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人物通讯
答: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ؤ 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2) 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往往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思想哺育,是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条件.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先进人物成长的深厚基础.。
2. 怎么写人物通讯
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载体尤其引人注目。
一、人物通讯的含义和类型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教育读者的目的。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的普通人。 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二、人物通讯的写作
(一)、请谁来当“新闻人物”
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u 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u 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u 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u 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3. 怎么写好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
(一)
请谁来当“新闻人物”
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以反映某道理,事实的人物。
(二)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5. 通过事实塑造人物。
4. 怎样写人物通讯
怎样写人物通讯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涌现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这需要我们很好地进行报道。而人物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载体,它以塑造人物为主要目的。因此说它是报道这些英雄的最好文体。那么,该怎样写人物通讯呢?愚以为,写人物通讯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有现实针对性
写作对象的选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体现时代精神,二是对人们有激励和鼓舞作用。也就是说,选择的采写对象如果与当下先进性的时代要求不相吻合或相差甚远,则不能让广大受众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共鸣,也就难以收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的社会效果。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集中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
二是事迹可信度要高
英雄人物和模范人物在人物通讯题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这类人物的写作具有代表性。长期以来,“为社会树立榜样”是这类题材写作的“经典性”法则,也是人物表现成功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然而,这一“榜样法则”在人物通讯的报道实践中带来的一些问题却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它很容易导致新闻人物表现的真实性产生偏差,使报道的可信度下降,从而弱化甚至消解所期望的报道效果。带有普遍性特征的偏差在于:先验地以某种绝对化、纯粹化、理想化的标准,预制一种理想榜样模式,然后用这种模式来“套”现实中的人物,相当程度上是以简单化的宣传价值取代审美价值,从而给人物通讯的写作带来失真的弊端。为此,我们只有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进行采访才能挖掘出真实、可感的“血肉”来。
三是故事情节要生动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这里虽然讲的是作诗的经验,但如果把它引用到新闻报道上也是十分妥贴的:这里的“言”可以指新闻报道的文体;“情”就是新闻人物的情感,或称作者诉诸文本而传达出来的情感;“人”就是受众。通讯往往特别强调事件对受众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情感诱惑力。
四是报道人情味要浓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梅尔文?门彻在谈到新闻写作的艺术和人情味时说过:记者的文章是写给读者看,念给听众听的。他们知道,如果他们的报道不清楚,无趣,写得不好,那么他们的读者、观众和听众就会转而选择其他的报道。为了吸引、取悦易变的受众者,记者开发出许多讲故事的方法、技巧和策略,这些方法能使报道生动、吸引人。为了确保报道被人们阅读,新闻记者必须以一种呈现个人亲历的戏剧性事件的手法进行报道。新闻记者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之一是:使用人们常用的词汇讲述故事。记者通过寻找到与事件有关的人,使新闻人格化和戏剧化。人情味是新闻的要素之一。就像一本小说那样,小说里到处都是人的故事,新闻故事也是通过人的故事传递信息。如果人物故事构思得巧妙,可以在叙述中转换话题,而读者很可能毫无知觉地被故事中的人物牵着鼻子走。此外,高情感的场景描写,而不是低情感的事实堆砌,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闻故事所必需的。
五是要有典型的事例
任长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破案神速,犯罪分子闻风丧胆;人民战士杨利伟驾驭“神舟”遨游宇宙,圆国人的太空梦;白衣天使叶欣,面对非典的肆虐,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始终战斗在抗击的第一线,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这次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物极多,有教师,有干部,有解放军,有武警战士和公安战士等等……先进人物的事迹总是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给人启迪。只要你能走近你熟悉、喜欢的先进人物,或实地采访,或查阅收集资料,那么,人物通讯报道就一定能写成功。
5. 人物通讯怎么才能写好
人物通讯是一种常见的新闻体裁,它以宣传报道人物为主。要写好人物通讯,我认为在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素材的基础上,动笔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写出人物的经历
人物的成长有一个过程,人物通讯用一些笔墨写人物的经历,目的是通过追踪主人公的足迹,描述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来挖掘他丰富的感情世界,从而展示他多姿多彩的人生。
但人物通讯毕竟不是人物传记,这就要求写人物经历时必须尽量精练。围绕主题,注意选材,可以通过三言两语概括人物一生主要经历,通过若干片段来表现人物突出的几段经历,或者着重描写人物所经历的一个事件过程。
笔者曾写过一篇反映坦桑尼亚117公路施工的通讯《希望三部曲》,里面写到几个人物,在写项目副经理王海涛时,先用一段文字概述他参加工作后的主要经历,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企业中层干部,然后具体叙述了他在森林区寻找石料场所经历的千辛万苦,以表现他的顽强拼搏精神和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
二、写出人物的故事
报道先进人物,不能简单罗列事例、堆积业绩,应该通过生动的故事,通过典型事例和形象细节来支撑,只有这样文章才能有血有肉,人物形象有立体感。
今年夏天笔者在桥巩水电站采访时,无意中听到项目副经理崔德浩与监理工程师王金玲的恋爱故事,他们从相识、热恋到最终走到一起,过程充满情趣和故事,在年轻工程技术人员中有一定代表性。于是笔者采访他俩和周围同事,写出了人物通讯《情系桥巩》。笔者同事写的长篇通讯《与全运会同行》,通过端午节的粽子、“1+1”人才培养协议等典型事例,较好地反映出项目领导对年轻大学生的关心和培养。
有经验的记者在采写人物通讯时,十分注意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优秀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表现焦裕禄与病痛作斗争,用了这样一个细节:他经常用一根硬东西顶着时时作痛的肝部,将另一端顶在右边的椅子上,日子久了,椅子的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再看人物通讯《铁人王进喜》的细节描写:有一回,他帮助一个井队制服井喷,在井场上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回到大队时,浑身上下都沾满泥浆,两只鞋用绳子绑着,已经分不清鞋和脚了。吃饭的时候,吃着吃着,碗掉在地上,人却靠在墙边睡着了。”象这样生动细节的运用,使所写人物生色并赋予很强的现场感。
三、写出人物的特点
人物通讯这一特定体裁的报道对象是人。在我们企业由于人物的工作内容可能基本相同,有些通讯员来稿,没有根据主题需要剪裁素材,未能很好地把握人物的不同特点,稿子写得较浮浅甚至于千人一面。
其实人和人之间,不但性格而且人生际遇、内心世界、工作方式方法,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都有着千差万别。今年5月公司组织的济南工地采风活动,出现了几篇质量不错的人物稿子。如《追梦女总工》,写出了小清河II标项目总工高娟爱钻研、较真儿、不服输的性格特点;《老练小陈》写出了洪园节制闸项目副经理兼总工陈霖为人谦和、执着稳重的性格特点。《成长是一个美丽的传奇》描写了一群近年来到工地的大学生,他们有的阳光,有的沉稳,有的泼辣果敢,但他们也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工作踏实,责任感强,对企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好的人物通讯,既要写出先进人物共性的一面,也要写出不同人物在性格、情感、经历以及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性。10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人物通讯《张国忠的人生“三奇”》,讲述的是山东茌平县小杨屯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忠的传奇人生。从1949年起连续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60年,创下新中国任职时间最长的村支书纪录。他有“三奇”:一奇是把“要饭村”带成首富村;二奇是60年来每逢换届全票当选;三奇是不识几个字却是“理论通”。
四、融进作者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必须融进作者的感情,只有融进了作者感情的通讯才能打动人、感染人。原中国青年报记者郭梅妮说过:“那些没有溶进记者感情的稿子,只能算是一篇人物谈话的记录整理,只有把人物的事迹溶进记者的血液里,从记者的血管里流出来,那才算得上是好作品。”
著名记者穆青在谈人物通讯写作时说:“要使读者动感情,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如果记者不感动,那就不可能感染读者。”当年穆青采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是流着泪采访流着泪写作的。
6. 人物通讯的作文怎样写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实例〉
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 喻登智 吴建平
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这里缺医少药。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
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