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质量评估报告,质量评估报告
1、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的内容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工程概况、质量评估依据、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及质量评定、质量评估意见四个部分。
1.1、工程概况
应说明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建筑面积、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建筑物功能、结构型式、装饰特色等。
1.2、质量评估依据
(1)设计文件;
(2)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应的国家、地方现行标准;
(3)国家、地方现行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规定等。
1.3、分部分项工程及质量评定
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叙述分项工程进行划分及施工单位自评质量等级情况,要着重反映监理工程日常对分项工程质量等级的核查情况。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还应重点说明桩基的施工质量状况,主体工程分部应增加对建筑物沉降观测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情况,砖混结构应说明对砂浆强度的评定情况。编写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时,要简述各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情况,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转情况。重点叙述对质量保证资料的审查、观感质量评定等,反映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装饰工程的质量特色等,此外还应说明建筑物有无异常的沉降、裂缝、倾斜等情况。
1.4、质量评估意见
监理单位应对所评估的分部、分项、单位工程有个确切的意见。监理工程师可以根据对分项工程旁站检查及等级抽查情况评估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单位工程竣工后,监理工程师应根据主体、装饰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质量保证资料的审查、观感质量评定评估工程的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及主要质量情况,并应有确切的质量评估结论性意见。
2. 怎样写好质量评估报告
写好质量评估报告,我们可以从工程的具体情况、主要设计变更、主要质量控制措施、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工程质量评估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内容着手。而在这些内容中,尤其以工程质量评估为重。
在质量评估报告中,首先要对一个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价,这个工程的基本情况应当明确,因为这个内容能够给人一个整体印象。其次,对工程来说,无论是施工还是监理的工作,其主要依据之一就是设计文件。所以,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当然,是否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在工程验收时,设计单位也会提出相应的意见,但作为对建筑工程质量所作的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质量评估报告中也应对与原设计文件不相符合的有关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作出说明。作为质量评估报告,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也应有一定的描述。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施工质量形成的过程中,往往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质量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参建各方建立一定的质量控制体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施工质量目标进行控制。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从施工质量控制和监理质量控制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说明。前者,结合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来进行简要说明;而后者,是质量控制措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当与监理工作总结相区别,侧重于监理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另外,质量评估报告还必须涉及报告中所依据的标准、规范的名称及标准的代号,相关的法律法规名称以及有关合同。
工程质量评估是质量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如果是对单位工程质量进行评估,那么,这部分内容应当紧紧围绕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的标准来进行评述,包括:一、逐一对每一个分部(子分部)的验收情况进行说明,得出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是否合格的结论;二、根据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说明,得出质量控制资料是否完整的结论;三、对检测项目、检测程序、检验方法和检验报告的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进行说明,得出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是否完整的结论;四、对于在单位工程中进行的主要功能抽测的项目、抽测的结果能否满足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说明,得出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是否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的结论;五、对建筑工程的观感质量进行评价,可以结合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表对检查项目、质量评价进行描述,并得出观感质量的综合评价结论。当这5个方面都肯定时,也就可以得出本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结论。
3. 品质意见怎么写
品质两字是由三个口和三个斤组成,也就是说要想做好品质,除了要严格遵守作业标准外,还需品质管理人员婆婆妈妈,斤斤计较去指导您负责范围的作业及品质检验人员,让之理解并执行,同时需确认实施效果。
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绝不是在其下属工作人员犯错之后通过罚款去追究下属失职的责任,例如某些企业,下属员工不按标准作业及管理不良事件一犯再犯,而管理人员每次均采取罚款,而且还骂员工很笨,教多次都教不会,使员工抵触情绪及怨言很大,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其实不是员工笨教不会,而是我们给了员工太多犯错的机会,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兵,只有不会带兵的将,要想解决此问题,只有在下属执行某件任务之前通过教育或在模治具上做一些防呆措施去防范其犯错,同时还需制定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约束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行为规范,以顺利达到预期的执行效果。
一个优秀的品管人员,他的主要职责是配合生产组长(或供应商)在生产之前教育每一个作业员工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检验标准,并通过每一环节的严格检验,层层把关,使成品品质达到预定品质水平的目的。
生产如同一列高速前进的火车,客户是终点站,品管人员是列车长,基层生产管理人员则是火车头,列车长需要做的,就是引导火车头的方向,使其朝着终点站前进,无论火车速度多快,列车长必须保持清晰的头脑,为其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以预防其偏离轨道,并朝着终点站顺利前进。而每一个工序如同每一节车厢,必须一环衔接一环,不可脱节。检验标准如同火车轨道,每一节车厢必须在固定的轨道上前行,只要有一节车厢越轨,必将导致整列火车的翻车。
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排除所有会造成列车翻车的影响因素,从而预防列车翻车,而不是在翻车以后去抢救,“亡羊补牢”虽然犹未为晚,但我们更应该做的工作是在狼来以前就将羊圈修牢固一些;强调事前预防重要性,重视事后纠正及改善效果的确认。
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品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管”,检验只是手段.我还记得在有一次在参加培训质量管理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带我们去一家企业参观,走进企业大门看见这家企业的品管人员轻闲的在车间里飘来飘来去,无所事事的样子,觉得很奇怪,我就随便问一个品管员为什么不去检验产品质量,而站在流水线中间,那个品管员对我说,我用眼睛在检验每位作业员是否做到自检、互检、是否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员工素质和精神状态。主要检验工作是在上班时检验各工作场所是否存放有与产品无关的材料和杂物、卫生环境、作业标准的悬挂、作业条件是否与标准相符、半成品的摆放方式、成品的包装是否与包规相符等;当这些事项均符合要求后,具体检验只要做好首件、巡检及末件工作,品质便可得到很好的保障;同时她还对我说:假如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依赖品管人员对每件产品进行检验,这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是无法得到保障的,我又问为什么她说,如是那样一条线有多少操作人员,也就要有多少品管人员,我想想也说得不错,因那样每位员工都有依赖性质量。而检验出来的不良品、返工、返修、品质就比不上一次性完工的产品。一个品管人员如果完成了这些工作后,只需在车间转一转,看一看就行了,看的也就是六个项目:(人、机、料、法、环、测量),这六个项目是产品中影响质量主要因素;管好了这六大因素,品质管理工作便会既轻松且品质又有保障。
通过以上一个现场简单的一问一答案例,相信各位正从事品质及现场管理工作的人员有所体会,对后续的质量管控有了新的方法和目标。
:其实现场品质管理的有效方法就六个字(三原则):眼到、心到、手到;一个不良也逃不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多到现场找问题,注重细节,通过眼睛去巡视现场的每一个环节,然后用心去体会和思考,发现有不规范的地方,亲自动手操作一下或拿来看看,发现不符合的地方给予及时纠正。
反思:为何亿佳现场5S及作业标准执行力始终未得好的提升?主要是品质意识、责任心、执行力三方面做得不够,要想做好品质,就必须得从这三方面作手,做到人人品管,每一个作业人员均要有把下一工序当成自己的终端客户的心态,换位思考一下,假设这个产品在市场上是我自己买的话,会满意吗?是否会打折扣?只要每一个人有了这种心态,亿佳公司的品质不久将会上升一个台阶。
最后祝愿:希望亿佳公司上到高层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
好好看一看;用心想一想;
用在实际中;工作更顺利; 。
4. 质量合理化建议怎么写
1、各个部门的沟通要流畅,保持高度的和谐。
建议改进的方法:加强各门门之间的感情的沟通,在不损坏各部门利益的基础之上要使各个部门的小利益同公司的大利益相互和谐,使几个目标和为一起,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较大的进步。对于些工作文件政策之类的书面规定,一定要全面的落实,特别是销售和财务部门要及时地联系。不要等到问题发生实在解决,那时不仅事倍功半,同时也会严重的影响积极性。。..
2、一切要以事实说话。
建议改进的方法: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一切要以事实为依据,根据现实问题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不仅要进行全面地了解,还要进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对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沟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及时给你机会也不要信口开河,为了发言而发言。我们做工作不是给领导看的,而是要有所收获。不要拿着公司的资源给自己谋利益。
3、提高工作效率。
建议改进的方法:有些事情我们不能的干一件说一件,好多事情是可以归结成一类的,要尽量归结成一个制度或是流程,避免重复。比如我们对一些代理商的政策,我们销售部门都执行好几个月了,财务竟让不知道该政策,弄得我们的信誉受到很大的打击,我们的一些政策要及时地下发给各个部门,别再让我们每次给代理商落实政策时都要经过好几个领导的签字,不仅代理商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我们也跟着倒霉,代理商对我们的信誉不再信任,我们对公司的一些争将不再积极了。这是很危险的,建议将公司的一些政策切实落实到各个部门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