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动情况怎样写
是社会活动,还是实践活动?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
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二、撰写实践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
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
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三、实践报告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报告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
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
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报告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
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报告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
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报告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报告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报告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
2.活动策划背景怎么写
写出班级的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即可。
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活动背景指的一般是你想策划活动的客观条件和背景支持,比如我想举行大型演出活动,要看这个地区是不是适合、群众生活水平是否达到、要请的明星是不是能吸引等等,或者简单说就是你想组织活动的想法起源。
活动策划背景和目的是有区别的。
扩展资料:
策划是一种策略、筹划、谋划或者计划、打算,它是个人、企业、组织结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充分调查市场环境及相关联的环境的基础之上,遵循一定的方法或者规则,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系统、周密、科学的预测并制订科学的可行性的方案。在现代生活中,常用于形容做一件事的计划,或是一种职位的名称。
策划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策最主要的意思是指计谋、谋略,划指设计,筹划、谋划。选题中应用创造性思维独辟蹊径地考虑选题就是选题策划。
《后汉书·隗器传》中“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之句。其中“画”与“划”相通互代,“策画”即“策划”,意思是计划、打算。策最主要的意思是指计谋,如:决策、献策、下策、束手无策。划指设计,工作计划、筹划、谋划,指“划”,意思为处置、安排。
日本策划家和田创认为:策划是通过实践活动获取更佳效果的智慧,它是一种智慧创造行为;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丛书认为: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更多人说策划是一种对未来采取的行为做决定的准备过程,是一种构思或理性思维程序。
活动策划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行为,一份可执行、可操作、创意突出的活动策划案,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及品牌美誉度。活动策划案是相对于市场策划案而言,严格说它们同属市场策划的兄弟分支,活动策划、市场策划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市场策划和活动策划都从属于企业的整体营销思想,只有在此前提下做出的市场策划案和活动策划案才兼具整体性和延续性,也只有这样,能够有效的使受众群体同意一个品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活动策划 百度百科
3.主要收入来源怎样填写
家庭收入来源是指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方式,应该填写父母工作收入方式如务工务农个体经营户等。
如果父母在外打工应该填写务工,如果种地的话那么应该填写务农, 如果父母是做生意的那么根据生意的不同应该填写个体经营户或者合资企业就填写经商。
家庭主要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货币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现金发放的劳保福利、医疗费;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遗属生活补助费;离退休金、基本生活费、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救济金。
一般家庭收入来源有几种:
(1)工资、年薪所得。
(2)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存部分。
(3)住房补贴。
(4)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5)劳务报酬所得。
(6)股息红利及利息所得。
(7)其他所得。
扩展资料
如果是农村家庭的话,他的主要收入包括:
1、种植、养殖、加工、劳务收入。
2、赡养、抚(扶)养费,依法继承遗产或接受的赠与。
3、土地承包权流转收益、财产租赁或变卖收入,集体分红和股息、储蓄存款和利息收入,股票、基金等有价证券及其收益。
4、社会养老保险金、商业养老保险金、商业医疗保险金、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费、水库移民后扶补助、粮食直接补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收入
4.民俗活动的由来
因为端午节快到了,就说说端午节的由来吧。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
5.活动的策划书怎么写
活动内容简介一、成立“英语角”1、活动内容:“英语角”的成立主要以锻炼英文口头表达能力,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英语沟通环境为目的,通过同学们的交流互动提高口语能力,由辅导老师对语法知识、阅读能力、解题技巧作专门讲解。集学习性、交流性于一体,与学院的外语协会组织的英语角有所区别。这个英语角的学习性质比例较重,为成员营造了浓厚的全英文交流气氛,促进同学们英语水平的提升。2、活动时间:自定3、活动地点:自定4、组织人员: 5、参加人员:英语协会会员。6、辅导教师:自定7、主办机构:英语协会8、活动设想:体现以学生为主,发挥辅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原则上要求参与者都说英语。(1)、活动场地的布置由学生设计和装饰,体现学生的爱好和需求。 (2)、每次活动的主题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商定,活动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3)、主题确定后,通知会员。并以海报的形式进行宣传,吸引学生参加。(4)、活动以游戏、对话等形式开展,突出语言的功能性。(5)、每次活动至少安排两位英语教师参与设计和指导。二、举办英语演讲比赛1、比赛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英语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给广大英语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英语沙龙”决定举办一次英语演讲比赛。2、比赛时间:初赛:自定复赛:自定 04、比赛地点:5、负责教师:6、总策划:7、策划小组:8、特邀评委、嘉宾:9、参赛要求:(1)、所有参赛作品均为英语形式,演讲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2)、具备完整的演讲稿,并要求上交。(3)、演讲内容要求健康向上,真实细腻地反映人生理想,奋斗目标,自强自立,校园生活等。 (4)、演讲时需脱稿演讲。10、赛程安排:(1)初赛:每个人比赛时间5分钟以内。(1分钟自我介绍和4分钟自主命题演讲)(2)复赛:a主持人介绍赛程和比赛规则b评委嘉宾介绍c选手同上场一样,进行自我介绍、自主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当场回答评委老师的提问d现场观众抽奖e评奖、颁奖典礼f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11、奖励办法:以颁发证书和奖品为主要方式12、资金来源:赞助商三、举办英语歌唱比赛1、比赛目的: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2、比赛时间:3、比赛地点:学生活动中心4、负责教师:5、总策划:6、策划小组:7、特邀评委、嘉宾:。8、参赛要求:(1)、所有参赛歌曲均为英语形式,演唱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2)、参赛选手自备演唱歌曲配音碟。(3)、演唱歌曲内容要求健康向上。9、赛程安排:a主持人介绍赛程和比赛规则b评委嘉宾介绍c参赛选项手依次演唱d评奖、颁奖典礼e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10、奖励办法:以颁发证书和奖品为主要方式11、资金来源:赞助商四、其它活动1、英语学习交流会 进入大学后,大家学习英语靠的不再是老师的督促和管教,而是自己的自学能力和一套自创的学习方法,但很多同学学习英语的求知感淡化,自学方法不够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英语沙龙”决定适时开展英语学习交流会。在交流会中由各个同学谈谈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包括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以及现阶段自己学习英语面临的困难。希望在交流中吸取他人学习英语的成功之处,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2、举办各类英语游戏开展多种英语游戏,寓教于乐,可以激发大家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以让自己的英语水平在娱乐中得到提高。例如,我们可以开展以下的此类英语游戏:(1)瞬时记忆大比拼(游戏)游戏规则:推荐1人参加此活动,一轮游戏可分四组同时进行。参与者站定后背着观众,此时四个工作人员各举一张卡片上场。卡片上写有一个句子,工作人员背向观众站定。由主持人下令让参与者同时向后转,此时开始计时,限时5秒钟。在这5秒钟内参与者可以看卡片上的句子并迅速的记下来。5秒钟后,工作人员将卡片给观众快速看几遍,然后将卡片扣在地面上。参与者有1分钟的时间将迅速记下来的句子写在参与者面前摆放着的黑板上。时间一到,工作人员将卡片举起面向观众,由评委审查参与者写的句子与题目是否一致。全对者可得满分,满分为100分。若参与者写的句子中有单词错误,错一个单词扣10分。(2)单词接龙(游戏)活动安排:一轮游戏可由4个小组同时进行。由各班组织推选5个人组成一组参加此游戏。场上放着各写有一个单词的4块黑板。计时开始后,各同学轮流(依次)上去
6.运动会的活动内容怎么写
运动会的活动内容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20日—10月20日)
利用学校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各班黑板报等大力宣传阳光体育活动、终身体育、天天坚持锻炼的好处,通过宣传发动,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并积极投身到体育活动中来。各班传达校体育节活动方案后,制订班级活动计划, 于10月20日前报教导处审定。
(二)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阶段(10月15日—12月1日)
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及体育老师利用课间和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快乐课间”、“大课间体育”活动,如:乒乓球操、武术操、集体舞等集体活动;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等球类活动;长短跑跳高跳远投掷等田径活动;跳绳、踢羽毛毽、跳皮筋本文来源:文秘114 、推铁环等地方传统活动;只要有益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安排,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节带来的乐趣。
(三)成果展示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1.广播操、集体舞比赛。
①要求站队快、静、齐、服装统一,动作规范、到位、有节奏感,精神面貌好。
②评奖办法:全校奖前6名班级。(单项奖)
③时间:十二周星期二活动课时间举行。
④地点:学校操场。
2.3—6年级拔河比赛。
①要求:适合参加体育活动的同学都可以,每班不得少于30人
②评奖办法:以级部名次得分记入体育节团体总分。
③时间:十二周星期三活动课时间举行。
④地点:大操场。
3.1—6年级一分钟个人跳短绳踢毽子比赛。
①要求:每班男女生各报2名参加年级部比赛,统一绳毽(高年级组双摇盘踢)。
②评奖办法:每年级部奖励男女个人各前四名,记入班级总分同田径。
③时间:十二周星期四活动课时间举行。
④地点:篮球场、排球场。
4.田径比赛。
①项目:
低年级组(一、二)30米、60米、立定跳远、小垒球。
中年级组(三、四) 60米、100米、200米、400米、跳远、垒球。
高年级组(五、六) 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跳高、跳远、垒球。
②参加人数:每班各报男女各5名,每人可报两项,每项限报2人。
③评奖办法:以班级为代表队,同年级分男女组竞赛, 每个年级组奖励男女个人各前四名,记入总分方法为5、3、2、1。
④时间地点:十二周星期六一天。
5.校内职工:乒乓球、羽毛球、棋类赛。
①教工赛:分男女组,每组奖励个人前四名。
②教职工的报名竞赛均由工会统一组织进行。
③时间地点:
6.工会组织教职工乒乓球联谊赛,时间另定。
(四)延伸性阶段(12月1日——学期结束前)
开展冬季象征性长跑,各班按指定的路线组织学文秘杂烩网生参加活动,并做好有关数据统计工作,以并资料积累归档。
(五)总结表彰奖励
12月6日活动课召开全校大会,对本届体育节进行总结,届时将评选出个人奖、集体奖若干名表彰奖励,并对本届体育节比赛成绩优秀或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