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围棋怎么写作文(300字)
我最喜欢的传统文化--------围棋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许多灿烂的传统文化,在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围棋。围棋据说有50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是上古时代的尧帝发明的。尧为了教育他调皮捣蛋的儿子---丹朱,发明了围棋。
围棋棋具包括棋盘和棋子,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共361各交叉点,棋子要下在交叉点上。棋子分黑子和白子。
比赛时,要先猜先,猜到先手的,执黑先行,白方后下。
判断胜负要看谁围得空(目数)多,因为黑棋先下,黑棋要贴给白棋7目半。黑棋要围到185目才赢,白棋围到177就赢了。
围棋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儿童学围棋可以改善儿童的注意力,提高智商。前几年,西方国家举行了人和电脑的国际象棋比赛,结果人输了。但是人和电脑的围棋比赛,即使最先进的电脑,也下不过人。
一黑一白,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变化无穷,古人说:千古无同局,这正是围棋的魅力所在,所以几千年来,围棋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2000多年前,围棋就传到了日本;近几十年,围棋又在韩国兴盛起来。目前,中国的古力常昊,韩国的李昌镐李世石,是围棋界顶尖高手。中日韩三国,每年多要举行很多围棋比赛,给人们奉献了很多精彩的对局。
我学围棋已经2年多了,现在是少儿业余二段。学棋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欢乐。每天都要做围棋死活题,还要熟记数不清的定式布局。但经过努力,比赛中,我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特别有很多岁数比我大很多的对手,我心里充满这时了骄傲和自豪。
围棋带给我了自信心和不怕输的性格,我爱围棋。
2. 我的学围棋故事400字怎么写
放暑假的时候,妈妈说给我报一个围棋班,我当时对围棋没什么概念,也不知道如何下围棋,就问妈妈:“妈妈,什么是围棋呀?下围棋有什么意思?” 妈妈对我说:“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策略性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是一种智力游戏,通过下围棋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对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我带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围棋道场,试听围棋课。老师给我们讲解围棋的基本知识,原来围棋一个子下在棋盘上,在它周围至少就会产生两口气,或者三、四口气,接下来老师教我们怎么吃子,哦,只要把子所有的气堵上就可以吃掉它了。下课了之后,我觉得下围棋很有意思,就让妈妈帮我报了名,又帮我买了一本围棋练习本。
上了两节课后,妈妈帮我买了一副围棋,我们开始对弈。刚开始我经常输。渐渐地,我有了进步,跟妈妈下的时候,竟然实力相当。接下来,我通过跟老师不断认真学习,进步更大了,跟妈妈下棋时,我经常占优势。我越来越喜欢围棋了,棋力也在逐渐提高,于是我开始跟爸爸对弈。爸爸又教会了我整目——就是两个玩家对弈,结束了之后开始整目,谁的目多就算谁赢,原来是这样。我刚开始还以为是数棋盘上谁的子多就算谁赢呢!起初,爸爸跟我说:“你现在还不是我对手!”果然,我很快就输给了他。哼,我就不信赢不了他!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围棋。一个多月下来,从围棋的走法、吃子、做眼等等,我每天不断地练习,终于有一天,我赢了爸爸,他说:“不错嘛,儿子,赢我了!”我当时兴奋得一蹦三尺高啊!
通过下围棋,让我悟出了很多道理。在下棋过程中要冷静,不能急躁,要做到胜不骄 ,败不馁,常此以往,可以培养人良好的心态。在围棋的对弈中,还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判断、选择、取舍、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无形中就会使自己的智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3. 写围棋的作文
围棋应该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底蕴的运动项目了。纵横各十九路的棋盘,暗合着九五之尊的华贵;361粒棋子,似乎神来于星宿变幻,岁月交替,日月轮回;黑白泾渭的对垒,赫然又是江湖上正邪两道势不两立、你死我生的肃然杀气。“谁道纹秤不沙场,遍看旌旗浴血归”
围棋富有哲学的内涵。围棋的哲学首先是“保命”的哲学。为取得更多利益,首先必须做出两眼,就地求活,方才能够扩张势力,策马圈地,谋求发展。否则,不顾死活,轻举妄动,只能是被对手鲸吞,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如果套用时下的话来诠释,那就是,首先要有“生存”,然后才谈得上“发展”。
围棋的精妙更多的在于它的辨证、全面和联系的思维理念与战略战术。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攻防格杀,都必须讲究一个大局观,讲究子力的配合,棋型的工整,行棋方向的合理,势力要点的争夺,最终达到整体实力的增强。在实战中,输赢并不取决于一城一池、一兵一卒的得失,高级战术往往是通过“弃子”实现实地与规模、攻击与防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适时转换,舍小利,求大利,舍眼前,谋长远,韬光养晦,卧薪尝胆,最终获取全面的胜利。
围棋的艺术是配合的艺术。比之象棋或者其它棋类,它更需要众多子力丝丝入扣的相互配合。任何一粒棋子在全盘中都只是不起眼的沧海一粟。但每一落子,都关系到彼此势力的消长。通过精确的计算和缜密的权衡,合理搭配,从而与它前后左右产生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构成攻城掠地的天罗地网。数百手棋中的任何一个差池,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这种依存度的深远性与隐蔽性,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围棋质朴而又透着实在。说质朴,是因为它的每一粒子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与生俱来的血统和身份上的差异。不象象棋,官兵不一致。大帅天生就在军帐中踱步,御林卫士则环侍于歌舞升平的大营,而卒子只配在前方浴血,老马别着腿踽踽而行。相比之下,围棋每一成员内在的平凡,因为“知耻近乎勇”的后天发愤和荣辱与共、精诚合作的团结精神而愈加熠熠生辉。
围棋始终汲取和昭示着炎黄的民族精神和儒家性格。中庸、向善、虚实相照;含蓄、深远、忍耐执着。今天的围棋,又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远古和近代棋风中的厚重朴拙,演化为现代“超一流”棋手的轻灵飘逸;谋篇布局从拖沓呆板,发展为快速抢点;攻防定式从拘泥守成,发展到洗练简洁、大气明快。开门收徒,人机对弈,世界竞赛,中华的民族精神通过围棋得到了传播、提升与光大。所有这些,都凝聚了一代又一代弈林高手毕生的心血和不懈的追求。粒粒落子,正是那追赶时代的声声脚步,旷野蛮荒的开山斧音,传扬奋进的如歌行板……
4. 请问古代围棋棋谱是怎么记的,怎么写,怎么读
古代的围棋是从十路,十三路,十五路,十六路,十七路……直至发展到今天通用的十九路。
围棋见于我国史籍最早的记载是在春秋时期,而汉图可能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棋谱。而到了晋朝,棋谱集得更多一些了。南北朝期间出现的“棋势”、“棋图”是对局的记录。由于一些棋手为独持秘诀,而销毁古谱,唐代以前的棋谱大多已失传。因此,关于唐代以前棋谱的记录已经不得而知。
到了南唐,为便于人们记棋谱,当时的围棋大家徐铉分别给围棋盘上的十九道线冠以名称,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创举,大大方便了棋谱的记录,它对于棋谱的流传起了重要作用。徐铉给十九道线取的名字为:
一天,二地,三才,四时,五行,六宫,七斗,八方,九州,十日,十一冬,十二月,十三闰,十四雉,十五望,十六相,十六星,十八松,十九客。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这种记谱名称逐渐被:“1,2,3,……”和“一,二,三……”所代替,它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5. 二年级日记围棋比赛怎么写
x月x日 星期x 天气x
围棋比赛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围棋比赛,我高高兴兴参加这次比赛。 早上,我早早起床8点钟就赶到了棋院,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教室,老师宣布比赛规则,我们都找好了比赛的对手,今天我棋开得胜,但我不会骄傲,我会认真下好每一盘棋,在老师的鼓舞下,我终于大获全胜,夺得了本次比赛c组的冠军,我高兴的流下了眼泪。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努力了就会有好的回报。
(一般二年级的日记在200至300字之间就好了,不用太长)
6. 围棋怎么下的,要简单点写法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它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棋子的气单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提子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禁著点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著点”,禁止下子。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终局
一、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著子完毕,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
活棋和死棋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计算胜负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计算胜负采用数子法。
一、先将双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点即为一子。
二、胜负的基准以棋局总点数的一半180又1/2点为归本数。凡一方活棋与所属空点的总和大於此数者为胜,小於此数者为负,等於此数者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