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霏字的篆体怎么写
篆体霏字:
霏 fēi
〈形〉形声。从雨,非声。本义:雨雪很盛的样子
雨雪其霏。——《诗·邶风·北风》
1. 飘扬:烟~云敛。
2. 云气:“云霞收夕~”。~~(雨、雪、烟、云很盛的样子)。~微(雾气、细雨弥漫的样子)。
2.带有霏字的古诗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朝代:南北朝
作者:谢灵运
原文: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古甲文是怎么写《鸟》字的
《甲骨文编》中收录的不同的“鸟”的写法:
4.有关霏字的诗及文言文到底有多少
宋 苏轼 《鸣泉思》诗:“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
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 唐 张说 《唐享太庙乐章·景云舞》:“景云霏烂,如我帝符。”
南朝 齐 谢朓 《咏蔷薇》:“发蕚初攒紫,余采尚霏红。” 唐 孟浩然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诗:“君不见 巫山 神女 作行云,霏红沓翠晓氛氲。”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十韵》:“霏红洲蕊乱,拂黛石萝长。” 清 黄景仁 《元夜大雪饮石香斋》诗:“太乙醉眠藜火熄,却化霏霙照书客。”
晋 谢万 《兰亭》诗:“玄崿吐润,霏雾成阴。” 宋 张先 《破阵乐·钱塘》词:“羣美东南第一,望故苑,楼台霏雾。”
宋 周邦彦 《应天长》词:“条风布暖,霏雾弄晴。” 《魏书·楼毅传》:“同云仍结,霏雪骤零。”
宋 陆游 《或以予辞酒为过复作长句》:“解衣摩腹午窗明,茶碨无声看霏雪。” 晋 张协 《七命》:“零雪写其根,霏霜封其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 刘琨 铁誓,精贯霏霜。”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散华霏蕤,流香飞越。”
唐 柳宗元 《招海贾文》:“东极倾海流不属,泯泯超忽纷荡沃。殆而一跌兮,沸入 汤谷 舳舻霏解梢若木。
君不返兮魂焉薄?”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忽大震一声……自 西安门 一带,皆霏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雨散漫以沾服,云霏微而袭宇。”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浩荡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盖泉自石门而下,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霏微滴沥,溅面洒肌。”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使冷韵幽香,恒霏微于曲房斗室。”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八:“﹝ 窦俨 《水论》﹞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霢沐。”
郭沫若 《烛影摇红》词:“霏微期过暑如蒸,空袭频投弹。” 唐 李端 《巫山高》诗:“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元 刘伯亨 《朝元乐》曲:“这雪他初下霏微则是后渐疾,赤紧的风踅的雪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五月 江 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
聂绀弩 《林冲杨志合论》:“天冷了,窗外细雨霏微,窗纸叫风吹得飒飒地响。”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西湖 观月,秋爽最宜,烟波镜浄,上下一色。
渔灯依岸,城角传风,山树霏微。” 清 顾炎武 《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诗:“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 毘陵 一雁飞。”
清 魏源 《村居杂兴呈筠谷从兄》诗之七:“金风老黄云,万顷香霏弥。” 清 褚人获 《坚瓠七集·逊秀才》:“一日有 逊秀才 来谒,玄谈霏娓,题咏轩轾。”
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楚辞·王逸》:“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之一:“搅天晴雪日霏霏,忽漫成团密又稀。”
《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晋书·胡毋辅之传》:“ 澄 ( 王澄 )尝与人书曰:‘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 唐 欧阳詹 《回鸾赋》:“郁霏霏以葳蕤,辉熠熠以严顒。”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阴风惨惨,杀气霏霏。”
清 孙枝蔚 《杂咏》:“渺渺春江孤雁去,霏霏古树暗香来。”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鸾刀若飞,应刃若俎,靃靃霏霏。”
唐 贾至 《铜雀台》诗:“抚弦心断絶,听管泪霏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梦》:“俄梦朱衣道人,长丈余,特以青灰落衣襟霏霏然。”
汉 王粲 《羽猎赋》:“鹰犬竞逐,弈弈霏霏。” 唐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诗:“忽复不相见,心思乱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