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国被一分为三史称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春秋战国之际,晋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贵族之间、各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互相斗争。前453年,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君成为附庸。奴隶制的晋国也转化为封建制的赵、韩、魏三国。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候。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春秋时期晋国被一分为三史称什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