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炸知了的拼音怎么写
油炸知了
拼音:yóu zhà zhī liǎo
知了,蝉的俗称。
其中,“了”是一个多音字,这里读作:liǎo。
了
[ le ]
1.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
2.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
[ liǎo ]
1.明白,知道:明~。一目~然。
2.完结,结束:完~。~结。
3.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办得~。
4.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得!
2.古诗蝉带拼音
一、原文:蝉chán
唐[táng] 虞 [yú] 世 [shì] 南 [nán]
垂(chuí)緌(ruí)饮(yǐn)清(qīng)露(lù),流(liú)响(xiǎng)出(chū)疏(shū)桐(tóng)。
居(jū)高(gāo)声(shēng)自(zì)远(yuǎn),非2113(fēi)是(shì)藉(jiè)秋(qiū)风(fēng)。
二、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5261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4102任弘文馆学士,成为1653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内,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二、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容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3.知了的声音用词怎么写
可以用"知了-知了-知了"来形容,属于拟声词。
或者用“喳喳“,“吱吱“”等叫声。全世界蝉的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
在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均有蝉鸣。春天有“春蝉”,鸣叫时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蝉”,鸣叫时大喊“热死啦——热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时有“秋蝉”,鸣叫时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蝉”,鸣叫时大喊“完了——完了”。
拓展资料: 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
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若虫,经过数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同"禅"出自佛家。
近年来,我国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抓捕金蝉做餐饮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金蝉幼虫在地下存活5-12年左右才能破土而出,如此疯狂的抓捕导致金蝉数量急剧下降,在某些地区,夏天已经再也听不到蝉声了,金蝉正面临着生存危机,甚至有绝迹的可能。
4.知了是怎么叫的
蝉是一种同翅目昆虫,我国就有一百二十种。一到夏天来临,它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声音传出很远,也是因为它的叫声音,而称它为知了。
蝉是一种昆虫,又称“知了”。其种类较多,雄蝉的腹部有一个发声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响亮的声音;雌蝉虽然在腹部也有发声器,但不能发出声音。
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在地下生活4年之后就会钻出地面,风光一时。成虫仅刺吸植物的汁。
蝉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不同的时期。卵产在树上,幼虫生活在地下,成虫又重新回到树上。蝉在交配之后,雄蝉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雌蝉则开始进行产卵的任务,它用尖尖的产卵器,在树枝上刺出小孔,刺一次产四到八粒,一个枝条上,往往要刺出几十个孔,然后雌蝉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卵在树枝里越冬,到第二年夏天,借助阳光的温度,才孵化出幼虫来。
全世界蝉的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我国目前已知的有200种左右。在我国,土地辽阔,一年四季均有蝉鸣。春天有“春蝉”,鸣叫时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蝉”,鸣叫时大喊“热死啦——热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时有“秋蝉”,鸣叫时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蝉”,鸣叫时大喊“完了——完了”。
蝉为什么喜欢激昂高歌,扯着“嗓门”大喊大叫呢?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百思不得其解。他活了90多岁,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写下10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集——《昆虫记》。他曾对蝉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并做了极其生动而细致的描述。对蝉的鸣叫他是这样描写的:“蝉的翼后的空腔里,带着一种像钹一般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强声音的强度,这种蝉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确实作了很大的牺牲。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好把它们压紧到最小的角落里。为安置乐器而缩小内部器官,这当然是极热心于音乐的了。”
然而,法布尔为了弄清蝉究竟为什么要那样没完没了地拉着“肚皮”的钹,起劲地唱歌,是不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73333它根本就没有听到自己的大“嗓门”,怕别人也和自己一样还没有听到,才故意提高“嗓门”呢?于是,他进行了实验,来验证一下雄蝉究竟能不能听见声音。
他站在雄蝉的背后,在距离很近的地方大声讲话,使劲吹哨子,拍巴掌,用石头与石头撞击……使用种种响声来吓唬蝉。可是蝉满不在乎地继续唱歌。真是两耳不闻身后事,一心只唱只了歌。后来,法布尔索性找来两枝打野兽的火枪,里面装满火药,在蝉的旁边连连发射,声如霹雳,可是“歌手们”照样悠闲自得地唱着,连一点竟怕和不安的表现也没有。于是法布尔得出的结论是:雄蝉是没有听觉的,它听不见周围发出的任何声音,甚至连自己声嘶力竭的鸣叫也完全听不到,它是个地道的“聋子”。
5.
蝉一天到晚趴在shù zhī(树枝)上叫,声音又dān diào(单调)又乏味,嗓子也嘶哑了,因此著名的歌唱家都热情地想传授一些本领给它.黄莺飞来了,“我教你发音吧!”可蝉不以为然“知了,知了”!画眉飞来了,“我教你识谱吧!”可是蝉很不以为然“知了,知了”!云雀飞来了,“我教你唱歌吧!”可是蝉很不耐烦“知了,知了”!结果蝉一辈子什么也没有学会,整天叫着“知了,知了”!⒈给短文加上标题:知了 _⒉读文中拼音写词语.⒊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传授 把知识、技艺等教给他人 (2)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 ⒋这篇短文讲了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别人的意见要多听,多想,很多时候都可以帮到自己,不能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6.怎么形容知了的叫声
1. 蝉鸣声声,诠释着夏的酷热,倾诉着心的情结。就在这炎热难耐的傍晚,我整理着自己混乱的思绪……
2. 还有一种在黄昏来临前只叫的蝉,我们叫它晚蝉.这种蝉的叫声是最好听的,并且乐感性比较强.发一串“嘀溜溜……”婉如一股细细孱孱的流水,又似动听的琴音.声音由低渐高,由弱渐强.若后是余音袅绕.是时已是青山相映晚霞,溪流颂唱黄昏.清风轻拂人面,牧童嬉闹归途.这晚蝉的鸣叫,仿佛一串动听的手机铃声,谁又相约黄昏?
3. 一种比它的个儿稍小一些的蝉,发一种“知了、知了”的叫声.这种蝉栖处不怎么高且有些呆,易被捉到.我在许多文章中读到过这种蝉,其大多都是针对它的自吹自擂,中国人向来不喜欢人自夸.于是在文章中写着写着,就会忍不住地要质问它:“你口口声声说知道知道(知了知了),到底又知道多少?”我家老屋后面有一棵长得不高的枣树,上面喜欢登这种婵.所以一到学校放暑假,我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扒在这棵枣树上.乘凉.捉蝉.摘青枣吃.
4. 蝉声并不单调,就和鸟鸣声一样具有多种多样的叫声.一种最突出的叫呖声蝉,这种蝉喜欢扒在高大的树上,或是柳树、白杨树,或是苞桐.古人画蝉多是起“高柳鸣蝉”之意,这也是有一定的生活依据的.它的叫声洪亮而高亢,老远就能听到那“咿——咿——”的声音.这种蝉个大壳厚,灵敏度极高,不易被捉到.
5.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知了 中文学名:蝉
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纪录约 2000 余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会从背板(tergum)排出多余的水分,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的效果。
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蝉不发声,但腹部有发音器。幼虫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液。蝉属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类,由卵、幼虫(若虫),经过一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
7.关于知了的四字词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蝉喘雷干】蝉:昆虫名,知了;干:空。蝉喘息,雷声净。形容酷热干旱。
【蝉腹龟肠】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蝉联蚕绪】蝉联:连续相承;绪:丝头。比喻连接相承。
【蝉联往复】蝉联:连续相承。接连不断地反复重演。
【蝉緌蟹匡】后以“蝉緌蟹匡”比喻事物间互相矛盾。
【蝉衫麟带】薄纱制的衣服,有文采的衣带。旧时形容服饰华丽。
【蝉蜕龙变】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蝉蜕蛇解】蝉蜕:幼蝉化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解:脱。蝉脱壳,蛇换皮。比喻解脱而进入更高境界。
【蝉脱浊秽】蝉脱:蝉蜕皮。比喻摆脱了污浊的环境。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貂蝉满座】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物,旧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旧指官爵多而滥。
【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寒蝉僵鸟】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比喻默不作声的人。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寒蝉仗马】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黄雀伺蝉】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今蝉蜕壳】金蝉脱壳。今,通“金”。指使用计谋而逃脱。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金蝉脱壳】见“金蝉脱壳”。
【今蝉蜕壳】金蝉脱壳。今,通“ 金 ”。谓使用计谋而逃脱。参见“ 今 ”。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脱壳金蝉】比喻用计谋脱身。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蛙鸣蝉噪】蛙声和蝉声,使人听了厌烦。比喻拙劣的议论或文章。
【蟹匡蝉緌】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自同寒蝉】寒蝉:冬天的蝉。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比喻缄默不语。
8.描写知了声音的作文怎么写
暑天,我们家叫伏天。这时候是蝉声最旺的季节。这个季节在乡村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几乎就是蝉声的世界。风吹过来的是蝉声,阳光烤晒着的是蝉声,空气中浸染着蝉声……
蝉声并不单调,就和鸟鸣声一样具有多种多样的叫声。一种最突出的叫呖声蝉,这种蝉喜欢扒在高大的树上,或是柳树、白杨树,或是苞桐。古人画蝉多是起“高柳鸣蝉”之意,这也是有一定的生活依据的。它的叫声洪亮而高亢,老远就能听到那“咿——咿——”的声音。这种蝉个大壳厚,灵敏度极高,不易被捉到。我在小学念书时,一位五年级的大同学最会捉这种婵。他把它用一个火柴盒子装着,敲一下就发出一串很响亮的叫声。尽管没有在树上叫的好听,可还是让我羡慕,惹得我很心割爱舍弃了一个新买的作业本。终于从他的手中换得了它,不想回到家中却被我家的老花猫给瞄上了。乘我不注意连哪个好看的火柴盒一同衔走了,让我伤心了好几天。
一种比它的个儿稍小一些的蝉,发一种“知了、知了”的叫声。这种蝉栖处不怎么高且有些呆,易被捉到。我在许多文章中读到过这种蝉,其大多都是针对它的自吹自擂,中国人向来不喜欢人自夸。于是在文章中写着写着,就会忍不住地要质问它:“你口口声声说知道知道(知了知了),到底又知道多少?”我家老屋后面有一棵长得不高的枣树,上面喜欢登这种婵。所以一到学校放暑假,我在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扒在这棵枣树上。乘凉。捉蝉。摘青枣吃。
一种在鸣叫时尾音发“嘶”字音的,这种蝉的叫声最有意思,听它的鸣唱就仿佛是在听着一阕很有格律的响声小令。声音复踏而有节奏,且起声与收声都有所不同。但我却无法用字典中的形声字来把它的声音描绘出来。它的这种叫声恐怕只有乐器才能模仿,这也许就是许多人不愿意去描写蝉声的缘故,因为这蝉的叫声是最难以用词汇描述准确的。
还有一种在黄昏来临前只叫的蝉,我们叫它晚蝉。这种蝉的叫声是最好听的,并且乐感性比较强。发一串“嘀溜溜……”婉如一股细细孱孱的流水,又似动听的琴音。声音由低渐高,由弱渐强。若后是余音袅绕。是时已是青山相映晚霞,溪流颂唱黄昏。清风轻拂人面,牧童嬉闹归途。这晚蝉的鸣叫,仿佛一串动听的手机铃声,谁又相约黄昏?
在夏天,蝉声仿佛和燥热是同步的。不知你可否注意到,凡暑热的天气,只要那天的太阳晒烤得逾烈,蝉声就叫的逾欢。它们仿佛最喜欢这种炽烈的热似地,说来也怪,像这样火热的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