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乾闼婆拼音怎么写
gàn tà pó 乾闼婆(乾闼婆)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闼缚”、“犍闼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维摩诘经·佛国品》:“并余大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悉来会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 为尽 ,一名 善尽 ,七宝所成,柔輭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闼婆王从五百乾闼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河。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按,《翻译名义集·八部》“乾闼婆”注引 鸠摩罗什 曰:“天乐神也。”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闼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闼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闼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闼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闼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闼婆 城。”
2. “村行”、“王禹偁”的拼音怎么写
“村行”拼音为:[cūn xíng] 。
“王禹偁”拼音为:[wáng yǔ chēng ] 。
释义
村行[cūn xíng]:愚蠢行事。
王禹偁[wáng yǔ chēng ] :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
王禹偁的《村行》原文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赏析
《村行》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偁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九九一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写的是山村的傍晚景色,季节是秋天。诗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诗人骑在马上,安闲地欣赏著,沿途的风光,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
3. 拗九节的拗用拼音怎么写
拗[ ǎo ]使弯曲;使断;折:把竹竿~断了
另外两个音:niù和ào
1、[ niù ]固执;不随和;不驯顺:执~。脾气很~。
2、[ ào ]不顺;不顺从:~口。违~。
常用的读音是niù,固执、不驯服,组词有:
1、打拗dǎ niù]
反对,不顺从。《花城》1981年第5期:“大凡一切行动,都是听从老婆的主意,好歹少与老婆打拗过。”
2、僻拗[pì niù]
偏僻,不顺便。《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那条街上俱是营里军家,不好此事,路又僻拗,一向没人走动。”
3、拗体诗[niù tǐ shī]
亦省称“拗体”。格律诗的一种变体。指诗人刻意求奇,特地变更诗格用拗句写成的诗。这类诗的特点是生涩瘦硬、崛奇古拙、富于气势。
4、拗不过[niù bu guò]
无法改变(别人的坚决的意见):他~老大娘,只好答应了。
5、绿拗儿[lǜ niù ér]
青苔。宋 陶谷《清异录·绿衣元宝》:“苔,一名地钱,一名绿衣元寳。王彦章 葺园亭叠坛种花,急欲苔藓少助野意,而经年不生。顾弟子曰:‘叵耐这绿拗儿。’
6、拗字[niù zì]
律诗中不合常格的字。亦指诗文中生硬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