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焊炬怎么用
本人从事焊割方面行业,根据自己的多年工作经验,发表以下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焊炬使用方法
焊炬点火前应检查连接处和各气阀的严密性。对新使用的焊炬应检查其射吸能力。
2 焊炬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后开氧气阀;嘴孔不得对着人。
3 焊炬的焊嘴因连续工作过热而发生爆鸣时,应用水冷却;如因堵塞而爆鸣时,则应停用,剔通后方可继续使用。
4 严禁将点燃的焊炬挂在工件上或放在地面上。
5 不得将焊炬作照明用;严禁用氧气吹扫衣着。
6 气焊、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
7 气割焊时应防止焊件倾倒、坠落。距离混凝土地面(或构件)太近或集中进行气割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8焊接工作完毕后,应关闭氧气、乙炔气的供气阀门,并卸下焊炬。不得只关闭焊炬的阀门或将输气胶管弯折便离开工作场所。严禁将未从供气阀门上卸下的输气胶管、焊炬放入管道、容器、箱罐或工具箱内。
2.气焊的使用方法
原发布者:tyuzh
气焊的基本操作方法气焊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氧一乙炔焰的点燃、调节和熄灭、起焊、焊接过程中焊炬和焊丝的运动、接头和收尾的操作要领;气焊操作时,按照焊炬移动方向和焊炬与焊丝前后位置的不同,气焊的操作方法又可分为左焊法和右焊法两种。(一)氧一乙炔焰的点燃、调节和熄灭焊炬的握法,应右手拿焊炬,将拇指和食指位于氧气调节阀处,同时拇指还可以开关、调节乙炔调节阀,随时调节气体的流量。点燃火焰时,应先稍许开启氧气调节阀,然后再开乙炔调节阀,两种气体在焊炬内混合后,从焊嘴喷出,此时将焊嘴靠近火源即可点燃。点火时,拿火源的手不要正对焊嘴,也不要将焊嘴指向他人或可燃物,以防发生事故。刚开始点火时,可能出现连续“放炮”声,原因是乙炔不纯,需放出不纯的乙炔重新点火。有时出现不易点火的现象,多数情况是氧气开得过大所致,这时应将氧气调节阀关小。火焰的调节,刚点燃的火焰一般为碳化焰。这时应根据所焊材料的种类和厚度,分别调节氧气调节阀和乙炔调节阀,直至获得所需要的火焰性质和火焰能率。如将氧气调节阀逐渐开大,直至火焰的内外焰、焰芯轮廓明显时,可认为是中性焰;如再增加氧气或减少乙炔,可得到氧化焰;如增加乙炔或减少氧气则得到碳化焰。如果同时增大乙炔和氧气则可增大火焰能率,如火焰能率仍不够大时,应更换大直径的焊嘴。调整后的火焰形状不得歪斜或发出“吱吱”的声音。若发现火焰不正常时,要用通针
3.气焊使用方法
气焊与气割设备的安全使用 1、常用气瓶的结构 用于气焊与气割的氧气瓶和氢气瓶属于压缩气瓶,乙炔气瓶属于溶解气瓶,石油气瓶属于液化气瓶。
(1)氧气瓶的构造 氧气瓶是一种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氧气瓶通常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结构钢轧制成无缝圆柱形容器。
常用气瓶容积40L,瓶内氧气压力为15MPa,可以贮存6m3的氧气。氧气瓶在出厂前,除对氧气瓶的各个部件进行严格检查外,还需对瓶体进行水压试验,一般试验的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并在瓶体上部球面部位作明显的标志。标志上标明:瓶号、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下次试压日期、检查员的钢印、制造厂检验部门的钢印、瓶的容量和重量、制造厂、出厂日期等。
此外,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亦必须定期作内外部表面检验和水压试验;氧气瓶表面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字样。 (2)乙炔瓶的构造 乙炔瓶是贮存和运输乙炔气的专用容器,其外形与氧气瓶相似。
它的构造要比氧气瓶复杂,主要因为乙炔不能以高的压力压入普通的气瓶内,而必须利用乙炔能溶解于丙酮的特性,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把乙炔压入钢瓶内。乙炔的瓶体是由优质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经轧制焊接而成。
乙炔瓶的容积为40L,一般乙炔瓶内能溶解6~7kg的乙炔。乙炔瓶的工作压力是1.5MPa,水压试验的压力为6MPa。
乙炔瓶表面为白色,并标注红色的乙炔和火不可近字样。 (3)液化石油气瓶的构造 液化石油气瓶是贮存液化石油气的专用容器。
按用量及使用方法不同,气瓶贮存量分别为lOkg、15kg、36kg等多种规格,还可以制造容量为1t、2t或更大的贮气罐。气瓶材质选用16Mn、A3钢或20号优质碳素钢制成。
气瓶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6MPa,水压试验3MPa。气瓶通过试验鉴定后在气瓶的金属铭牌上标志类似氧气瓶所标明的内容。
气瓶表面为银灰色,并有“液化石油气”红色字样。 2、气瓶爆炸事故的原因 (1)气瓶的材质、结构和制造工艺不符合安全要求。
(2)由于保管和使用不善,受日光曝晒、明火、热辐射等作用。 (3)在搬运装卸时,气瓶从高处坠落,倾斜或滚动等发生剧烈碰撞冲击。
(4)气瓶瓶阀无瓶帽保护,受振动或使用方法不当等,造成密封不严、泄漏甚至瓶阀损坏、高压气流冲出。 (5)开气速度太快,气体迅速流经瓶阀时产生静电火花。
(6)氧气瓶瓶阀、阀门杆或减压阀等上粘有油脂,或氧气瓶内混入其他可燃气体。 (7)可燃气瓶(乙炔、氢气、石油气瓶)发生漏气。
(8)乙炔瓶内填充的多孔性物质下沉,产生净空间,使乙炔气处于高压状态。 (9)乙炔瓶处于卧放状态或大量使用乙炔时,丙酮随同流出。
(10)石油气瓶充灌过满,受热时瓶内压力过高。 (11)气瓶未作定期技术检验。
3、气瓶的安全使用 (1)氧气瓶 a.氧气瓶在出厂前必须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技术检验。检验合格后。
应在气瓶的球面部分作明显标志。 b.充灌氧气瓶时必须首先进行外部检查,并认真鉴别瓶内气体,不得随意充灌。
c.氧气瓶在运送时必须戴上瓶帽,并避免相互碰撞,不能与可燃气体的气瓶、油料以及其他可燃物同车运输。搬运气瓶时,必须使用专用小车,并固定牢固。
不得将氧气瓶放在地上滚动。 d.氧气瓶一般应直立放置,且必须安放稳固,防止倾倒。
e.取瓶帽时,只能用手或板手旋转,禁止用铁器敲击。 f.在瓶阀上安装减压器之前,应拧开瓶阀,吹尽出气口内的杂质,并轻轻地关闭阀门。
装上减压器后,要缓慢开启阀门,开得太快容易引起减压器燃烧和爆炸。 g.在瓶阀上安装减压器时/与阀口连接的螺母要拧得坚固,以防止开气时脱落,人体要避开阀门喷出方向。
h.严禁氧气瓶阀、氧气减压器、焊炬、割炬、氧气胶管等粘上易燃物质和油脂等,以免引起火灾或爆炸。 i.夏季使用氧气瓶时,必须放置在凉棚内,严禁阳光照射;冬季不要放在火炉和距暖气太近的地方,以防爆炸。
j.冬季要防止氧气瓶阀冻结。如有结冻现象,只能用热水和蒸气解冻,严禁用明火烘烤,也不准用铁敲击,以免引起瓶阀断裂。
k.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最后要留0.1~0.2MPa的氧气,以便充氧时鉴别气体的性质和防止空气或可燃气体倒流入氧气瓶内。 l.气瓶库房和使用气瓶时,都要远离高:温、明火、熔融金属飞溅物和可燃易爆物质等。
一般规定相距10m以上。m.氧气瓶必须做定期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n.氧气瓶阀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停止供气,使火焰自行熄灭。如邻近建筑物或可燃物失火,应尽快将氧气瓶移到安全地点,防止受火场高热而引起爆炸。
(2)乙炔瓶 使用乙炔瓶时除必须遵守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外,还应严格遵守下列各点:①乙炔瓶不应遭受剧烈振动和撞击,以免引起乙炔瓶爆炸。②乙炔瓶在使用时应直立放置,不能躺卧,以免丙朋流出,引起燃烧爆炸。
③乙炔减压器与乙炔瓶阀的连接必须可靠,严禁在漏气情况下使用。④开启乙炔瓶阀时应缓慢,不要超过一转半,一般只需开启3/4转。
⑤乙炔瓶体表面的温度不应超过30~40℃,因为温度高会降低丙酮对乙炔的溶解度,而使瓶内乙炔压力急剧增高。⑥乙炔瓶内的乙炔不能全部用完,最后必须留0.03MPa以上的乙炔气。
应将瓶阀关紧,防止漏气。
4.怎么正确使用气焊
应正确使用焊炬和割炬等焊接工具,正确使用防护用品;(1)使用的氧气瓶和乙炔瓶应定期进行安全检验合格,现场焊接时应分开进行放置,且距离大于5米。
乙炔瓶放置应注意防火,氧气瓶放置应注意防摔;(2)气瓶开启阀应注意妥善保管,防止因变形影响正常工作;(3)要注意气割炬的回火处理,焊炬的火嘴瞬间堵塞易造成回火。发生回火时切记不能慌张,应用持炬手的食指迅速将助燃氧气阀关闭,另一手的拇指、食指将乙炔燃气阀门关闭,即可完成回火处理;(4)进行气割时应先对工件进行预热,当达到金属燃点时,开启氧气阀吹割,或将焊条熔于工件上进行焊接,从而达到焊接和切割的目的。
5.割炬的使用方法
焊割炬使用方法 焊炬、割炬点火前应检查连接处和各气阀的严密性。
对新使用的焊炬和射吸式割炬还应检查其射吸能力。 2 焊炬、割炬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后开氧气阀;嘴孔不得对着人。
3 焊炬、割炬的焊嘴因连续工作过热而发生爆鸣时,应用水冷却;如因堵塞而爆鸣时,则应停用,剔通后方可继续使用。 4 严禁将点燃的焊炬、割炬挂在工件上或放在地面上。
5 不得将焊炬、割炬作照明用;严禁用氧气吹扫衣着。 6 等压式割炬应使用中压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供给的乙炔气。
7 气焊、气割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当使用移动式半自动气割机或固定式自动气割机时,操作人员应穿绝缘鞋,并有防止触电的措施。
8 气割时应防止割件倾倒、坠落。距离混凝土地面(或构件)太近或集中进行气割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9 焊接、切割工作完毕后,应关闭氧气、乙炔气的供气阀门,并卸下焊(割)炬。不得只关闭焊(割)炬的阀门或将输气胶管弯折便离开工作场所。
严禁将未从供气阀门上卸下的输气胶管、焊炬和割炬放入管道、容器、箱罐或工具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