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标准被作为引用的参考文献怎么写法
14.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志14.3.1根据 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参考文献类型 普通图书 会议论文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汇编 参考工具 文献类型标志 M C N J D R S P G K14.3.2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14.3.3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志: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志 DB CP EB14.3.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志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
如: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DB/OL]——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14.4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志;英文文章后的参考文献表上以“References:”(左顶格)作为标志;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条文献只与一个序号相对应;当文献题名等内容相同而仅页码不同时,可将页码注在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后。
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14.4.1 中文文献 a. 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 [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有编号的知名系列报告可不注出版地和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3]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5]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6]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7]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77-178.[8]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9]张永录.唐代长安词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0]张加铨,关景时,程鹏.常用药物手册[K].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37.b. 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1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12]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13]闵周植. ‘东方美学的前景’笔谈: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角色[J].文史哲,2001,(1):16-18.c.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1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d.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任选).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任选):出版者(任选),出版年(任选).[15]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16]JT/T 623-2005,集装箱吊具[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5.。
2.引用文献为国家发布的文件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格式
如果是公开发布的,是在什么载体上看到的,就以什么载体格式来引用。
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你如果在报纸上看到的,就写:中国**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 2015-11-03,[序号]。 如果是在网络上看到的,就写:中国**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2015-11-03]. 后面写引用的网址。
扩展资料 格式范例 一、专著、论文集、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序号]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二、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序号]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序号]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四、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序号]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3.参考文献中国家示范文本怎么引用
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的是国家颁布的文件或纲领政策,要用什么字母表示?比如期刊用J表示那样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你可以用 Z
4.国家标准类文件在写论文时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啊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5.论文中引用"中央政府政策文件"怎么写进参考文献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编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引用国家文件参考文献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