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文的标题有几种写法
公文的标题是公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 》(以下简称 《办法》)第十条第六款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是个名词性偏正词组,而不是句子。其一般构成形式可表示为:发文机关+ “关于”+ 事由+ “的”+文种。
介词 “关于”联结发文机关和事由;助词 “的”联结事由和文种。如 《**关于制止滥发各种奖券的通知》,文种 “通知”是中心词,“**”和 “制止滥发各种奖券”共同充当文种 “通知”的限制成分。
在日常的公文教学与实践中,公文标题中出现的问题甚多,常见的有以下 7种情况。 1、三要素残缺不全 由 《办法》可知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 (也称事由)、公文种类 (也称文种)三要素组成 。
但日常生活中,可发现在实际 时,会出现标题缺少事由,没有准确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的现象,如,《x x市人民政府决定》。 在所有公文标题写作时,比较难拟写的是批转 (转发)性通知标题,这种标题有时会缺文种,如,《X X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外经委关于鼓励外商投资我市服务领域的意见》。
作为批转性通知标题连通知文种都缺少,该公文显然不规范,应改为 《x x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外经委关于鼓励外商投资我市服务领域意见的通知》。 有的标题由于缺少介词容易产生歧义,如,《X X大学自学考试报名通告》,由于缺少 “关于”完全可以理解为 “x x大学自己自学考试报名”,另外 “报名”和 “通告”之间也缺少必要的虚词,表意不明确,应改为 《X X大学关于自学考试报名的通告》。
所以,公文标题三要素的残缺不全往往使标题表意不清晰,损害公文的质量。2、事由概括不当 公文标题的主要内容通常叫事由,在 《全国 关于教师节的决定》这个标题中,事由仅 3个字,其名词性的特征可以表明 “教师节”是已经存在的事物,这与公文内容相悖 (内容是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 ,决定 9月 10日为教师节),应为 《全国 关于建立教师节的决定》。
又如,《X X乡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新建希望小学的请示》,该公文的本意是拟新建希望小学,需请求上级拨款,事由概括不够准确,应为 《X X乡人民政府关于拨款新建希望小学的请示》。 写作请示标题还应注意 “申请”与 “请示”不能同时使用,请示已经包含申请。
如,《关于申请组建X X学校的请示》,“申请”与 “请示”重复罗嗦,事由概括不简洁,应为 《关于组建X X学校的请示》。 《X X省委关于上半年抓党建工作的总体安排》,“上半年”概念不准确,即使当时没有歧义也不宜提倡;“抓党建工作”的 “抓”最好不用。
可改为 《X X省委关于 2005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体安排的通知》。 3、文种不规范 《办法》规定的 的 主要包括:命令 (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13种 有的公文标题使用的文种不符合 《办法》的规定,如,《关于X X同志工作安排问题请示的答复》中的 “答复”不是 《办法》规定的文种,应为 《关于X X同志工作安排问题的批复》。
还有的将法定的两种文种合并使用,如,《X X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抗旱保栽资金物资的 》,此标题将 “请示”和 “报告”两种文种混在一起变化为新文种,显得不伦不类,应改为 《X X市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抗旱保栽资金物资的请示》。 还有乱用文种的情形,如,《X X大学关于张X X等 6名同志任免决定的通知》,在 《办法》里 “决定”和 “通知”是不同的文种,而且 《办法》第九条第五款规定任免人员应使用通知,应为 《X X大学关于张X X等 6名同志任免的通知》。
拟稿者为方便省事,有的标题还会缺少文种,如,《X X省人民政府关于2007年农村工作的部署》,“部署”不属于文种,应为 《X X省人民政府关于 2007年农村工作部署的通知》。 4、语序不当 公文标题事由的次序不当也会产生歧义,如,《关于工业发展生产情况的报告》,“工业”与 “发展” 的次序不当,应改为 《关于发展 情况的报告》。
又如,《关于组织青少年支援甘肃采集树种的通知》,由于语序不当而存在 “组织青少年 (用捐款捐物等形式)支援甘肃采集树种”之歧义,根据文意可改为 《xxx关于组织青少年采集树种支援甘肃绿化荒山荒原的通知》。 5虚词使用不当 公文标题的三要素组成要有顺序。
如果顺序混乱,会严重影响公文的质量。 “关于”的正确位置应在发文机关之后,如,《关于**省财经校向**大学联系临时住房问题的函》中 “关于”与发文机关的位置应调换一下,正确的标题应为 《**省财经校关于向**大学联系临时住房问题的函》。
6、语法成分残缺不全 如,《**所关于工程师职务 评审委员会的函》,“委员会”前缺少必要的动词,应为 《**所关于组建工程师职务 评审委员会的函》 7 “两转 "印发错用 “两转”通知标题错用现象也不容忽视,如,(**县粮食局转发 《**市粮食局转发 (省粮食局转发 (国内贸易部关于报送来信来访工作统计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办法》规定 “除法规。
2. 公文标题格式是什么样的
依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
公文标题格式要求如下:
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
参考链接:/link?url=PSKG0eopLODYRPat45xWaQjZBq8exjoWs9UT16vN6cO9hem7vY4aSGRxeU6AylAe94Eu75cHhdZn_JlJ7QU8N_
3. 系列1公文标题怎样写 详细
公文标题应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由发
文单位、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如:
XXXX 有限公司关于报废固定资产的请示
公文标题中除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公文
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同一文种词原则上不得重复出现。
如:在转发文件时,先引用原文件的标题,再增加某些词语即可。
● 原文件的标题为:关于下达2001 年集团全年生产计划的通知● 分公司转发文件时的标题应为:转发集团关于下达
2001 年集团全年生产计划文件的通知
如果被转发的文件也是转发文件,分公司再转发时,一
般不层层套转,根据经验可做如下处理:将发文机关及原文
件的书名号去掉,再增加某些词语即可。
● 原文件的标题为:关于转发民政部财务司《关于2001
年发放救济款的函》的通知
● 分公司转发此文件时的标题应为:关于转发有关发放
救济款文件的通知
发文单位 事由 文种
如果被转发的文件是规章制度类文件,分行转发时,不
能将书名号去掉,如:
● 原文件的标题为:关于印发《中国银行贸易融资额度
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 分行转发时文件标题应为:关于转发总行印发的《中
国银行贸易融资额度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规章类公文的标题须标识制发机关全称,即:《中国银
行北京市分行***实施细则》。
4. 公文主题词的写法
公文主题词的写法 主题词又叫关键词。
它是指公文中代表其内容特征的、最能说明问题的、起关键作用的词。主题词是办公现代化的产物,它主要供制作公文索引和电子计算机检索之用。
《中国**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八条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第十二项都明确指出,上报的公文,应按照上级要求和公文主题词表的规定标注主题词。因此,任何单位在上报公文时,除了参照自身的公文主题词表外,更要按照上级机关的主题词表来进行标注;如是下发公文,还得使用自身的主题词表。
从数量上来看,一份公文除类别词外,最多不超过5个主题词。以《**公文主题词表》为例,选用主题词的原则和方法是:从“类别词”到“类属词”,从内容到形式。
《**公文主题词表》把“词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主题词区域的分类,如‘综合经济’、‘财政、金融’类等。
第二层是类别词,即对主题词的具体分类,如‘工交、能源、邮电’类中的‘工业’、‘交通’、‘能源’和‘邮电’等。”从这个意义上看,类别词有点儿类似于公文内容所在的行业划分。
《**公文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主表》的第一层划分有综合经济,工交、能源、邮电,旅游、城乡建设、环保、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13类。第二层是对13类中每一类的具体分类。
如农业、林业、水利、气象这一类下就具体地分为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四个小类。我们要给自己撰拟的公文标引主题词,首先就要找到公文所在第一、二层中的“行业”主题词。
如某市妇联撰拟一份通报,要标注主题词,首先就要在主题词表中找到第一层分类所在的“综合党团”(这一层分类只起引导作用,要选用的主题词还在下面),然后再在下面找到第二层所在的“党派团体”。这就是类别词,也是我们在这份公文中要标注的第一个主题词。
接着我们在“党派团体”下找出与公文主题相符的“妇女”、“儿童”,这就是“类属词”,也是我们在这份公文中要标注的第二、第三个主题词。再如《**关于发布的通知》,其主题词的类别词是“文秘工作”,它的第一层分类是“秘书、行政”;“类属词”是“文秘工作”下的“公文”。
类属词一般就在类别词(第二层)下。它是能够概括反映公文主题概念的词。
如《**关于发布的通知》,标注的第二个主题词是“公文”。这个主题词就在“文秘工作”下附的主题词表内。
类属词也可以在其他类别词下选用或“根据需要,可将不同类的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如《**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标引的类别词是“农业”,类属词却是在“水利”这个类别词下选用的。
《**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技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类别词是“科技”,但类属词“体制”却在“民政、劳动人事”下的“机构”这个类别词下面,“改革”在“综合经济”下的“经济管理”这个类别词下面。 如果一份文件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内容,可先集中对一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再对第二个主体内容进行标引。
如《**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便先标了反映第一个主题内容的类别词“经济管理”,再在这个类别词下找到类属词“企业”、“破产”;然后标了反映第二个主题内容的类别词“劳动”,再在“劳动”这个类别词后找到“就业”这个类属词。 当词表找不出准确反映文件主题内容的类属词时又怎么办呢?这时,你可以在类别词中选择适当的词标引。
同时将能够准确反映文件内容的词标在类别词的后面,并在该词后面加“?荭”以便区别。 相对来说,标注类属词难度最大。
它首先要求标注者必须了解公文的主题内容,确定主题概念。其次还要熟悉主题词表的内容并通过查阅主题词表,将词表中能够准确反映主题概念的主题词挑选出来进行标注。
说它难,一是因为它的数量多。《**公文主题词表》第一层仅分了15类,但属于类属词的主题词就有1049个。
其次是找到类别词后,并不是在每种类别词后都能找到相应的类属词,有些还要到其他的类别词下去找,就如前面提到的《**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一样。因此我们前面说“要熟悉主题词表的内容”。
公文中标注的最后一个(或两个)主题词(也即“形式”,此前的都属“内容”)最好找,因为它就是该公文的文种,而且就在公文的标题上。如《**关于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的决定》,标题中的“决定”,既是该公文的文种,也是该公文要标注的最后一个主题词。
值得注意的是,在批转、转发、发布文件时,主题词中的文种,是标批转、转发、发布文件的文种,还是标被批转、转发、发布文件的文种呢? 如果只选择一个主题词来标文种,可选择被批转、转发、发布文件的文种。如《**关于发布的通知》,其主题词是“文秘工作 公文 办法”,标注的就是被发布文件的文种“办法”,而不是发布文件的文种“通知”。
如果想要完整反映文件的形式,也可将前后两个文种同时标注;但如果是用“通知”转发“通知”,为避免文种上的重叠,只标一个“通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