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近代心理学史论文如何写作
1.先声夺人。
Smith和Jones (1986)发现,对于大多数文章,83%的读者往往读完第一段就不再往下读了。有些文章的开头俗不可耐,譬如:“过去的研究表明??”;“发现这些很有趣??”(究竟是谁的研究?谁发现?)。
好的开头要直奔主题,譬如:“很多心理学论文让人昏昏欲睡,效果胜似安眠药,其原因何在?”或者“如果语言乏味,好论文也会变成手纸。”展现论文内容的方式应如女人的裙子,只有极富挑逗性,才能撩起读者的注意。
2.告诉读者论文的有趣之处。 “我的研究结果很有趣啊,很重要啊,我正在申请终身教授职位,拉兄弟一把吧!”你觉得某一主题颇有意义,读者却不一定买账。
你得向他们解释清楚!读者就是上帝:论文的主题与读者的关系越密切,你的论文所吸引的眼球就越多。如果论文是写给知觉领域的心理学家读的,那么论文主题就得与该领域的理论问题相关;如果论文是写给教师读的,那么你得说明你的研究结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3.实事求是。 “本文无所不包:既能阐明生命之意义,又能解决全球的饥饿问题,还能全盘揭秘已故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结束”越战“的秘密计划。”
有些论文之所以被期刊拒绝,其原因在于夸大其词;雷声大,雨点小。譬如,应根据理论设计和实施实验。
一定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形而不是想象来撰写论文。 4.论文的综述务必紧凑、完整、平衡。
“这两项研究都表明,戴上”小圆帽“可以提高推理水平;而那些认为”口袋保险“可以提高推理水平的研究则是一派胡言。”如果在一篇论文的综述里,作者对某一观点推崇有加,而对其它观点嗤之以鼻,那么审稿人就会很生气;如果这一观点不是作者本人提出来的(即使这一观点是作者本人的,那么持不同意见的审稿人大有人在),那么审稿人就更来气了;如果审稿人曾提出过与你的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观点,但却没有被引用,那么他就会气得火冒三丈(你的论文与期刊可以说拜拜喽)。
有些论文与你的论文主题的联系并不大,对于这类文章,审稿人也不怎么爱读。论文的综述既要完整充实,又要简明扼要。
这样的综述既能够点明论文主题,又不会喧宾夺主,盖过论文的主题。 5.千万要对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万万不能让读者自己去揣摩。
“最终,自变量之间产生7种交互效应;显而易见,要根据这些交互效应以及额外效应对变量进行解释。”解释你的结果!如果时间充足,读者本人当然能弄清论文结果的意义,但谁有那么多时间呢?!不要将解释放到讨论一节,因为在结果一节,读者还能记得结果的内容,所以要趁热打铁,及时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解释。
论文结果的推论及观点放在讨论一节才比较合适。 6.对同一数据应有多种解释。
“因此,这些数据且仅且支持XYZ理论,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那说明你大脑有毛病。”一组数据往往具有多种意义,人们发现这一点只是早晚的事。
你自己去发现结果的多种涵义,比把这件事交给审稿人或者读者去做要明智得多。虽然你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起码读者会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另一方面,如果结论过于模棱两可,那么你的论文可能被拒绝。但是,即使那些已发表的文章,其结论也不一定都是板上钉钉,只要我们尽力而为即可。
7.画龙点睛,避免套话。 “总之,为澄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真是无与伦比的废话!读者不是傻瓜,他们当然知道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他们需要你画龙点睛,给出一个清晰明确、干净利落的结论(此结论既可放在论文的最后一句,也可放在论文的其它位置)。
以后读者回忆你这篇论文时,说不定这句话会成为一条回忆的线索呢。要把你最想让读者记住的东西传达给他们。
撰写技巧 8.句子应朗朗上口、清晰、简明。 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但很多人写文章还是啰里啰嗦,句子结构飘忽不定,意思艰涩难懂,往往使读者产生莫名其妙、如坠云雾之感;有些句子明明是要表达一个意思,读者却可能觉得有好几个意思。
9.注意逻辑顺序和结构。 不要指望读者去揣摩论文的逻辑顺序。
行文流畅、结构清晰、顺序合理,这一点颇为重要。读者在乎的是你的论文的内容,他们可不管你的论文的组织方式。
逻辑结构的质量是混淆和清晰的决定因素。 10.在行文时,要按照点题--论述--重申的顺序进行:预先向读者提供一个结构,然后论述主要内容,最后把你想要读者记住的内容重申一下。
11.富于创造性,并给出具体实例。 有些书呆子式的作者鬼迷心窍,总觉得那种故弄玄虚、高深莫测、阳春白雪式的论文才能勾起读者的兴趣。
恰恰相反,大部分读者只有借助具体的实例或类比才能理解他人的思想。 思想越抽象,读者所需要的具体实例就越多。
读者是很忙的呀,不要指望他们自己去举出实例,那是你作者的责任啊。把那些高深莫测的东西留给你自己,而把具体的实例奉献给读者吧。
12.不要产生这样的空想: 读者会明白你的意思;读者会熟悉缩写词或术语。在我写文章的。
2.关于西方文明史的论文可以写些什么啊
《世界文明史》——血泪中传承的神圣 “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
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 ——《申命记》 如此的虔诚,如此的智慧,如此的苦难却如此的坚韧。
他们失去自己的家园两千年,他们在世界上颠沛流离两千年,他们饱受战火、杀戮和屈辱两千年,但是他们却不可思议的保住了民族的血统、智慧和信仰。他们,就是古老的希伯来人,他们是与上帝订约的子民,他们来自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带来了上帝和先知的福音,为世界的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天我们谈到希伯来人(犹太人),往往想到的是绝顶聪明的大商巨贾,震惊世界的科学家,还有那个沙漠中建立起来的小小国家以色列。虽然那只是一个遥远的小领土,却以战火和发达无时不刻的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
犹太几千年来颠沛流离却保留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神奇事实,犹太人在科学与经商中令人惊叹的能力,犹太民族对他们信仰的执著和对世界宗教的启蒙意义,犹太人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人千年渊源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恩仇……这一切太让我们惊叹与好奇,那请随我,翻开那千年的传奇与故事,去阅读希伯来人为我们留下的,无比瑰丽的文明画卷。 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静静躺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怀抱里面。
那时候伊朗高原还不是一片荒漠,人们还没有在沙特阿拉伯境内发现珍贵的石油。在美洲大陆还是洪荒岁月的时候,这里早就送走了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文化的灿烂,迎来了古巴比伦以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闻名于世的文明。
同样操着闪米特语系的阿拉伯人、希伯来人和埃塞俄比亚人就和睦的生活在那里。其中先祖是亚伯拉罕的希伯来人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逐渐的迁往叙利亚(古称迦南),后又逐渐的前往埃及。
他们的首领雅各通宵与天使搏斗,被认为是上帝的卫士,从此,这个民族称自己为“以色列人”(上帝的卫士)。 但是,埃及并不是美丽的家园。
新埃及的法老们不再信奉古老埃及和平温和的统治方式,而是搜寻着越来越多的奴隶和异族人来充实自己的军队、建设自己的宫室和陵墓。以色列人的伟大领袖,亚伯拉罕的后裔摩西,跟随上帝耶和华的指点带领族人寻找那流淌着牛奶和蜜的家园,那红海边的迦南。
在无边的沙漠中摩西与上帝订约,从此他们自称上帝的子民,这种民族的荣耀鼓舞他们在几千年无比的困境中生存,传承他们的信仰和血缘。 然而他们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
他们迎来了能征善战的腓力斯丁人的入侵(巴勒斯坦即“腓力斯丁人的国家”之意),从此开始了他们与巴勒斯坦人年年的恩怨。以色列人击败了他们把他们赶到了红海边,希伯来人第一次有了统一的国家,他们在国王扫罗、大卫和所罗门王的统治下过了两百年繁荣快乐的日子,在耶路撒冷建立了他们宏伟的神庙和神圣的首都。
然而,外来的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希腊人一次次的入侵,一次次的奴役了他们,一次次的捣毁他们耶路撒冷的圣殿。公元70年,罗马皇帝入侵这里,彻底毁灭了这里的一切,古老的希伯来人的后裔从此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流亡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开始了他们在血泪中创造神圣的千年传说。
谈到犹太人,就不得不谈到的就是他们的宗教。正是这个民族先哲们进步的宗教观念,指明了世界现代宗教的方向。
在希伯来人的耶和华之前,古老的埃及人还一心敬奉着无形的太阳神和尼罗河之神奥西里斯,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也信奉着那种无形的自然力量,那种使万物生长和繁衍的“神力”。这些对于自然神力的崇拜仍来源自人类祖先敬畏自然,顺从自然的原始惯性。
希伯来人却第一次开始崇信人性的神,唯一的神。使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人类自身的力量是最伟大的,也为今后千年来人类科学的发展和不断改造自然奠定了心理的基础。
(西方宗教中不再执著于自然的崇拜,所以他们敢于砍树修路和建造灌溉系统,不必担心触犯了树神与河流之神的神威。) 犹太人对于宗教的虔诚与执著令世人震撼。
在那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不论多么的疾苦与贫困,他们从未放弃过对耶和华的崇敬。他们用古老的希伯来仪式在任何条件下坚持祷告,他们向上帝敬奉他们最好的祭品,他们只和信奉犹太教的希伯来后人缔结姻亲。
即使在思想极其自由,世界文化极度融合的今天,犹太人依然用他们的方式紧紧珍存古老的传统,我们在没有国界的流行文化中甚至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热门连续剧《Sex And The City》中夏洛特与一名犹太男子深深相爱,男子却最终等到夏洛特皈依犹太教后与她结为眷侣;而《Friends》中身为犹太人的洛斯和莫尼卡兄妹,永远不会忘记在圣诞树下点起光明节的蜡烛,并且告诉他们的后代记住犹太人光明节的传说和欢乐。
犹太人对于民族和传统从来都没有忘记,这也是他们可以在颠沛和苦难中保留住他们古老希伯来光辉的原因。两千年的失散家园,两千年的屈辱和流离,两千年不同民族的践踏的铁蹄。
他们在罗马人的奴役中顽强的颂唱圣经,他们在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镇压中念诵着救世主的箴言,他们在希特勒法西斯的残酷杀戮中珍存着民族的希。
3.求一篇关于西方美学史的论文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
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
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
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
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的。
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2.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
普罗提诺强调了形式在美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正如克罗齐对他的评论中所说:“那么,被表现为石块的美不存在于石块之中,而只存在于对它进行加工的形式之中;所以,当形式完全被印在心灵里时,人工的东西比任何自然的东西都美”。
[1]奥古斯丁是中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与美学家,他一生的美学思想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关于形式美的问题,在扳依基督教以前,奥古斯丁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一性和西塞罗关于美的定义,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仍然坚持美在形式的传统观点。
在扳依基督教以后,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神学的立场来看待美,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至美,绝对美,无限美,是美的源泉。他还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认为现实事物的美即和谐、秩序和整一,而这又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学关系。
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大有强调形式之倾向。与奥古斯丁一样,托马斯·阿奎那也是从神学出发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
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他也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同时还认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无涉内容,不关联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
但丁继承了阿奎那的神学与哲学思想,也接受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总之,这一时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倾向。
3.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 近代美学时期是指从文艺复兴延至十九世纪末,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在近代,“形式”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并自觉地与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
自文艺复兴始,人性得到了复苏与高扬,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这种理性是一种诗意(创造)理性而有别于古希腊的理论理性和中世纪的实践理性。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同时他也十分强调秩序、完整性与完美性。
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的理性主义分别从各自的维度提出美学思想。
作为德意志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人,康德提出并阐发了他的“先验形式”概念,认为审美无涉利害,与对象的存在和质料无关,美基于对象的形式,从此出发,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
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
4.西方文化史的论文都可以写那些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与文学艺术成就 文艺复兴运动肇始于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也首先从意大利兴起。
这主要是由于意大利最先具备了人文主义诞生的两个基本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与古典文化的复活。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商业城市在世纪以前一直处于欧洲领先地位,商品经济非常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资产阶级首先在这里产生。
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建立了城市共和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城市生活,是一种与中世纪宗教生活相对立的世俗生活,它成为人文主义诞生的现实社会基础。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统治中心,它受希腊一罗马古典文化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巨大。意大利不仅在其本土保存了大量古典文化遗产,如古典建筑遗迹藏书丰富的王侯藏书室和教堂图书馆等,而且因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发达而从拜占廷和阿拉伯获得了大量古典文化书籍。
意大利古典文化的复活首先从罗马法的复兴开始,它是顺应意大利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以波伦那大学为首的罗马法研究,是人文主义诞生的一个重要根源。
意大利大学教育的世俗性很强,主要是为解决政府和管理部门的实际及具体问题服务,因而法学、医学、文法及修辞等教育十分发达,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研究并不占重要地位。 学生们在学习和研究罗马法的过程中,还要学习文法和修辞,以便为法庭的辩论服务。
在老师和学生们的辩论中,经常引用古代罗马的范例,并且结合现实来发表议论,这就形成了运用古典知识来评论或抨击时政的风气,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即人文主义精神。到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这种人文主义精神有了它的社会和阶级基础,借古典文化复兴来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文艺复兴运动便蓬勃发展起来了。
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如但丁、彼特拉克、卜伽丘、乔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乔尔乔内、提香、马基雅维里、康帕内拉等 人文主义思潮从意大利扩展到整个西欧,贯穿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始终。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教会和神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他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世俗享受,反对禁欲苦行,在西欧掀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文化创造运动,它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出现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兴起,涌现出了一批在人类文化史上永远闪光的巨人,如文学家但丁、彼特拉克、卜伽丘、莎士比亚,艺术家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思想家马基雅维里、托马斯莫尔、康帕内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科学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等。
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这些巨人们所创造的科学文化成就,成为人类的宝贵财富。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学三杰”。 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
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
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 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
在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二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 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们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 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民主派的代表。
他用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英国,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
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1516年他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
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他的的作品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丰富精炼,人物个性突出,集中地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西班牙,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塞万提斯是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
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其中以长篇讽刺小说《堂吉诃德》最著名,它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维加是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
他是世界上罕见的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两千多个剧本,留传至今的有600多个,有宗教剧、历史剧、神话剧、袍剑剧、牧歌剧等多种形式,深刻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最。
5.认知心理学的论文怎么写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编写要点
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
一、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
二、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详细提纲举例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6.关于西方思想史的论文
提要: 本文追溯了从古希腊罗马到二十世纪这一历史进程中西方学者对宗教本质的探索,认为从古希 腊罗马到中世纪着重于对神本质的阐述和论证,十六至十八世纪为宗教本质的探索从思想上和 方法上奠定了基础,十九世纪在对宗教的口诛笔伐声中,不同学术流派多角度地探索了宗教本 质,二十世纪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深化了对宗教本质的认识。
主题词:西方宗教本质多角度多元化 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在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时,不管是从哲学、社会学 、人类学,还是从心理学和现象学等角度出发,都会涉及对其本质的界定。然而对宗教本质 的论 述,却因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加之,宗教是一种动态的 社会文化现象,始终是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所以要给出一个恰当而又普遍的定义是异常困 难的,迄今还悬而未决。
学者们对宗教本质的探询构成了宗教研究的脉动。 一、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末期对神本质的阐述和论证 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古希腊罗马的一些思想家和有识之士就开始对宗教本身的问题进行理智 性的思考和学术性的探讨,宗教或神灵的本质和起源问题一致困扰和吸引着众多的学者,从 而也就构成宗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这一时期重在对神的本质进行探索和论证。 古希腊哲学开始时,哲学从宗教神话逐渐分化开来,他们批判古希腊传统的宗教,开始将宗 教的神改造成为理性的神。
塞诺芬尼根据埃塞俄比亚人和色雷斯人各自有不同的神,得出不 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得谟克里特用其原子论否定了神创世界说 ,认为是万物皆由原子构成,包括神灵。
他认为人们畏惧不可知的自然及统治者,想约束人 们的行为才创造了神。 公元前4世纪后,传统的宗教、道德走向没落,东方神秘主义和宗教迷信在希腊社会中广为 流传,灵魂不死观念充斥着整个希腊社会,引起思想家们的反思。
伊壁鸠鲁反对灵魂不死, 反对盲目信仰。他认为宗教产生于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只有依靠智慧才能摆脱这种恐惧。
普 罗底库斯从分析希腊神话中神的不同神性得出,神的观念是人们对有利于人类生活的自然表 示感谢和崇敬而构想出来的。公元前5世纪末,克里底亚认为古代的立法者或统治阶级为了 约束人们的犯罪活动,便虚构了神,神是道德的象征。
亚里斯多德认为宗教神话观念产生于 对自然和天体现象的迷惑与惊奇,对神的存在做了哲学上和理智性的“论证”,为中世纪的 神学提供了一个理性的基础①。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从人的角度去寻找神的本质,认为是人创造了神而非神创 造了人,神无非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幻化,是由于对不可知世界的畏惧、崇敬、迷惑或谄媚, 被创造出来抚慰人类。
在这里,宗教本质上是对神的信仰。他们的思想无疑启迪着后人对宗 教本质的探索。
中世纪是基督教神学垄断的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论证神的本质。如奥古斯丁在其《忏悔录 》中,通过对自己意志回转历程的记录与描述,表明了对上帝的确信能够不假求于外物,那 是内心的一种确定性。
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里提出了有名的“上帝存在的宇宙论 证明”,论证了上帝的本质和位格。他们都相信,信仰才是宗教的根本,理性应该为信仰服 务。
所以,这一时期的宗教学说和宗教理论只能是宗教信仰和神学本身。这一历史实际决定 了此后西方宗教学说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为宗教本质的探索从方法上和思想上奠定了基础 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虽反对正统的基督教,但对神的话依然显出无比的尊敬,他们判定事 物均以神的话为绝对权威。正如马克思所说:“他(马丁·路德)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 ,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们的内在世界。”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②在人文主义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各种思潮虽然主张以人为本,以理性为权威,但依然摆 脱 不了神的阴影。
如霍布斯、休谟、笛卡儿等就是其中的代表。霍布斯对基督教神学及其天启 说进行了批判,认为天启不能在信徒的直接经验中得到证实,主张人民不能只凭单纯的信仰 ,而要用感觉经验和理性去判断教会和《圣经》所说的一切③。
英国的休谟用其人性哲学 及 经验主义来批判各种宗教理论,抨击宗教迷信的危害。但他又以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为武器反 对从理论上对上帝的存在及其属性作证明,认为上帝的存在不容怀疑,主张建立对社会有益 的“真正的”宗教。
他认为“真 。
7.心理学本科论文综述怎么写
先分学科,比如是写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心理学史等等,一般非专业或者文科写普通、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相对容易些。
普通心理学是概括全部心理学知识的,选择面较为广泛,比如记忆、思维、人格等等综述都比较容易,近年热门比如内隐记忆、错误记忆、大五人格等等资料都比较多,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选择一个理论或者方向就可以写,比如维果斯基理论发展啊、学习倦怠啊、学习动机啊等等,社会心理学内容较为广泛,与现实交集较多,学术性相对不强,比较容易把握,比如从众啊、归因啊等等都可以写。总之一个原则,写综述一定要确定资料比较多的题目!。
8.心理学史的简介
时间
古代心理学史
近代心理学史
现代心理学史
地域
西方心理学史
欧洲心理学史
苏俄心理学史
英国心理学史
美国心理学史
东方心理学史
中国心理学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西方心理学史论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