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这个字是不是象形字
家字不算是象形字,按照六书角度是会意字。因为上面的“宀”,表示与房室有关,最早的房子是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下面是“豕”中国书法,即野猪,野猪是比老虎、熊还危险的动物。野猪是非常难得的祭品,所以最隆重的祭祀是用野猪祭祀。
象形文字(Hieroglyphic)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原始的字体,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它的局限性很大。埃及的象形文字、赫梯象形文、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译。后来随着罗塞塔石碑的出土,今天的我们才得以辩认这种文字。中国所采用的汉字是现存世上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
2. 表示家的字
中国古代文明属于农业文明,家家户户养猪,猪代表财产,没有财产就不算家。
另有详解: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说:“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两字合写为“家”字。说明有家就有猪,无猪不成家,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养猪非常普遍。
明朝时伟大的医药家李时珍说:“猪为天下畜。”除个别少数民族外,至今全世界各地都有饲养,而且是饲养最多的家畜。
最初,我们的祖先是在树上“架木为巢”的。大约7000多年前,他们转到地上盖木房子为屋,并开始驯养野兽为家畜,猪就是人们最早饲养的家畜。
为了防止外来的侵袭,那时房子的结构一般是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做猪圈。因此,凡是有“猪圈”的地方,也住着人,有“猪圈”,也就是有“人家”的标志。
后来经过演变,“家”的“猪圈”这一本义消失了,“人的住所”这个含义却保留了下来。 随着社会发展,“家”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周代以男为家,以女为室,有家(夫)有室(妇),叫做“成家”;春秋战国时期,“家”又发展为学术流派,如儒家、墨家、百家争鸣等;后来,“家”又用来指有专门学问或技能的人,如作家、书法家、专家;另外,“家”也用作量词,如一家人。 另:凡有宝盖头的字大都与房屋、家居等有关,比如教室的“室”,本来的意思是房屋,后来专指内室;宇宙的“宇”,最初指屋檐;宇宙的“宙”最初意思是栋梁,后来词义扩大,“宇宙”便指整个空间。
“国”字经常和“家”字连用。在甲骨文里,“或”字是“国”字的最初文字。
“或”字里的“口”表示范围,“一”表示土地,“戈”是指手拿兵器以保卫国家,表示武力。经过演变,“或”字外加了一个框,强调用武装力量守卫自己的边界,这就是当时的“国”(嘿嘿,应该是繁体的国,俺机子里没有)字了。
古时候大国称为“邦”小国称为“国”。现在,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称其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