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撰写教育故事
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践行“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成效即成果”的科研理念,引导广大一线教师降低研究重心,转变科研范式,开展了诸如“我说我的教育故事”的教育叙事研究,催生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创造性和持续性。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教育叙事,或怎样写教育故事?一、撰写说明教学故事,也就是教学叙事研究。教学叙事研究是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通过叙述故事,描述教师真实的教学生活,呈现特定情境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下的学生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意义分析,形成有关教学经验的“个人知识”,获得对教学活动的意义理解和解释的一种研究方式。
由于教学叙事研究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的,而且故事直接来源于教师的教学经历,其理解和解释又取决于教师自己对教学“现场”的独特把握和判断。教育故事应体现以下四个基本特点:一是真实性。
所叙述的是已经发生过的、基于实践的、真实可信的教育事件,不是还没有发生的设计、杜撰甚至虚构的事件。二是意义性。
所叙故事必须蕴含一定的教育思想或理念,可以反映自己化解教育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收效,也可以反映忽视了教育时机之后的某种遗憾。
2. 求小学老师写的教育故事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会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他时刻提醒我,要爱学生,因为只有在爱的雨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记得两年前,我担任了一班的语文老师,王亚东上这个群体中最突出的一位,第一次接触,他就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聪明,脑子活,反应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虽然上课发言积极,思维敏捷,但他的行为习惯却常令我担忧:争强好胜,对自己过分自信,常惹事生非。当与伙伴发生口角时,他总是据理力争,从不肯吃亏,宽容在他的眼中是懦弱的表现;有时,他违反了行规,我找他谈话,他总是满脸不服气,所谓“歪理十八条”,他是条条有理,总觉得他有点“不听话”。因此,当王亚东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总是静静地观察他的一言一行,看到他那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脸,我想起了于漪老师的一句话“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我暗暗下决心,用自己的爱,去感染他,使他健康地成长。
终于有一天下午,教室里只剩下我和王亚东。
我亲切地询问:“为什么总不接受老师对你的批评,总爱跟我对着干呢?”
“你为什么总是指责我呢?”王亚东还是以他一贯的强硬作风回答我。
听了他的话,我回忆起以前对他的态度,一下子感到,我平时对他的指责太多,或许已伤了他的自尊心。教育家爱默逊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的确,我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也欠妥。我沉默了一下,对他说:“老师以前对你的态度有时是不好,只看到你的不足,常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你,老师向你道歉。”听了我的话,他脸涨得通红,有点激动地说:“至少我不是个坏孩子。”
“那好,我们就来个君子协定,我们互相尊重,你有事我不在同学面前说,咱们私下解决,可你也要做到在同学面前不顶撞我。”
王亚东一声不吭,但我依然可以从他的眼中看到“不信任”三个字。真是个个性极强的孩子。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师生关系是亲密的。老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还是情韵气度,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只有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神态热情,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而学其理。我了解到他十分爱看书。我就让他当了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图书整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能很好、及时地处理一些同学们借书、还书时发生的冲突;他上课发言热烈,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于是每堂课我都不忘让他发言,并给予鼓励,当他得到了他十分渴望得到的小红旗时,我看到他满脸笑容,十分自豪的样子,我也感到欣慰了。平时,我爱帮他整整衣服,理理书包,问寒问暖,谈谈家常,交流想法。一个月过去了,我发现他做事更认真了。想跟我说说话,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一天中午,孩子们忙着在草场上追逐打闹,办公室里静静的。“有人打起来了!”班干部们着急的话语打破了这一阵平静。我急忙从2班走到1班。两个孩子虽然眼中还有泪,可怒气明显已退了很多,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最让我吃惊的是,王亚东气喘吁吁地坐在他俩中间,看到这一幕真的让自己很失望,难道又是他在挑唆他俩,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俩已经没事了,老师,一点小事。”这话居然是从王亚东口中说出来的,我呆住了。“老师,你可别表扬我,这是我该做的。”我清晰地看到他眼中的眼神已经改变。原来,他看到两名同学在为一点小事吵架,他好不犹豫地上去进行一番劝说,并帮他俩想了个好办法……不知怎的,我注视了他很久很久,一种崭新的情感在我们之间滋长。
圣诞节的那天早上,当我来到教室门口,发现王亚东正等在门口,他高兴地向我问好,然后,悄悄地递给我一长圣诞卡,压低了嗓门说:“这是我亲手做的,送给您,老师。”我看了看他的神态,那目光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我端详着这张凝聚着爱心的贺卡,心中荡漾起一股暖流。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当我满怀爱心去对待学生时,我已在爱中获得了爱,那爱甜甜的,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3. 妈妈的教育故事怎么写
一个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不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在第四十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排在第21名的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了。
孩子上初中后,又一次开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直到结束时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
他儿子从学校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字样的特快专递教导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湿了手中的信封。
所以,当父母的不要用全世界人的优点去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而是要用放大镜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要鼓励孩子,让他进步。1.春天,鲜花自己的季节;五月,母亲自己的节日.三年母亲节,三年鲜花盛开的日子.有一朵花,盛放三年;有一个人,感恩一生.2005,心酸黑夜这是给她的第一个母亲节.这一年,我六年级.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妈妈的节日.这一天,她没在家,在东莞.我住宿,下晚自习后飞似的奔到电话机前.我紧紧的攥着电话卡,手中沁出细细的汗珠,很潮湿.不一会,我身后有很长的队,都是给自己的妈妈打电话的.听到前边的同学和妈妈说:母亲节快乐.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在这一段短短的时间内我开始构思自己要怎么说,要说些什么.时间竟然变得很漫长,不算长的3分钟,让我觉得好像是3个小时.终于,排到我.我把电话卡小心翼翼的插进去时,手竟然有些颤抖.按键时,手突然无力,按了好几遍才把这几个数字按好.“嘟-”长长的嘟声开始,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大脑一片空白.该说什么好呢?我握话筒的手开始颤抖了,我有些想把话机挂掉.“喂.”是她疲惫的声音.我听了,心里有淡淡的酸楚.“妈,你在哪呢?”我心疼地问.“东莞.”声音依旧疲惫,她操劳很长时间了吧.“哦.今天是母亲节.妈,母亲节快乐.”“恩……”电话线那边的妈妈有些慌乱,我听得出来.我想,那边的她应该会微笑吧.“那没什么事吧?”妈妈竟然哭了,重重的鼻音.听到妈妈的声音,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跌出来.可我还是忍住了.“没别的事.我挂了,别太累了.”我急忙结束通话,我怕泪会止不住地流下来,让大家看到会好糗的.“恩,好好学呀.”妈妈在那边鼓励我.“恩,会的.”我慌忙挂掉电话离开.手有些不听使唤,挂了好几次才挂好.离开人群的一刻,泪水不可制抑的流下来.天上的星,一直偷看我的样子.它会不会把妈妈的样子传给我呢?2006,我没有任何表示2006年母亲节,我返校的那天.晚上激动了一宿,第二天就被妈妈早早的拽起来,说要早点去县城.我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在车上,我的嗓子像塞了棉花,一个字都蹦不出来.我不是个喜欢把心里感受说出来的孩子,那样我就的心里很不舒服.尤其是当面说一些话.就这样,阳光明媚的母亲节被我的沉默带走.2007,冰激凌融化今年的母亲节,我依旧是在学校.星期日是开放日,家长可以进学校的.妈妈很少来,所以我不强求.依然是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还是很激动,她说,来学校看我.为这句话,我兴奋了半天.天气很热,我的额头上有细细的汗珠.我特意去买了根“绿豆”冰激凌.一个人在报亭等妈妈.冰棍很凉,我没敢用手握着,因为我手很热,我怕把它弄化了.两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就像一盆水哗一下就倒没了.我期盼的妈妈的身影一直没出现,冰激凌在我眼前一点一点融化.时间与温度把它的凉意带走,留给我一袋子的绿豆水.我拿着它,跌跌撞撞的回到宿舍,胸口闷闷得,眼睛胀的很疼,泪一下子涌出来.同学都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我默然的摇头.我的哭声由小变大,由低声哭泣,到很大声.同学还是很关切的调子.我断断续续的说着原因.他们安慰我,妈。
4. 李镇西老师教我们如何写教育故事
[李镇西老师教我们如何写教育故事] 杭州杨春林 20:08:45 我个人认为自己有良好的当班主任的条件,也很喜欢当班主任,但是比较懒,不愿像你这样不停地写,喜欢玩,有没有好的办法让我静下心来写写,李镇西老师教我们如何写教育故事。
成都李镇西 20:09:00 呵呵,我简单说说,我认为,并不是每个班主任都非写不可。做,比写更重要。
写作,如果成了负担,那还不如不写。写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必须搞清楚的。
如果为写而写,就没必要。 关于为什么要写,我的看法是,写的目的无非是: 第一,就是你们说的反思。
本来,不写也可以反思的,就是自己想,自己琢磨,并不是一定要写才能够反思。但是一边写一边反思,相对来说效果更好,因为写,是理清思路的过程。
第二,写的目的是积累素材 什么素材呢?就是供今后提炼、总结教育观点教育思想的素材。每天做那么多的事,这些事里面蕴藏着许多教育道理。
如果不及时记下来,久而久之,这么的珍宝就不知不觉流走了。可惜。
第三,品味体验点点滴滴的幸福。 做了一次成功的教育,这是幸福;写一遍又把幸福重温了一次。
做了一次成功的教育,这是幸福;写一遍又把幸福重温了一次,而这种幸福感正是自己激励自己的方式。 第四,为以后留下珍贵的有意义的有情趣的记忆。
我经常说,我们要为我们的未来留下温馨的记忆。这是我们的一笔财富。
设想以后我们退休后,我们想起一些人,会怦然心动;想起一些事,会热泪盈眶。当我们翻看自己写的教育故事,将是怎样的激动和幸福!明白了这些,我们写作就有动力了。
至于写得好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还想强调,教育写作,不要有功利性。
不要老想着发表。如果那样,就更不敢写了。
而且写的时候容易失真。因为你老想着未发表而写。
当然,能够发表更好,但那是水到渠成。 大家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看法,大家说。
我歇会。 我一会再给大家说说如何进行教育故事的写作。
在实践中成长,在写作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应该说,是老师成长史的重要内容。因为成长并不只是写作。
甚至不能说主要是写作。 成都李镇西(79562981) 20:27:04 等你们说的差不多了,我再谈如何写教育故事。
我们是人以群分,哈哈!因为我们不是物。对的。
并不是非要写不可,写作,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之一。我觉得,不是允许不允许的问题,而是写作本身就是教师自己的事。
写是权利,不写也是权利。只是相比之下,我们提倡教育写作,但不能强迫每个老师非要写作不可。
在我的学校,我不要求老师写什么读后感之类的东西。也不强迫老师们一定要写教育随笔。
但是老师交给我的随笔,我都会非常认真地修改,而且热情鼓励。 上海万玮 20:31:19 李老师谈谈怎么写教育故事吧。
我也很想听。 成都李镇西20:31:21 关键为什么写。
好的。 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
我首先要说的是,等等,我担心我这话一说,要把有些老师吓跑。我还是直说,写作需要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
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如果要写好,甚至还需要一点天赋。
但是,如果我们要求不高,只是写给自己看,那就无所谓了。好,我开始说写作教育故事要注意的几点。
可以说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教育故事中,或者说我们就是教育故事的创作者。 我刚才说了,我们的写作,分两类,一类是写给自己看的。
纯粹写给自己看的,怎么写都无所谓,只要自己看得懂。 第二类,是要给别人看的,比如校内交流,比如博客,比如征文投稿。
既然要给别人看,当然是在乎别人的评价。只是不能简单地看别人的如何评价,主要还是要感动自己。
我现在说的教育故事写作,指的是要公开的与人交流的教育故事。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记录下来。
当然,如果是教育备忘或教育日记,那什么都可以写的,完全凭作者的兴趣。但是,如果是出于教育反思而且希望与人交流的教育故事,则应该所有要求。
第一,这个故事应该含蕴着某种意义,或是成功的经验,或是失败的教训,或其他方面的启迪等等。注意,我说的是与人交流或公开发表的故事。
大家觉得呢? 举个例子 最近我校一个小学老师给我一篇故事,说的是学生给她祝福生日,买蛋糕唱生日快乐歌写得很完整,有细节,有主题,就是表现学生对老师的爱,读后感《李镇西老师教我们如何写教育故事》。但是,大家是否觉得有不足的地方?写得倒是比较感人。
问题是,这篇文章与人交流是给别人什么?我告诉她,类似令人感动的故事很多很多,几乎每个老师都遇到过。作为日记,是可以的。
但拿去发表,那人家就要问,除了感动,还有什么? 我想起我年轻时候,也写过一个关于生日的故事。学生突然在课堂上给我祝福。
我相当感动。如果到此为止,这个故事意义不大。
但是,我真实地写出了当时的背景:课前我正在与校长为加重我的工作量吵呢!但那堂课上学生对我的纯真情感,真的让我感动,更让我惭愧。 课后,我主动找到校长,表示服从学校安排,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我是多么优秀的一个老师啊,他们无法想象我会在工作上斤斤计较,讨价还价。
我何以面对学生? 这件事,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学生在督促我成长。我把这个过程完整地写下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