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搜查笔录怎么写
侦查人员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罪犯,对被告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所等进行搜查时所作的文字记录,为法律文书。
其结构包括标题、案由、搜查的简要情况。签署四项。
标题写为“搜查笔录”,标题右下方写年、月、日。案由写明公安局工作人员根据搜查证,在见证人见证下,对居住在何处的何人进行了人身、住处及其他有关方面的搜查。
搜查情况项,简要写明在被搜查人的身体、住所等处搜出了什么。住所搜查,应说明除搜查物品外,其他物品未动,未损坏任何物品。
并写明被搜查人对搜查的意见,笔录附件《扣押物品清单》副本已交给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收执。结尾签署依次由被搜查人、见证人、搜查人签字,凡属女性者要注明。
附件《扣押物品清单》,应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扣押物后,当场开列一式二份,写明扣押物品名称、规格、样式、质量、数量以及发现地点、扣押日期,并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正本存入卷内,副本交给被搜查人或其家属收留。
2. 寻物启事怎么写
原发布者:超级在水一方啊
寻物启事启事?启示?启示:是动词,意思是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事:是名词,指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是一种实用文体。什么是启事?启事,是一种常用的告知性文体。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因事要提请公众注意,希望大家给予帮助和响应。启事的分类启事分为:寻物启事、寻人启事、招领启事、招聘启事、开业启事、征稿启事。启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写在首行正中;正文:标题下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结尾:即署名和日期。什么是寻物启事?寻物启事,是指单位或个人丢失东西后,希望他人帮助寻找而使用的应用文体。寻物启事的分类和特性寻物启事的分类:寻物启事按照失主的身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由于不慎或遗忘将东西遗失而写的寻物启事,另一种是单位由于遗失了东西而发布的寻物启事。寻物启事的分类和特性寻物启事的特性:1.寻物启事的公开性:寻物启事无论是个人寻找丢失物品或是单位寻找丢失物品均是公开张贴或散发的。它是要在较大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发布有关信息,以达到最终找回所丢失的物品的目的。2.寻物启事的目的明确性:寻物启事是针对具体丢失的物件而使用的一种应用文,其发文目的是明确的,它不涉及与寻找物品无关的东西。寻物启事传播的形式:可以贴在失物地点、单位门口、大街上,也可刊登在报纸上,或者通过电视台、电台播发。寻物启事的具体写法格式
3. 观察日记怎样写
写日记对同学们来说一定不陌生,而且知道要记当天发生的事,既不能追记,也不能补记,一定要体现日记的真实性。可我们平时所写的日记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通常是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缺乏目的性。借此机会,我们来聊一聊如何写好观察日记。 一一一一、、、、写清时间写清时间写清时间写清时间、、、、地点地点地点地点。。。。观察日记不同于随记,要杜绝随意性。即一定要交代清楚观察的时间、地点,如有机会人们去考察,果真有其人、其事、其物,避免凭空捏造,创设情境编造观察日记。 二二二二、、、、明确观察对象明确观察对象明确观察对象明确观察对象。。。。为使观察日记写得也能像我们所写的每一篇作文一样精彩,在确定写什么内容时也要动一番脑筋。不能像收垃圾的清洁工似的,不加比较,认为所有的对象、材料都可以写入观察日记,这是不可取的,一定要选择具有一定个性特点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如一位身材矮小的“小大人”在街头卖报的情景,个子还没有报摊高呢,但生意却做得很红火,究竟是为什么呢?便带着这一问题去有目的地观察。不但要观察他每天卖报的情景,更要特意关注他坎坷的经历。从报社将报纸取回来,顶着炎炎烈日、冒着风雨在街头卖报,每一环节都应细致观察,才能把观察日记写好。 三三三三、、、、观察细致有序观察细致有序观察细致有序观察细致有序。。。。所选择的对象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若不讲究观察顺序,会将观察到的内容搞得本末倒置,观察日记也就变了模样。由于观察对象的不同,所采取的观察顺序也不一样,如观察一株花的生长过程,就应按照时间顺序,分成不同的阶段去观察,并把不同阶段的观察结果作详尽的记录。此外,为了使观察的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还要抓住重点内容把细节部分写具体,其余的内容则略写或一笔带过。 写观察日记是一件苦差事,要坚持经常、持之以恒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段时间下来,你的观察能力也将随之增强,洞察力的敏锐程度更不一般。写观察日记既饱了眼福,又提高了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岂不是一举多得嘛!从现在做起,赶紧尝试一下写观察日记的乐趣吧!
1。确定观察对象。是一项事物,一个场景,还是一个过程。
2。确定观察顺序。对一项事物或一个场景,可以采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外部到内部等空间顺序进行观察。对于一个过程可以按照先后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来观察。
3。写出事物的特点,或过程的特点。
4。一般采用平实的语言,为了便于表达,可以采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说得比较笼统。找个例子你看看:
例文一《观察日记一则》
夜幕降临在大地上。我站在一家木栅栏的前面,仰望天空。只见那半圆的月亮里,一片亮,一片暗。月亮周围紧紧的绕着一个蓝色晕圈。目光离开明月,才发现远离明月的天空上还有数不尽的星星。它们像熠熠发光的钻石,有的放射着耀眼的金辉,有的发出微微的白光。它们有的疏散在各方,有的密集成一簇,天空被它们装饰得多么美丽、壮观啊!月光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甲,我静默站立的身影显得高大了。在我身后,长长的绿藤盘在栅栏上,它牵引着许多喇叭花。木栅栏下边一片不知名的小花自在的开放着,红的、黄的、粉的、白的,映着月光,更显得玲珑可爱。秋风吹过,花香四溢,阵阵扑鼻。一切都处在静悄悄的夜色中。然而,我似乎听到了一阵幽雅的吹奏乐声,……难道是那绿藤上的喇叭花在赞颂这迷人的月夜吗?
这是初一同学写的一篇景物观察日记。大家都来作些批注,提出自己的看法,看看这位同学写月夜景色是从哪些角度观察的,看到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哪些感受,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哪些句子写得生动。除了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外,也可谈谈不足之处。
参考答案:
问题1.
观察角度:仰视、环视、俯视
问题2.
仰视:看到了月光
环视:看到了绿藤、栅栏、喇叭花
俯视:看到了许多各种颜色的不知名的小花
问题3.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景色美丽(“美丽”“壮观”“玲珑可爱”)
从嗅觉角度写出了花的香味(“花香四溢”“阵阵扑香”)
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想象(“似乎听到了一阵幽雅的吹奏乐声”)
问题4.
如下词语用得准确
“装饰”“铺”“盘”“牵引”“玲珑可爱”“花香四溢”“阵阵扑鼻”
问题5.
如下句子写得生动
① 它们像熠熠发光的钻石,有的放着耀眼的金辉,有的发出微微的白光。
(比喻句,形象生动)
② 难道是那绿藤上的喇叭花在赞颂这迷人的月夜吗?