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在北京的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即1860年被英,法侵略军焚毁。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改名颐和园。光绪二十一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光绪二十六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翌年修复。
全园可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颐和园是当时“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太后长期居住的离宫,兼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因此,在进园的正门内建置一个宫廷区作为接见臣僚,处理朝政的地方。宫廷区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组成多进院落的建筑群,占地不大,相对独立于面积广阔的苑林区,二者既分隔又有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写一段介绍颐和园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