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古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初祖。它源自于达摩禅、形成于惠能禅、盛兴于曹溪南禅。禅宗学以静中思虑为修习的方法,以证悟本自心性,寻得佛心,故亦称佛心宗。
此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仍有经典作为传法的依据,即《楞枷经》、《金刚经》等。唐代时期禅宗大为盛兴,当时又分出牛头禅一派至五祖弘忍时代,而又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禅宗得以迅速发展,以致后来成为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之一。 禅宗学的形成过程 中国禅宗的出现是与菩提达摩来中国弘传禅法联系在一起的。南印度的菩提达摩于刘宋末或齐梁时代来华传南天竺一乘宗之禅法,被奉为中国禅宗的东土初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