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 字狂草或繁体怎么写
苗的繁体还是苗
一、苗的读音:miáo
二、汉字释义:
1.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
2. 形状像苗的:火~儿。
3. 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
4. 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卡介~。
5. 子孙后代:~裔。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7. 姓。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艹
五、相关词组:
豆苗、苗木、苗头、树苗、火苗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横、竖、竖、竖、横折、横、竖、横
二、词语释义:
1、豆苗
豆的幼苗。
蔬菜的一种。多指豌豆的嫩茎叶。
2、苗木
在苗圃中培育的树木幼株。
3、苗头
刚刚显露的事物发展的趋势或迹象。
4、树苗
幼小的树,可移植。
5、火苗
火焰。
2.苗字的介绍
日本姓名一般由一至四个汉字组成,最多的有九个汉字。日语中苗字(みょうじ,也写作“名字”)是中文“姓氏”的意思;而现代汉语的“名字”则是名前(なまえ)。日语还有氏这一词,指的是氏族(氏名),包括了源氏、平氏和藤原氏,也就是古时曾掌握过政权的氏族。从公元9至10世纪(平安时代)起,原有氏族分成若干家族,这些家族一般以其职业、居住地、官职名或以其私有土地地名的假名相称,这些称呼便成了“苗字”。苗字其实是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产生的新姓氏。统称为苗字。但正式场合或上表中依然可以将本家氏姓写在苗字之前。
3.苗字的资料
从公元9至10世纪(平安时代)起,出现了新的称呼——苗字(苗是分支的意思)。
由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氏族分成若干个家族,这些家族一般以其职业、居住地、官职名或以其私有土地的地名的假名相称,这些称呼便成了“苗字”。苗字其实是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产生的新的姓氏。
统称为苗字。如战国大名今川义元、武田信玄就是源氏的分支,因此其家族后来以苗字“今川”、“武田”来区分本家“足利”。
但正式场合或上表中依然可以将本家氏姓写在苗字之前。后来日本氏、姓、苗字逐渐融为一体。
与姓(カバネ)来源于天皇的赏赐不同,家名・苗字不是天皇所赐,可以由个人自由决定。家名的本意指的是一家的名称,经常来源于地名、屋号等等,另外也有一些受主家赏赐的例子,比如日本战国时期的羽柴秀吉,其苗字“羽柴”便是来自其主公织田信长的赏赐。
至于通称和讳,则是一个人的名。讳(イミナ)是本名,与中国的习惯一样,一般都因避讳不会直接使用,而是转用通称称呼。
如织田信长一般因避讳被唤作“三郎”(通称),或者叫他的役职“上总介”。明治维新前日本贵族男子姓名的构成要素的中文含义如下(日文→中文):★ 家名・苗字 → 姓、本姓 ★ 通称・あざな → 别名 ★ 氏(ウヂ) →氏族、本家 ★ 姓(カバネ) → 爵位 ★ 讳(イミナ) → 名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贵族男性姓名包括:家名・苗字 + 通称・あざな + 氏(ウヂ)或姓(カバネ) + 讳(イミナ);如德川家康的全名叫起来是“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或者“源朝臣德川次郎三郎家康”其中“德川”是“家名・苗字”,“次郎三郎”是“通称”,“源”是氏,而“朝臣”是姓(カバネ),“家康”是讳。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规则,如果有朝廷官位或者出家取号的话也可以加入全称:如武田信玄全名为“源朝臣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德荣轩信玄”,或者织田信长担任从五位下·弹正少忠的时候也可以写作“织田弹正忠平朝臣信长”。而下级武士的姓名构成则为:家名・苗字 + 名,如丰臣秀吉还是下级武士时叫做木下藤吉郎。
平民则只有名而没有苗字,更不要说氏(ウヂ)和姓(カバネ)。此外,因为天皇家族被认为是天神的后代,不应该有姓,所以日本天皇和皇族都是只有名而没有姓。
日本在1875年苗字必称令之前只有占人口极少数的贵族、武士才有姓氏,绝大多数平民(90%以上,不过这一数字目前缺乏权威统计)是没有姓(苗字)的。可以说,日本人有姓不过只是才一百多年的事。
1870年(明治3年),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容许包括以前不准拥有姓氏的平民在内的所有日本人拥有姓氏。但已习惯有名无姓的日本平民对此并不热心,故创立姓氏的工作推行缓慢。
因此,于1875年(明治8年)明治天皇又颁布了《平民苗字必称令》,规定所有日本人必须使用姓氏。随着日本的姓氏数量极速增长,1898年,政府制定了户籍法,每户的姓这才固定下来,不得任意更改。
从此以后,苗字开始成为日本人现代意义上的姓。据估计,日本居民目前使用的姓的数量之中,不低于90%取自明治维新之后这一时期。
这一数字目前缺乏权威统计。根据中国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的《日本姓名词典》当时日本大概有姓氏七万条[1]。
最多的统计记录是在20世纪80年代,约14万,即平均一千人左右使用一个姓氏。日本人结婚后,因为法律上禁止夫妻别姓的原因一般妻子改为丈夫的姓,如果是入赘的女婿则改为女家的姓氏。
因为日本人姓氏的可变性很高(因开创新家业、家族集团分支或收养关系等原因都可以改姓,这也是日本姓氏数目众多的主要原因)。所以日本姓氏的来源十分复杂,众说纷纭。
一般来说,日本的姓氏可以分为两类:自古就有的和从《苗字必称令》后创立的。最常见的姓氏有40多个,其中铃木、佐藤、田中、山本、渡边、高桥、小林、中村、伊藤和斋藤等十大姓占总人口的10%,有1000多万。
使用人数排3600位后的姓氏是极罕见的姓氏。日本最大的姓氏是佐藤,其来源一说是来源于藤原秀乡,即藤原家中担任过左卫门尉的人的后裔。
也有说可能是因为日本人普遍希望自己的家族兴旺,就像可以担任公家的藤原氏一样。相类似的是其他众多带有“藤”这一字眼的姓氏,寄托了同样的期望。
日本第二大的姓氏是铃木,和佐藤类似的,来源于古时候的武将的姓氏。日本人的姓氏来源远较汉族姓氏来得复杂,其中大致可分为从地名、国名、氏名、物象、职业、名字、姓氏简略、转字、当字、佳字、信仰、外来、佛教、合字、赐姓、商号、皇族封号、称谓、阿努伊、由两姓组合、公家、部民、神道、事件、商业、艺名、敬称、族名、武家等,其中以地名姓占最多山口、石川、中山、高桥、松阪、桥本、清水、伊东、中村、山本、田中、小林等皆为地名。
在日本,各地的姓氏分布是不一样的,这和其民族构成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冲绳“与那岭”比较多,这是因为古时那里是琉球国的缘故,当地人就用自己所住的地名作为姓氏。
而北海道地方“金田一”并不少见,这是因为那里是阿伊努族聚居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隶书苗字怎么写(苗字狂草或繁体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