乐教师"
9. 幼儿音乐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音乐教案:两只老虎
教师:屈老师
活动意图: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通过幼儿园优秀教案,经典两只老虎音乐又激发起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喜好,看看我们新设计的教案,让您的教学有新的层次。
活动目标:
1、乐意根据儿歌词做动作,并能随着歌曲形象的表演。
2、喜欢参加韵律活动,体验边唱歌边做动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老虎胸饰、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幼儿已会唱《两只老虎》的歌曲。
活动过程:
1、幼儿与老师一起复习歌曲。
师:你们这些小老虎真可爱,我知道你们还会唱《两只老虎》的歌呢,你们愿意唱给我听听吗?
师幼一起演唱。
2、幼儿戴好胸饰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3、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
师:小老虎你们喜欢跳舞吗?那我们今天就来跳《两只老虎》的舞好吗?可是我还不会跳呢!怎么办呀?那我们今天就一起为《两只老虎》的歌编一些好看的动作,编好以后我们就能跳舞了。
(1)引导幼儿逐句创编动作。
师:想一想“两只老虎,两只老虎,”可以做什么动作?(鼓励幼儿与别人做的不一样)
师:我知道小老虎有很多本领,现在请你把跑的本领做给我看看。那“跑得快,跑得快,”我们怎么做?除了往前跑还可以怎么跑?
师:这两只老虎很奇怪的,它们一只没有什么?还有一只没有什么?那,没有眼睛怎么做?没有尾巴呢?
师:你们说这两只老虎奇怪不奇怪?那“真奇怪,真奇怪,”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做?
4、创编歌词及动作
师:这两只奇怪的老虎,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那如果还有两只奇怪的老虎,你猜它们会没有什么?(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演唱创编的歌词边做动作。
5、完整表演
(1)引导幼儿完整表演
师:我们编了这么多动作,那我们一起连起来跳一遍好吗?
谁还会用不同的动作来跳一遍?我们用他的动作也来跳一遍好不好?
(2)创设情境,用不同的动作完整表演两遍
师:小老虎真能干会跳舞了,妈妈现在带你们去几个好玩的地方跳好不好?看!现在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草地)请你们用最喜欢的动作来表演一下!
再出现树林景象,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跳。
6、结束活动
师:奇怪的老虎可真多,那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没有更奇怪的老虎好吗?
师幼一起听音乐走出活动室。(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希望这篇教案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