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拼音怎么写,怎么读
“田”的拼音是tián,第二声,音同甜,填等。
汉字:田
读音:tián
部首:田
笔画数:5
笔画:竖、横折、横,竖、横。
写法:
组词: 种田、田里、水田、心田、油田、稻田、梯田、田垄。
解释: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田野。耕田。
2. 和农业有关的,田家。田园。
3. 古同“畋”,打猎。
4. 古同“佃”,耕作。
5. 姓。田氏出自妫氏,舜帝之后陈国公族妫完(田完)奔齐后遂以田为氏。当代田姓的人口已近520万,为全国第三十六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1%。人群主要分布在黔渝、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云川东部、鲁豫鄂大部、皖苏北端、晋冀京津、陕宁、甘肃大部、内蒙古中部、辽宁西部、黑吉大部、新疆西北和伊犁地区。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
2.瓜在田字格怎么写
“瓜”字在田字格中写法如下所示:瓜,象形字,读音guā,指的是蔓生植物所结的球形或椭圆形果实,有蔬瓜、果瓜之分,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瓜、冬瓜、瓜蒂、瓜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瓜分天下”)、瓜葛、瓜代、瓜李(指嫌疑的境地)、瓜子儿。
大曰瓜,小曰瓞。《诗经·大雅》说,绵绵瓜瓞。
有时也指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常用词语编辑 瓜蒂 guādì (1)[the base of a fruit;stem of the fruit]∶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 (2)[muskmelon pedicel]∶中医指甜瓜的果蒂,黄褐色,质柔韧。
有催吐、利尿等作用 瓜分guāfēn [divide;carve up] 如同切瓜一样地分割或分配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清·林觉民《与妻书》“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友邦惊诧”论》瓜葛guāgé [connection;association;implication] 瓜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比喻辗转相连的亲戚关系或社会关系,也泛指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 那是我的一个瓜葛亲戚,姓吴。
――李劼人《暴风雨前》瓜果guāguǒ [melon and fruit] 瓜与果。亦泛指水果 吃瓜果要洗净 瓜李之嫌 guālǐzhīxián [the suspicion of being in the melon field and under the plum tree] 在瓜田里弯腰、在李树下抬手皆可被疑为偷盗瓜果。
比喻置身于犯嫌疑的环境之中 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会。――蔡邕《独断》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瓜连 guālián [implicate] [方]∶牵连;株连 瓜连蔓引 瓜蔓 guāmàn [melon vine] 瓜类植物的茎。形容曲折纠结 瓜农guānóng [melon farmer] 专业种瓜的农民 瓜皮帽guāpímào [Chinese skullcap] 形状与半个西瓜皮很相似的便帽,一般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连缀制成 瓜熟蒂落guāshú-dìluò [fruits fall off when ripe―things will be easily settled when conditions are ripe]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
比喻客观条件具备后行事,成功的机会就大 中国有老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和事物的规律办事,才能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达到我们的目的。
瓜田李下guātián-lǐxià [in a melon patch or under a plum tree―in suspicious circumstances or surroundings] 喻指容易使人误解的地方 我常常朗读那首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琅琅上口的诗句,就是“瓜田李下”这条成语的来源。
瓜子guāzǐ [melon seeds] 炒熟后供食用的瓜的种子,一般指西瓜子或南瓜子 瓜子脸guāzǐliǎn [oval face;pretty face having oval shape] 形似瓜子的脸型,长而窄的,上部略圆,下部略尖 瓜子玉guāzǐyù [andesite] 一种巨斑安山岩,是灰白色像瓜子一样大的斜长石斑岩,散落在黝黑色致密的安山岩基质中,产地为中国北京市门头沟灵山一带 瓜guā ㄍㄨㄚˉ 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冬~。
~蒂。~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天下”)。
~葛。~代。
~李(指嫌疑的境地)。~子儿。
瓜蒌gualou 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可药用。瓜瓤guarang 瓜类植物里面的籽。
瓜瓤儿。
3.瓜的拼音是什么字
“瓜”字的拼音为[guā]。
瓜,象形字,读音guā,指的是蔓生植物所结的球形或椭圆形果实,有蔬瓜、果瓜之分,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瓜、冬瓜、瓜蒂、瓜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瓜分天下")、瓜葛、瓜代、瓜李(指嫌疑的境地)、瓜子儿。大曰瓜,小曰瓞。《诗经·大雅》说,绵绵瓜瓞。有时也指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
【详细释义】
(1)(形声。字从爪从丶,爪亦声。“爪”指人的手或动物的“手”。“丶”读为“主”,意为“入主”、“成为主人”。“爪”与“丶”联合起来表示“爪子拿稳了圆形果实”。本义:球形或类球形的容易滚动的果实。说明:“丶”也是一个正式的汉字,列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17页)
(2)同本义 [melon;gourd]。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诗·豳风·七月》
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南宋·朱熹《诗经集注》
绵绵瓜瓞。――《诗·大雅·绵》
(3)又如:瓜田(种瓜的田);瓜润(瓜受到灌溉后,长得更为丰美);瓜练(冬瓜的瓤);瓜瓤(瓜肉)
(4)指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 [melon-like thing]。如:瓜皮帽;瓜皮船;金瓜(简称“瓜”。一种充作仪仗的武器。长柄,上端作瓜形)
(5)瓜州:古时敦煌一带盛产美瓜(meigua),故有“瓜州”之称,史书记载:“敦煌古瓜州,出美瓜。狐人其中,不露首尾。”
(6)古地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
(7)治所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东
(8)瓜洲,镇名 [Gua town]。又称瓜埠洲。在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大运河入长江处
(9)通“蜗”(wō)。蜗牛[snail]。自作一瓜牛庐,净扫其中。――《三国志·魏书·管宁》
(10)四川方言,形容人笨,比如说“瓜娃子”,意即“笨人”,带有贬义性。
(11)日本动漫《家庭教师Hitman Reborn》中狱寺隼人的匣武器也叫做“瓜”,平时是一只小猫,但真正发飙的时候会变成一只金钱豹。从96集开始出现。
瓜 guā
(1) 瓜成熟 [ripen]
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同“斋”,斋戒)如也。――《论语·乡党》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左传·庄公八年》
(2)又如:瓜期(瓜代之期。官员任满由别人接任的日期);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同“瓜期”);瓜时(指瓜熟的时候)
(3)分割 [cut apart]
于时瓜剖区宇,蜂起英豪。――唐·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
(4)又如:瓜剖(分割土地,同瓜分);瓜剖豆分(比喻国土被人侵占瓜分。也作“豆剖瓜分”)
瓜代 guādài
[change of personnel between terms of service;substitute] 本指瓜熟时赴戍,到来年瓜熟时派人接替。后世就把任期已满换人接替叫做瓜代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左传·庄公八年》
坐看积薪上,笑谢及瓜代。――宋·刘宰《分韵送王去非之官山阴》
(5)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蔓,瓜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参考资料
360百科:
4.田,拼音怎么写,怎么读
“田”的拼音是tián,第二声,音同甜,填等。
汉字:田 读音:tián 部首:田 笔画数:5 笔画:竖、横折、横,竖、横。 写法:组词: 种田、田里、水田、心田、油田、稻田、梯田、田垄。
解释: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田野。耕田。
和农业有关的,田家。田园。
古同“畋”,打猎。古同“佃”,耕作。
姓。田氏出自妫氏,舜帝之后陈国公族妫完(田完)奔齐后遂以田为氏。
当代田姓的人口已近520万,为全国第三十六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1%。人群主要分布在黔渝、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云川东部、鲁豫鄂大部、皖苏北端、晋冀京津、陕宁、甘肃大部、内蒙古中部、辽宁西部、黑吉大部、新疆西北和伊犁地区。
参考资料百度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73830百科:。
5.田在田字格怎么写
田在田字格写法如下图所示:
田
拼 音 tián 部 首 田 笔 画 5 五 行 火 五 笔 LLLL
1.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麦~。棉~。
2.蕴藏矿物可供开采的地带。专用于某些生产的土地:油~。盐~。
3.同“佃(tián)”。
4.同“畋”。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瓜田李下
成语拼音:guā tián lǐ xià
成语解释: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成语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2、沧海桑田
成语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成语解释: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成语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3、扫田刮地
成语拼音:sǎo tián guā dì
成语解释: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指干零杂农活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